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弟爱兄 谓之悌

2016-03-02余立国

学习月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兄长孔融韩愈

◆余立国

“士必以诗书为性命,人须从孝弟立根基”(《围炉夜话》)。人们谈孝的时候自然就会想到一个词——“孝悌”,可以说,孝悌正是中国传统伦理的基本构成。做好悌道,历来被中国人看作是每个人最基本的道德。

那么什么是悌呢?“弟爱兄谓之悌”,这是贾谊对悌之本意的概括。(贾谊《道术》)如果说孝是两辈人之间理想的相处模式,那么悌就是同辈人之间的相处模式。悌的本意是敬重兄长,推衍开来就是兄友弟恭,这是对悌最简明的解释。悌不仅是社会提倡的道德规范,更是人人心底皆有的仁义土壤。论语说:“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守悌不仅是守仁尽义,而且是尽孝尊礼和立德。“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忠,人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立德的要义,亦为守悌的要求。人人守悌道,尽忠尽孝,尊礼立德就能蔚然成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对悌的内涵作了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和诠释归纳起来即是“四讲”,“四讲”做好了,也就行好了悌道。

讲秩序—长幼有序

兄弟本是同气连枝,都是父母血脉的延续,有着血浓于水的情感。俗语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家规就是一种长幼有序的秩序。

长幼有序是悌道的重要内涵和基本特征,但讲长幼有序并不是要分上下尊卑,高低贵贱,相反,古人还说“有长幼,无尊卑”。长幼有序是说要讲人伦,行次序。弟对兄,晚对长,既要行先后之序,又要做到“寓情于序”,或者说长幼有序既要重形式,更应重内容。《彦霄析箸》的故事说明了长幼有序的这一要义。

晋朝有个赵彦霄,自幼饱读诗书,仁义至善,他凭借一片至诚之心感动兄长的故事流传千古,并且成为历史上爱敬兄长的典范。赵彦霄的哥哥叫赵彦云。父母死了以后。两兄弟共同生活十二年。后来赵彦云喜欢游荡,不务正业,废弃了正当的职业,耗费了家中产业。赵彦霄去劝他,可是他哥哥总是不听。为了保住祖产,于是只好跟哥哥分家。两兄弟分家以后过了五年,他哥哥的家产都用光了,且欠债很多。来向他讨债的人,差不多把门槛也踏断了。哥哥因为没有法子归还债务,“渐欲逃亡”。此时,赵彦霄就“置酒迎兄嫂”,对他们说,我起初并没有要分家的心思,不过因为哥哥的用度太不节省了,所以要求分家。就是为了把先人遗下来的产业保存一半的啊。现在就把我所保存的归还了,仍旧请哥哥和嫂嫂主持家里内外的事务。“今请归,仍主家政。即取分券,火之。”说完话就把分书拿出来用火烧掉了。又拿出了积蓄下的钱,给哥哥偿还债务。赵彦云看了他弟弟这样的行为,不知不觉也惭愧起来了,并因此改过自新,“兄惭,遂改过焉”。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死板教条,反而最讲辩证法,讲长幼有序,遵守悌道,不单求表面形式,而是要求我们寓情于“序”,人人都养成谦卑、恭敬、礼让、仁爱之心。

讲礼仪——谦和礼让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具体表现在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中。从个人修养的角度看,礼仪体现了一个人的教养和品位,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所以它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礼节规范是形式,谦和礼让是内容,二者相辅相成,后者重于前者。

小孔融是孔子后人,东汉鲁国曲阜人,位列建安七子之首,一代名儒。由于深受家族圣贤礼教的影响,他从小就敬重父兄,幼悌弟弟,谦和礼让,不失礼仪。“融四岁能让梨”童谣讲述的就是这个故事。父亲见孔融把大梨让给父兄和弟弟,便问他:“你为什么把大梨让给我们呢?”小孔融答:“祖母和父亲都是长辈,对我有养育之恩,理应得到最大的梨;而哥哥比我年长,又从小照顾保护我,我理当恭敬哥哥。”父亲又问他:“那弟弟比你年幼,你又为什么把大梨分给他呢?”小孔融却认真地说:“弟弟比我年幼,应该得到爱护,我应该对弟弟友悌,大梨也应该让给弟弟,我还小,吃个小梨就够了。”这几句话,包含了一个四岁孩子对孝顺友悌、谦和礼让的理解,也是他讲礼仪优秀品质的实践。在他的心里,对尊长弟兄都有一定的规范和礼仪,谦和礼让的种子从小便深植其心中。中华文化本质上是开放开阔的,其精神内涵是延伸发散的,从小种下了谦和礼让的种子,将来就会收获童蒙养正的果实。

不过要知道,童蒙养正不是自发实现的,需要良好的家风家教。孔家的家训就是“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在中国古代,礼仪教育是在家庭中完成的,只有一个具有良好风尚的家庭才能培育兄友弟恭,待人礼让的子孙。小孔融曾经受到邻居大宽哥的欺骗和刁难,他也曾经“报复”过大宽哥,让大宽哥失过颜面。但孔宙教育儿子孔融,做人要“礼让一寸,得礼一尺”,“觉人之诈而不说破,待其自愧可也。”孔融受到教诲后改正原来的“以怨报怨”思想,主动给大宽哥写信道歉,并发自内心的去理解他,礼待他。大宽作为一个做了错事的人,还得到别人的礼遇和尊敬,自然非常过意不去,感觉愧对了孔融。正是孔融的谦和礼让,在家族中使得三兄弟和和乐乐,在邻里也收获了真诚友谊。

