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坐具情感化设计研究

2016-03-01龚芸程虎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1期
关键词:云南日报情感化石材

龚芸?程虎

本文以云南日报报业集团记者村的坐具设计为例,立足情感化设计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坐具情感特点、形态及材质工艺具体分析,期望提高公共坐具的体验价值和设计品质。

现代社会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得以满足,感性心理需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设计创作的出发点及中心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开始了进一步深入和细化。人们已经不再满足单纯的基本功能需求,人的需求正向着情感互动层面的方向发展,逐步转向以人的情感化为中心主线。那些立足于内心情感和精神需求,富有生活激情和快乐的作品,不断给人带来非凡体验使人们获得愉悦和感动。当今公共坐具的设计也是如此,公共坐具作为城市设施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区、公园、步行街等城市空间为人们提供了户外交流和休息的媒介以其特有的形式唤起大家的审美意趣,在其所具有的使用和审美功能中,后者所激发的情感因素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公共坐具情感化设计的内涵

美好的物品会带来美好的情绪,情绪会改变人脑解决问题的方式,情感系统会改变认知系统的运行过程。认知是人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的心理活动过程,通过一系列的过程形成概念、判断、逻辑或想象,从而使人能获得知识。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和生理体验,如爱、友谊、责任感、自尊等,是一种较稳定和持久的感情体验形式。而情绪则是一种强烈而短暂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包括了喜、怒、忧、悲、恐、惊、思等。无论情感或是情绪两者都是人的心理和生理的综合感受状态。公共坐具的情感化就是将理性与情感结合并积极引导人们,在使用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积极正面的情绪,这种情绪会逐步使人产生愉悦的记忆,从而更加乐于使用它。通过情感系统可以使坐具从一种器物向精神层次的产品完成转换,另外,在正面情绪的作用下使得人们处于相对愉悦与放松的状态。

对于坐具而言,“坐”是使用者使用时的身体自然状态行为,它关系到坐的时候头、颈、肩、腰、臀的范围及舒适程度。使用者习惯的休息状态与姿势还关系到他的手、手臂、大腿、小腿和脚的着力承托位置和舒适范围。其实坐姿是人的情感和认知系统综合作用下的一种外显化活动,即一种外在表现。综上所述,人的认知和情感总是共生共存,认知获得知识,情感判断价值,这一点不容置疑,情感在影响着人的思维和决定,当然也影响着为我们的坐具设计。

下面我们将以云南日报报业集团记者村的坐具情感化设计为例进行探讨。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记者村的坐具情感化设计分析

1.项目简介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奥林匹克记者村位于昆明市安宁县太平镇,基地范围内地形狭长,坡陡,脊薄,最高高程约1991米,最低高程约为1901米,项目内建筑形态主要为别墅,该地块场地内地势变化较大,为生态条件较好的自然山地,根据山体的变化不同,在较陡的区域,建筑沿等高线布置,在较缓的区域,又把建筑逐步变高层沿垂直等高线布置,均保持良好的建筑朝向,建筑与山体十分和谐,并产生很好的层叠感和错落感。景观设计中为了更好的为人们提供有品质的户外交流空间,通过在公共空间增设部分休憩设施,既能发掘报业集团的文化底蕴实现公共空间休闲与品味的有机结合,又能进一步促进邻里间的互动联系,以更好满足人们情感的需求。

2. 公共空间分析

基地内公共空间主要分为两种类型:道路空间和节点空间。本案道路系统沿地形构成整个基地的骨架,道路宽度为7米,平均坡度约为3%,也包括宅间小道,宽度为2米。道路布置以顺等高线,绕等高线,切等高线及局部架桥的方式综合利用,便捷顺畅,满足出入及消防要求的同时尽可能保护原生态,作为林中道路的概念,人行道则以道旁人行道和林间台阶长道相结合。人们通常会沿道路步行至小区出入口或其它休息节点区域。由于缺少坐具而且节点之间有一定距离给人们户外的交流带来不便。

3.坐具布置分析

本案中由于地形和空间布局的关系,决定了户外坐具适合沿着道路线型进行布置,在人行道路边界随弯就直,可以是直线形,曲线形和转角形。为了尽量不挤占道路空间坐具都设置在人行道和宅间道路外侧。由于小区内步行距离较长因此适合小体量、多点化的灵活布局,既方便行走又具有休息的功能,这种沿道路布置形式很好的满足了人们的休憩需求,尤其是老年群体,有时行动不便又需要户外活动的情况下,可每间隔50~60米就设置一处坐具。根据环境心理学,人们选择坐具前会对环境空间和坐具做出直觉的判断,当人们觉得安全感、私密感、距离感能得到保障的时候就可能激发坐的动机和行为。因此,可根据道路和地形高差,在斜坡绿化与道路交界处、挡墙与道路交界处以及道路大型乔木旁设置坐具,使人就坐时背后有依靠从而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和隐私感。公共空间中的坐具是人们交流的载体,人们或是晒着太阳、或是聊天看着孩子玩耍,在交流中不断展示自我、实现自我,表达了自我存在的价值。

