APP下载

差异教学理念引领下的小学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以烟台市牟平区新牟小学为例

2016-03-02吴翠美

现代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明星作业家长

■吴翠美

差异教学理念引领下的小学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以烟台市牟平区新牟小学为例

■吴翠美

一、发展性评价体系构建缘起

小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我们发现:传统的评价体系过多强调选拔和甄别功能,忽视了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及努力程度;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过分注重可以量化的内容,忽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和培养出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情绪态度、行为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评价;评价主体以老师为主,忽视了评价主体多元、多向的价值,尤其是忽视了自我评价的价值,没有形成学生、老师、管理者、家长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传统评价体系的弊端,迫切需要我们在新的理论视野中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改革。

学生的发展是动态的,每个学生个体之间又是有差异的。为了有效引导和促进不同学生的成长,我们尊重差异、正视差异,积极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每一名学生健康发展。

二、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内涵及内容

发展性评价为学生确定了个性化的发展目标,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判断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种科学的评价体系,将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社会联成一个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主体,从而使得对学生的评价更客观、科学,更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近年来,我们建立了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通过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发展他们的优势智能领域,让每位学生都能够以最适合的发展方式,向着最理想的发展方向走自己的学习路、人生路。

三、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实施

(一)改革评价内容,实行多维评价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为了促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健康发展,我们改变了以往“考试成绩定乾坤”的评价模式,在“日常生活”、“课堂学习”、“学科作业”等方面拓宽评价途径,实行多维评价。

1.日常生活养成教育评价多维化

习惯是立人之本。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我们进一步细化各项日常行为要求,分年级段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入手,对学生进行多维评价。每个层面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安全、卫生健康、文明礼貌、劳动四个方面制定若干指标。评价者可从不同的视角去评价学生的行为规范,引领学生按照评价内容严格要求自己,从而确立了自己前进的方向。

经过不断修改完善,我们建构起“新牟小学校园之星”星级评价体系。根据养成教育的阶段目标和年级目标,定期或不定期地评选“就餐明星”、“礼仪明星”、“诚信明星”、“卫生明星”、“孝亲明星”、“环保明星”、“劳动明星”等校园之星,并通过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当选的“小明星”们进行表彰,颁发奖状、张贴“明星榜”、电子屏幕滚动播报等等,让不同类型的孩子获得自尊、自信,体现自我价值。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校园多维评价体系,发展了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让更多的学生发现了自己的特长,增强了自信心,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整个校园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2.课堂学习评价多维化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主阵地,为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提高课堂学习实效,我们制定了《新牟小学学生学习习惯评价细则》。细则针对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从课前准备、课堂表现、积累运用等方面提出了总体要求。考虑到学生的智力、能力、知识基础等方面存在着客观差异。为充分挖掘每名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特别是让学习待进生发挥自己的潜能,我们又分学科制定了课堂学习差异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中,我们淡化横向比较,加强学生个体的纵向发展。围绕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我们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围绕学生课堂上是否专心听讲、大胆发言、敢于质疑、主动参与、查阅资料、主动与他人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于达到标准和不断超越自己的学生进行表扬和个性加分奖励。根据任课教师的反馈和小组长的记录,进行“倾听明星”、“日记明星”、“发言明星”、“坐姿明星”、“书写明星”、“口算明星”、“朗读明星”、“合作明星”、“进步明星”等课堂明星评选活动,充分调动起学生各方面学习潜能。关注待进生的点滴进步,只要发现他们有闪光的地方,就通过明星卡片进行激励。

3.学科作业评价多维化

作业是课堂知识和能力的补充、延伸。我们对学生各学科作业的评价不是仅靠“正确率”一招儿下结论,而是从态度、书写、正确、规范、点评、思维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力求使作业评价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其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例如:在数学自主性作业中,我们设计了“思维小明星”、“计算小明星”、“细心小明星”、“进步小明星”等不同的批改印章,用来从不同的侧面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对于高年级学生的习作,我们不但评价学生的习作质量,设计了“金笔杆”“银笔杆”的激励性评价印章,还评价学生自批、互批的情况,设计了“小小评论家”的评价印章。在“书法空间”作业中,我们设计了“进步小明星”、“写字小明星”、“小小书法家”的评价称号,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不断改进,练就一笔好字。

