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老建筑的保护和改造

2016-03-01王瑞雪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1期
关键词:东关市民历史

王瑞雪

老建筑是全人类的文化遗存,是凝固了的城市记忆,是地域文化的代表,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在如今这个城市趋同化的社会,突出城市的个性显得尤为重要,老建筑作为一座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突出符号,是地域文化的代表,因此保护城市里的老建筑,从而避免出现“千城一面”的局面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章 大连老建筑的现状分析

大连城市风貌与许多古城旧都不同。这一点在大连的老建筑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保护老建筑就是保护我们的城市历史,保护我们的城市文化,但是还是有一些老建筑慢慢的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还有一些老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和长期的废弃,已经很难使用。

第二章 大连老建筑的特色及内在价值

在日俄统治时期,遗留下的建筑中有西洋古典主义风格,有欧美折中主义风格,有哥特式文艺复兴风格,也有巴洛克风格和欧洲现代主义风格;有欧洲的古典奢华,也有日本的简洁朴素。这是较之中国其他城市的特色之所在,也奠定了大连“洋气”的基调。

大连老建筑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是历史痕迹中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重要载体,这些老建筑在建筑、历史、艺术、旅游、经济等诸多领域中都具有突出的价值。

第三章 大连老建筑的保护和改造

1.政府、专家、市民相结合

老建筑的保护不仅需要相关部门的努力,它更需要多方面的多方配合和支持,形成全方位的网状体系,把政府、专家以及市民充分的调动起来。政府应该首先发起行动起到领头军的作用,专家是在保护老建筑方面最有发言权的人,是老建筑保护和持续发展下去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让群众意识到其重要性,广泛的参与其中,并且积极的形成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加入。这样多方面的配合,实现对老建筑的有效保护。

2.“修旧如旧”原则

专家通过专业技术来修缮自然力和人为造成的损害,防止新的迫害,注重保护老建筑的原真性——真实的、完整的传下去。老建筑的修复是一个细致活,我们应该像欧洲一些国家学习如何保护老建筑,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而不能弄成“修旧如新”。

由于一些老建筑的材料稀缺,结构复杂,这就给老建筑的修复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时候就应该听取专家的建议,尽可能的运用原建筑工艺和材料予以修复,保留原有风貌。

3.提高对老建筑的保护意识

居住在城市里千千万万的市民是一个城市最主要的元素,我们才是一个城市真正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因此我们要唤醒市民对大连的城市记忆,让广大市民参与其中,提高人们对老建筑的保护意识。

关于如何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提高市民的素质教育,增强人们对环境的保护,减少对老建筑的破坏行为。(2)开展广泛的大连老建筑文化宣传,让大连的市民了解自己周围建筑的文化,提高综合素质,增强保护历史建筑的使命感。(3)广泛开展各种有关老建筑的社会活动,引起人们的关注。(4)建设大连老建筑保护的网络平台,让市民参与其中,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5)鼓励老建筑保护志愿者的加入和民间自发的保护组织的形成,逐渐在民间形成一种老建筑保护的氛围,慢慢的扩散开来。(6)开发大连的影像记忆与文本解读。闻影识城市,或许是绝大多数人了解城市变迁的手段,可以利用以大连为背景的电影,让人们更加了解大连。(7)注重对青少年历史文化的培养,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老建筑保护、文化传承应该从娃娃抓起。

第四章 大连东关街的保护建议

对于大连历史街区的改造,不能一味的追求崭新和潮流,所谓的绅士化(绅士化就是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将原有的落后、老旧、日渐衰弱的城市空间通过空间的改造、功能的变换、人群的替代来突生一个高尚的、崭新的、符合当下潮流的空间变迁的过程。)也不一定都适合,可以根据不同街区的特点,挖掘历史价值,展现大连历史文化风貌,达到建筑的附加值和特殊品质,实现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以下以东关街为例:

首先对东关街的开发进行准确的定位。东关街是“大连的窝儿”,拥有许多的老字号(例如长江摄影社;康德记旧址;四云楼旧址;交通旅馆旧址;西岗市场旧址;等),因此可以将其打造成为民俗文化聚集地,包括民俗、古玩、海南丢博物馆、大连风味小吃街、老字号、影视基地、旅馆等一系列与中华文化相关的文化。

其次实现老建筑功能的有效转换。根据东关街的发展定位,保留和修复老建筑的外形,通过对内部结构和形态的改造,以及统一门店的视觉形象和招牌,以人为本使之成为更加适应现代人生活形态的“和谐建筑”。

最后是实现东关街社会价值和城市品牌意义。根据东关街民俗文化的发展定位,进行有效的宣传和推广,例如推出东关街的品牌宣传语,开发有关于城市记忆的产品(老明信片、老地图、影视作品等),定期举办民俗文化活动等等,扩大东关街的品牌影响力,逐步形成大连地标性城市文化品牌。

结论

从某种意义上说,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合理利用也是最好的保护,我们要以主人的姿态,展示和续写东西方之间城市文化的交流和建设经验。保护大连的老建筑,正视历史,挖掘大连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特色,建立完善的保护运作机制系统、专家指导团队,激发起每一位热爱大连的人们的保护意识,让老建筑与周围环境舒适嫁接、适度融合,让历史并不陈旧,现代并不肤浅,人文与景观随时因视角的转换而移步易景,如同进行了一次古今的穿越,感受到来自不同时代的气息。使大连逐步走向健全的城市特色保护之路,实现大连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让今天的大连城市建筑在更久远的历史链条上,占据新的一席之地。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东关市民历史
我家的“忍者神龟”
江苏省沭阳县东关实验小学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煤矿开采对夹岩水利枢纽工程东关取水隧洞的影响分析
新历史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