4.情感化策略

(1)情感链接

人的情感化现象是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主要在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进行。而认知系统和情感系统也都共同参与了这一过程,同时情感系统还会影响认知系统的活动。那么,情感化设计也将从这几个层次来展开,对人而言每一层次都同样重要,无论是最底层或最高层所发生的情感体验,都能影响到人的思维,所以针对不同层次,就有着不同点关注点。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历史悠久,旗下报刊《云南日报》创立于1950年迄今已走过60多年的发展历程,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坐具的设计从中抓住“报刊记忆”的核心思想延伸出“报刊”坐凳的概念,在具体设计中使用嵌入式手法把金属形态的报纸贴合到石材自然地整体轮廓中,突破了材质的单一性,形成粗狂与精致相映成趣的效果,形式简略而统一。金属“报刊”将报纸的内容采用蚀刻的方式处理在金属表面,把云南报业集团的传媒本质“报”与坐具结合,就像一条无形的情感纽带将人、坐具、特定历史记忆联系起来。人们漫步在小区中会不经意的停坐下来休息,这时将会发现一张“报纸”就在你的身边告诉你过去发生的故事。

(2)形态特征

从情感化角度来分析坐具的造型,材质,色彩到功能和可用性,最后赋予其文化内涵,那么可以最大限度在情感上实现与人的互动。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如何通过坐具来具体体现就成为了关键。

项目空间局限的特点决定了坐具采用长条形式更为合理,通过长短组合可以自由摆放以灵活的适应现场地形变化。另一方面从生理舒适度和中国成年人人体平均尺度综合考虑,我们将尺寸分别设定为1200㎜·450㎜·400㎜(长·宽·高)、1800㎜·450㎜·400㎜(长·宽·高)。坐具的长度1200㎜可以满足两人就坐,既能保持安全心理的间距又能便于交谈,长度为1800㎜的坐凳则可满足三人就坐需求。这种条形坐具较为规整,坐高设计400㎜兼顾了大多数人尤其是老年人的需求,如果公共坐具坐面过高悬空的小腿拉扯大腿使人下肢血流循环不畅,过低会使臀部压力过大同时背部向前拉伸时间长了会造成腰部不适。从场地整体空间坐具多样化角度考虑,我们还增加了自然形的坐具以便更好的使坐具本身也融入到环境中(见图1),自然型坐具更多的是强调了一种趣味感,一张起皱的金属“报刊”与天然石材自然贴合,小朋友特别喜爱表面高低起伏能上下攀爬玩乐的形态对象,大人闲坐聊天时小朋友就会在边上愉快的玩耍。自然形坐具尺寸的高度约为450㎜,这样的尺寸设定也考虑到了小朋友游戏地安全性。

(3)材质与工艺

情感化设计除了关注造型、材质、色彩等本能层次的因素,通过制造一些细微的差异化,就会增强坐具的代入感。本案公共空间的坐具材质以天然花岗石为主体,石材自身的纹理及质感和周边环境浑然天成毫无突兀之感,局部使用金属不锈钢。昆明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因此无论是石材或是金属都不会给人以灼热和冰冷的体感,在保证耐久性的前提下,也充分考虑到材质的物理特性。同时为了改变人们对石材固有的坚硬感,石材坐面选择亚光面进行处理,表面研磨平整提高人们触感的舒适度。除了坐面以外,其它几个面则采用锤凿形成石材表面粗糙起伏的自然效果。

金属“报刊”为不锈钢亚光面,运用金属蚀刻工艺将云南报业旗下的报刊内容根据时间顺序挑选出来制作成丝印网版进行蚀刻,与石材结合运用到金属镶嵌的方式。根据金属“报刊”的弯折位置和形状,石材表面下凹2.5㎜,金属选用2㎜厚的材料为了保持与石材坐面一致平整,保留0.5㎜的间隙进行调整,再用石材粘接专用胶粘牢,为了更好的保留不锈钢本色最后完成只需做钝化处理。这样的“报刊”坐凳,用手触摸手感纯平而质感迥异,既带有历史信息又具有现代感(见图2)。也许这种设计还会引发我们的思考:关于社会、关于人的自身,又或者是关于其它所有的问题,无论喜欢与否都不能回避,因为这种情感体验是发展出来的人心智活动的总和。

结语

情感化设计无论是在哪个层次展开,都是为了在人与物品的互动过程中调动积极的情感因素,提升人的满意度最终提高设计的品质。公共坐具作为一种物质基础,以最直观的方式影响到人对公共空间印象生成,同时也深刻反映了一个公共空间的文化及人文精神的内涵。公共坐具要体现情感化的设计,还需要根据不同使用环境以及不同使用人群有所侧重,在未来的公共空间坐具设计中更加注重与人之间非常密切的互动关系,并透过这种基本联系可以具体的触摸和感知公共空间的特性。

猜你喜欢

云南日报情感化石材
2020年《石材》目录
为何石材难以大量飞入寻常百姓家
石材洞采风险预防
2019年中国石材贸易仅86亿美元,再次表现深幅下挫——中国石材贸易已经失去多个世界石材第一
园子里的春天
负情感化设计和它的度
基于情感化的耳机产品设计
情感化在智能家居发展趋势中的影响
情感化在台式电脑设计中的应用
论党报的新闻温度*——以《云南日报》新闻报道的“温暖”转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