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辜负这样的好员工

2016-03-02

中国石油石化 2016年9期
关键词:油价活力人力

○ 文/本刊记者 赵 玥

莫辜负这样的好员工

○ 文/本刊记者 赵 玥

记者手记

尽管有些担心,但他们依然表示理解,在暂时的困难中找到坚持的理由。

尽管有些不舍,但他们依然背起行囊,在暂时的离别中开始新岗位的征程。

中国石油企业的员工们,在全行业进入寒冬期时,选择了与自己的企业站在一起,共同抵御凛冽的寒风。

这份理解与坚持不应被辜负。

我们应该看到,低油价就像一面镜子,令石油企业存在的问题无所遁形;也正因为此,我们才会认真审视过去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沉疴痼疾。

总量偏大、结构不优、活力不强……这些国企老大难问题在如今愈发凸显,有历史原因,有制度因素,也有人在观念上的局限。残酷的局势和市场不会听解释,只会鞭策着企业改革,向前。

市场不相信眼泪,不进则退。

“改革要冲着问题去”。无论是降薪还是裁员,都只是权宜之计。石油企业应充分利用低油价给予的改革动力,摈弃惯性,厘清思路,自上而下、由内到外地进行变革。

在全国经济发展进入“换挡期”之际,国企的未来发展也亟待通过改革来释放活力。而要真正释放国企活力,就必须真正想办法充分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我们应改变旧有人力资源制度,建立适应市场和社会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理顺岗位匹配的结构性关系,建立科学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摄影/杜克勤

诺贝尔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曾提出,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的提高。

稍一对比,便可发现,跨国石油公司正是把人力当作一种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本来刻意开发的。这或许也是他们能屹立能源行业百年的奥秘之一。

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最危急的时期往往蕴藏着机会。

在本轮低油价带来的挑战中,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国内石油企业已经开始由被动变为主动,思考并开始付诸行动地用壮士断腕的勇气,伺机在这场危机中成功突围。

我们期待着,经过这场“冬训”的锻炼,中国石油企业的机体能够变得更加健康、强壮,强到足以应对下一轮未知的挑战。

责任编辑:赵 雪

znzhaoxue@163.com

猜你喜欢

油价活力人力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活力
下半年国际油价仍旧承压前行?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2019年国内外油价或将波动加剧
2019年上半年豆油价低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