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原则和路径

2016-03-01白乔聿崔燕

2016年2期
关键词:话语体系中国特色原则

白乔聿 崔燕

摘要:话语体系是一种理论层面的文明文化,我们要能够让更多的人们去认可、去理解、去接纳,我们就要正确、有效的去传播,在传播中得到改进和发展,否则,会变得孤芳自赏、自搞一套、外人无法听懂的局面,那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将失去其应有的意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们中国文化走出中国迈向全世界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时要认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并以有效的路径去实现。

关键词: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原则;路径

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气、灵魂、精髓,更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式的理论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们中国国情实践而逐渐发展、成熟,从理论出发应用于实践,再次由实践回归到理论,经过理论和实践不断的磨合和发展,我们会感受到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内涵方面上有所创意,内容上符合中国语言的风格,形式上更是体现时代性的话语。一国两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发展观等等无一不体现时代性、中国语言性,这在最经典、最原始马克思主义文本中是无法找到的,这是带有中国气息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话语特色,构建这一话语体系我们坚持四个基本原则。

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遵循四个基本原则

1.实践性原则。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唯一途径,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能够得到发展其内在原因是在实践中对于脱离实践的理论要摒弃、对于只是主观臆想而没有经过实践检验以及凭空杜撰出来理论仍然要摒弃。同时对于该理论在语言表述上一方面要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的实际运动,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广大群众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活动的要求,理论的语言一定要能够准确恰当地反映广大群众的要求,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够富有生命力,人们在实践中才会接受并付诸行动实践。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绝非通过主观意愿而对语言在华丽、新奇方面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通过遵守理论需要在实践中才能发展这一内在逻辑。

2.开放性原则。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能够更好的将其宣扬、将其传播,如果想要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真正的传播出去、我们就要能够让更多的人们去认可、去理解、去接纳,我们就要正确、有效的去传播,在传播中得到改进和发展,否则,会变得孤芳自赏、自搞一套、外人无法听懂的局面,那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将失去其应有的意义。鉴于此,我们要坚持开放性原则,当今社会是多元化、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我们要充分吸收那些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所积累的一切优秀成果为我所用,把话语作为一种物质载体,承载着那些先进的思想体系。就像当年的马克思他在创立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体系时,同样引用过黑格尔的许多话语,但是在思想内容和观点他却把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进行过完全不一样的论述。

3.统一性原则。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体系,我们要坚持的是在体系内部要保证一致性和统一性。因为只有当话语体系在内部一致,其内在思想才能够得到统一表达。相反,如果我们在话语运用上没有遵守一致性原则,什么新鲜时髦或者潮流我们就去甩这些话语,从表面上看这些话语可能很吸引人,甚至能够迷惑一些人,但从深层次的实质角度上看不一致会造成话语理论体系内的概念矛盾、混乱,这样一来理论就很难发挥其所具有的正确地指导人类这一作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国情以及文化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人们对于同一字面上的理解会对由于语境的不同也会造成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在借用和吸收别国话语时需要格外这一差异问题。

4.普及性原则。当社会能够广泛的接受某一种话语体系时,这种话语体系才会有其存在的意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而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党全人民奋斗的目标和伟大事业,因此话语体系必须要在全社会各个阶层和领域内都有得到广泛地宣传和传播,那么在构建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时同样需要考虑到全社会各阶层和领域内的广大人民群众所的状况和接受能力。关于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毛泽东思想当时在指导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中的有效经验和方法。为了真正将话语权的普及性特点落实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将话语体系分为不同的层次水平,每个层次同样也可以作为一个小整体,最后通过整合将各个小整体构成一套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需要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内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历史经验,也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本身就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内容上的要求,即内容上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思想体系;另一个是表达形式上的要求,即符合思想内容要求的范畴、命题、结构体系。二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领思想舆论阵地的要求。我们之所以一再强调话语体系在指导实践中的作用,就是因为我们所讲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绝不仅仅是在理论层面的一种话语要求,而是说这样一种话语体系要在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在广大民众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广泛渗透并发挥作用。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需要。中华民族是具有五千年文明传承的民族,我们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何使我们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与世界上一切先进文化进行更为广泛的交流,话语体系是非常关键的。

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路径

首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坚持的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最根本的理论基础。其次,必须扎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是我们实践的源泉,从中可以构建很多世界语境的话语体系。第三,必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5000年中华文明给我们积累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不能断裂中华传统文化。第四,必须吸收近百年来西方科学技术、哲学社会科学最优秀的创新理论,不能因近百年西方的“话语霸权”,轻言放弃为我所用的西方优秀话语,这不是大国风范。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哲学社会科学任重而道远。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与我国的国家实力和综合国力相比,与我国的国际地位相比,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声还不够强大有力,理论占领话语的实力还微乎其微,文化软实力的标志还未显现,影响力和战斗力还不强大。能否首先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话语体系并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地位,直接关系到我国在世界范围内能否赢得主动,直接关系到国家强盛、政治英明、社会和谐、人民安康,直接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话语体系是话语权的基础,中国话语体系只有在努力实现中国梦和民族复兴的实践中,自主地提出、自主地表达、自主地传播、主动地交流,形成定式,被国内外民众所接受,才能逐步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

参考文献:

[1]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2.

[2]黑格尔.哲学演讲录[M].上海:三联书店,1956:126.

[3]姚桓,构建中国执政党理论的话语体系[N],光明日报,2012.10

[4]王炳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特色内涵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0

[5]吴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意义[J]理论视野2008.10

猜你喜欢

话语体系中国特色原则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