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核心素养目标下口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2016-03-02郝志军

现代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研训课程标准课程体系

郝志军

◎卷首◎

推进核心素养目标下口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郝志军

2016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的近百位专家成立课题组,历时3年完成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核心素养缘何热?我们认为,一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的必然。新时期以来,我国教育改革经历了现代教育(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主体教育(20世纪90年代)——素质教育(20世纪90年代末)——核心素养(当今)等几个重要阶段,每个阶段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和实践都是逐步深化和具体的。二是教育现实的选择,即21世纪人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国际、国内)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三是深化课改的需要,核心素养框架成为课程标准修订的理论依据(教育部从2014年组织专家研制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框架,并作为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理论依据)。

目前,关于核心素养大体有如下认识:(1)核心素养是长期系统培养的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高级素养。不是普通的、一般素养,更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花架子”。(2)核心素养之所以为核心是众多素养中最关键、最必要、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是众多素养中的“聚焦版”和“关键少数”,不是“大杂烩”。(3)核心素养是21世纪人的必备素养,既有视野又有中国特色。尽管各国际组织、国家或地区建构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取向不尽相同,但均指向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当前,国际上建构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取向主要表现为四种类型:成功生活取向;终生学习取向;个人发展取向;综合性取向。我国核心素养研究既立足本土,又合理吸收世界各国研究的新成果。(4)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细化,也便于“三维目标”在学科学段的落实。可以说,核心素养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

在核心素养目标统领下,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何为?我们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一是完善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体系。按照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目标要求和国际化趋势,在“关注学生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育改革趋势的影响下,各国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基于核心素养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课程改革目标,在我国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现代课程标准体系。建立基于核心素养课程体系,将学习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有机结合在一起,完善现行课程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具体水平和程度要求,并进一步丰富质量评估内容和手段,以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新时期的人才培养要求。二是加快推进学校课程建设。按照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遵循课程基本原理,合理整合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内容和结构,梳理分析学科间、学科内、校内外课程内容和资源,逐步形成符合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的、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构架和课程设置方案,推动中小学课程体系的科学化、优质化和多样化。努力完成学校课程建设的三项基本工作: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主要通过课程整合、主题实践活动的方式);学校课程体系建构,要根据课程结构原理和学校育人目标,优化学校课程结构,梳理、规整、增补现有课程,构建纵向分层(领域、学科、模块或主题)、横向分类(基础、拓展、实践探究)、学段衔接、学科关联的学校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开发。三是深化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揭示现代课堂教学本质和规律,构建课堂教学质量标准框架;探索“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教学内容、方式和路径的创新策略;把握现代课堂教学的走向和趋势,开展课堂观察、教学行为分析,提出精准教学建议,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整合;探索区域教改实验,提炼典型教学案例和教学模式。四是通过优化研训体系提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教学—研究—培训“三位一体”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机制,其中的关键是在教学和培训中强化研究成分,实现真正的研训。必须提供多样化的研训形式,提高教师参与研训的主动性、自觉性,培养教师适应核心素养需求的课程教学执行力、可开发力。

(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研训课程标准课程体系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构建校本研训模式 提升教研活动实效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浅谈校本研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