为了让学生看到自己作业的进步历程,我们采用了“每周一评价,每月一总结”的评价制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每月都对作业进行自评、互评,根据平时获得印章的多少,评选出相应的星级作业小明星,获得相应明星称号的学生作业本上会印上相应的印章。另外,我们还为学生设计了每月作业评比卡,贴在学生作业的首页,以此记录学生每月的作业情况,以便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比较与反思。学期末进行期终作业总结性评价,每学科的作业都要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评选出最高级别,语文、数学的最高荣誉称号分别为“语文小博士”、“小小数学家”。学校将对这些同学颁发荣誉证书并予以物质奖励。同时获得“语文小博士”和“小小数学家”称号的学生,将获得学校的最高荣誉奖章——校级金奖明星。这对学生来说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二)评价过程动态化,实行量化评价

评价的立足点是学生的发展,要点燃学生自主发展的火把,科学、有效的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实行过程性动态评价,生动地记录了学生的成长历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

1.建立学生个人动态评价机制

对于学生的成长,我们要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要观察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的状况和进步程度。为此,我们建立了学生个人的评价机制。学期初,班主任教师带领全班同学依据前面提到的“日常生活”、“课堂学习”、“学科作业”等评价内容,制定本班的班规,详细列出本班各种加分、扣分的规定,然后每个合作小组都发一张细化到个人的小组评价表,由小组长依据组员的各种表现负责记录加分、扣分情况,个人评价表客观反映出学生个体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的具体表现。

在月末汇总时,每位学生对自己本月的表现一目了然,知道了自己在哪些方面是做得好的、哪些方面是欠缺的,从而明确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到期末时,将五个月的评价表放在一起,不但老师、家长可以动态地掌握学生的成长历程,学生本人也能看到自己前进的足迹、努力的成果。这样,真正从不同层面记录了学生的成长,切实发挥了评价所具有的促进功能。低年级则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将个人评价表设计成涂颜色的形式,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评价内容。

2.建立动态评价园地

动态评价体系的建立,为学生的不断前进注入了活力,改变了学生和班级面貌,缩小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在学校评价机制的激励下,许多教师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帮一擂台赛”、“班级小明星展示台”、“荣誉大比拼”、“我是最亮一颗星”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动态评价园地。学生把自己得到的小明星卡片等奖状随时粘贴在“荣誉录”上;一张张“荣誉录”,激励着学生信心百倍地朝着新的目标前行。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实行全员评价

在全员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教师、学生、家长和自我的有机结合,建立了四者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1.师生结合,实行互动评价

教师的评价只能反映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学生之间长期接触,互相了解的程度远远胜过教师。尤其是一个小组的成员之间,每天在互相合作、共同进取的过程中彼此深入了解,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学生之间开展的形式多样的互评实效性很强。

我们每天都会利用晨会时间,让值日班长对同学们前一天的表现进行评价。每个月末,会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评价表和“荣誉录”上的明星奖章集锦情况在小组内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日常行为规范、校园活动、课堂听讲、发言、作业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找到自己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小组成员互相提醒监督。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组织评选出本月“优秀合作小组”和各类小明星。

2.家校合作,吸纳家长参与评价

学生的成长是多方面的,受学校、自身、教师、家庭的影响,特别是家庭的力量不能忽视。邀请家长参与学生评价,一方面可以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现状,争取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另一方面参阅家长的评价,可以让我们看到学生在学校以外的表现和学习的状况,便于我们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和引导。据此,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形式,吸纳家长参与学生成长评价:

(1)邀请家长实地评价。学校举行特色活动时,真诚邀请家长参与。例如,在“趣味劳动技能大赛”中,家长既是参与者又是评价者。学生在连闯穿衣服、系鞋带、削土豆等多道劳动关卡后,与自己的父母会合,以用时最少者胜出。父母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也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同学在劳动方面的差距,从而确定了下一阶段孩子在劳动方面的努力方向。