讲仁道——关爱体贴

仁之道就是爱之道,儒家讲“泛爱众”,首先要爱自己的亲人,包括兄弟姐妹。所以悌道就是仁道,就是对兄弟姐妹的关爱体贴。这方面的事例可多了。比如《文本乞恩》、《李绩焚须》、《世恩夜待》、《韩郑鞠叔》等等。《文本乞恩》讲的是为了保证弟弟性命,哥哥不惜在皇帝面前冒死求情的故事。《李绩焚须》是说当了宰相的徐茂公回家探亲,亲自下厨房为生病的姐姐烧火煮粥,烧着了自己的胡须的事情。

这里着重介绍一下《韩郑鞠叔》的故事。郑氏是一代文豪韩愈的大嫂(故以韩郑相称),该故事讲的是郑氏在孤寡艰辛之际恪守悌道,对小叔子韩愈关爱有加,终使其成为一代大文豪。韩愈刚满周岁,父母就去世了,全靠哥嫂抚养。韩愈在幼小的时候,跟随哥哥到泰州上任去。后来哥哥又遭了诽谤,被贬韶州,因此忧郁而死,韩愈只能靠嫂子一人抚养。在失去丈夫,家境衰落之时,嫂子靠给别人浆洗衣服,养家糊口。对小韩愈更是关怀备至,天冷了给他添置棉衣,吃饭时,总是先喂饱韩愈,自己才吃,为此经常挨饿。她不仅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关爱小韩愈,还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送韩愈到学堂读书,并在精神和品行上严格要求他。后来韩愈长大成人,在朝廷当了大官,受到朝中大臣赏识,他因年少得志有些骄傲起来。郑氏就严肃地教育韩愈:“得到萧大人的赏识固然很好,可是弟弟不能因此生起傲气,越是有才,越是要韬光养晦,勤恳内敛。”这样,郑氏幼儿寡母凭着自己的爱心和毅力,带着小韩愈和自己的儿子,两个孩子走过了十分艰难的岁月,最终将韩愈抚养成人。我们想一想,在当时的社会中,没有了家族的依靠,失去了丈夫的支持,能让韩愈衣食无忧已是难得,又能让他接受教育亦属不易,更在关键时刻严格要求品行端正更是难得可贵。正是郑氏坚守悌道,讲求仁道,才让历史上少了一个无依无靠的浪子,多了一个安邦治国的忠臣和一位彪炳史册的大儒。韩愈最终成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这都是嫂嫂的功劳啊!嫂嫂去世时,韩愈悲痛欲绝,哭到昏死过去。后为嫂嫂守丧一年。

与《韩郑鞠叔》相比,《世恩夜待》的故事当然没有那么感人,却也非常具有教育意义。陈世恩是明朝的进士,家有兄弟三人,世恩排行第二。其弟年少轻狂,东游西逛,不务正业,还总是夜不归宿。大哥见此非常着急,经常劝阻或指责,仍然无效。陈世恩就对哥哥说,你这样管他是“伤爱无益”,徒然损伤了兄弟间的友爱,没有益处。于是陈世恩“乃每夜亲守户外,待弟入,手自扃钥,问以寒暖饥饱,忧恤之情,形于言貌。如是数夕,弟乃大悔,不复暮归。”陈世恩因为对兄弟充满了爱,才能起用“夜待弟归”的办法,而不是简单要求的办法,让弟弟改正错误,走入正途。

讲教化——子帅以正

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为政如此,行悌亦如此。要兄弟恪守悌道,自己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悌道之风才能在家族中形成。《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螃蟹妈妈在沙滩上教小螃蟹走路,可无论怎么讲,小螃蟹还是横着歪歪斜斜的走路,不会直行,螃蟹妈妈在后面不停的纠正:“孩子,走正了,要正着走!”小螃蟹不解地说:“我怎么正得了呢?妈妈你自己走路就是斜的呀!”这故事充分说明,身教重于言教,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自己走歪了,怎能让人走正呢?

郑均是汉朝的一代清官,人称”白衣尚书“。郑均少年就品行高尚,他以身作则,感化哥哥的事迹传为佳话。郑均的兄长是一个县里的小吏,有一次有人给他送财物,托他办事情,他就收下财物并照办了。后来他越来越上瘾,经常收受贿赂。郑均劝说过自己的兄长几次,告诉他不要误入歧途,但是兄长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收几个小钱没有事。郑均后来知道劝说是没有用的,就通过实际行动来做出样子,点醒兄长。他就去别人家帮佣做苦力,做了一年苦力,挣了一些钱,将这些钱给了兄长,并恳切地告诉兄长,人可以爱钱财,但是要通过正当手段取得,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最后定会身败名裂。哥哥看到弟弟为了规劝自己做了一年苦力,非常感动,就改掉了贪财的毛病。郑均由于品德高尚,后来官至尚书。他的兄长后来早逝,郑均就替自己的兄长照顾寡嫂和孤侄。《郑均悟兄》的故事说明了以身作则对教化的重要意义。

法昭禅师的一首偈语,画龙点睛地道出了悌道的要义:“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想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兄弟姐妹同气连枝,切不要因一点小事就伤害了手足之情。成年以后各自都有家有业,相聚机会越来越少,彼此相聚时,常感叹白发生了,皱纹多了,“勿以小嫌疏至戚”啊。我们老了,子孙又在成长,我们要用悌道树立好的道德风范,去成就孩子好的人格,让百世后代去效法力行。这就是“善为玉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

猜你喜欢

兄长孔融韩愈
孔融让梨
跨越千年仍美丽,韩愈从来不“退之”
多谢兄长
迟到(1)
不懂就百度
四岁让梨的孔融,为何被曹操杀了
忆我的好兄长王晓东
“孔融不让梨”现象下的体育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