(2)建立家校联系卡。为突破家长到校参与评价的时空局限,学校专门建立了“家校联系卡”,让家长根据孩子的回家表现如实对孩子进行评价。家校联系卡有评价学生读书的,有评价学生假期生活的,还有评价学生平日作业态度、行为习惯、劳动观念、体育锻炼习惯的,等等。例如,我们在家长间开展了“共阅美文”的活动,我们把孩子们的同类日记、作文等装订在一起,请家长在家校联系卡上作出评价。结果发现,家长评价出来的优秀文章与老师评价的结果有很大差异。老师评价的优秀文章大多是重视构思、表达,而家长评价的优秀文章大多是重视品行、习惯。家长参与学生的作业评价,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成长。

(3)借助网络家校评价。我们注重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除了电话、家访等形式,我们每班都建立了班级QQ群,方便与家长进行互动交流,及时反馈评价学生的在家表现。

每到假期,学生的思想放松,各种不良习惯特别容易回头。明智的班主任老师会充分利用网络与家长沟通、交流,评价学生的假期表现。去年寒假临开学时,一位待进生的家长特意送给学校一封表扬信,表扬三年级级部的宋老师假期不忘对孩子的教育。这个寒假,家长每天向老师汇报、评价孩子的表现。在宋老师的鼓励下,孩子整个寒假安排得井井有条,有读书学习,有公益活动,还会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简直是变了一个人。

3.过程与评语评价相结合

在学期末,要对学生一个学期的情况做出一个书面评定。这也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教师将学生平时积累的材料(包括荣誉录,个人评价表,组长、同学、家长对学生的评价等)和学生期末成绩相结合,采用“过程+等级+评语”的评定方式,在学生的总评成绩中做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在操作时,我们注重评价对人的激励作用,坚持正面引导,使学生感到,即使期末成绩不理想,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只要自己付出了努力,同样能得到一个肯定的评价,从而更加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的过程。

四、实施发展性评价,成效显著

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实施,有效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给学生带来无尽的正能量,产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待进生”在悄然转变

通过肯定每一位学生的优点,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找到努力的方向。尤其是待进生,他们的自尊、自爱和自信得到了激发,促使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许多学生不但端正了自己的品行,还成了学校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等学科的带头兵。近年来,我校乒乓球队学生的球技一直领航全区一流水平,连续多年蝉联区乒乓球联盟赛的冠军;音乐队的节目连年在省、市文艺汇演中获奖;学生的科技创新作品连年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二等奖。

(二)促进了学生的长足发展

多元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实施,撤底摒弃了将封闭式纸质考试作为学生学业评价唯一手段的模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和培养出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情绪态度、行为习惯等综合素质普遍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高涨,学生之间比学赶帮超的氛围越来越浓。在相互学习和评价中,交往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彼此之间学会合作、学会包容、学会欣赏、学会接纳,个体的心理和人格得到了健康发展。我们对实验班升入初中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发现,我校有68.8%的毕业生在学业成绩、行为习惯、品行修养等方面处于同级部上游水平,有27.1%的学生处于同级部中游水平,只有近4%的学生处于同级部中下游水平。实践证明,我们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了学生的品行修养,为学生的长足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五、反思过去,展望未来

回顾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它的独特魅力。它不但促进了不同学生的发展,更使教师在发展性评价中获得专业成长。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诸多问题,例如教师如何更有效地观察、分析和统整学生的各方面信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宜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实施教育;在教育活动中,为了照顾到每个孩子的兴趣特长,教师往往只顾顺应不同学生的发展,忽略对活动目标的全面把握,从而出现了“被学生牵着鼻子走”的现象,导致教育目标不能全面深入落实。如何把握好教育目标的导向作用,处理好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成为我们下一步深入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树立科学的评价观,积极在实践中掌握发展性评价的新方法,就一定能开辟出一条最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幸福之路!

烟台市牟平区新牟小学,山东烟台 264100)

(责任编辑:孙培东 徐素花)

猜你喜欢

明星作业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扒一扒明星们的
作业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谁是大明星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