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音与巴德玛:为梦想玩命的草原金鸡奖夫妻

2016-03-01李娟

分忧 2016年2期
关键词:巴音巴德草原

李娟

巴德玛在《诺日吉玛》饰演女主角

巴德玛在《诺日吉玛》饰演女主角

2015年9月19日,第24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开幕,巴德玛凭借在《诺日吉玛》中淳朴细腻生动而不着痕迹的表演,深深打动了观众,荣获最佳女主角奖。该片让她封后的同时,也让丈夫巴音获得了“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金鸡奖。

草原上的青梅竹马

1965年,巴德玛出生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一个牧民家庭,辽阔的草原赐予她蒙古人广博的胸怀。

6岁时,她每天放学后都向一位草原艺人学拉马头琴,由此认识了同来学琴的8岁男孩巴音额日乐。

出生在鄂尔多斯乌审旗的巴音,自幼随额济纳旗的外祖母生活,他外婆家和巴德玛家住得并不远。很快,两个孩子就成了好朋友,每天放学后结伴去学琴。草原上野花盛开,巴音时常会编织一个美丽的花环送给巴德玛,并带她抓野兔、看赛马。自从有了巴音这个长着一头卷发、双眸黑亮如宝石的活泼小伙伴,巴德玛的童年变得妙趣横生。

巴音从小喜欢看电影,只要电影放映队一到外婆家附近的牧区,他就会和几个小伙伴骑着马,载着巴德玛出发,即使要走几十里路也要去看。钟情表演的巴音,跳舞、弹琴、说相声样样能来,从读中学起就一直是校园里的文艺活动带头人。但他从不敢奢望将来能做演员。

“巴音哥,我看你行的,你好好学习,将来报考电影学院吧。”读完初中,巴音含泪离开外婆转学回家乡鄂尔多斯,分别的时候,巴德玛目光笃定地望着他说。“我太贪玩了,你才是上大学的好料子,加油!”两个即将分别的青春少年,似乎还有很重要的话想说,却又都说不出口。

1982年,上海戏剧学院准备成立内蒙古班,学院老师来到草原招生,还在鄂尔多斯民族中学读高二的巴音被顺利录取。

另一边,考虑到体弱的母亲和年幼的妹妹,巴德玛放弃了继续求学的机会,考入了家乡的文艺团队,通过工作补贴家用,并从微薄的工资里挤出钱来资助巴音读大学,这一资助就是四年。

为艺术玩命的“疯狂夫妻”

尽管生活艰辛,巴德玛却没有放弃高远的追求。在男友巴音的鼓励下,她一边工作一边自学,终于在1986年考进了心中的梦想圣殿——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同年,巴音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内蒙古民族剧团话剧队工作。

1989年,巴德玛毕业后到内蒙古民族艺术剧团工作,并成为蒙古族青年合唱团的成员。

与此同时,巴音也渐渐在内蒙古影视圈崭露头角,先后出演了《成吉思汗》、《北方囚徒》、《骑士风云》、《西部狂野》、《东归英雄传》等。令人惊叹的是,无论是大角色还是小配角,巴音演一个像一个,简直是为电影而生。发展到90代初,巴音已经在国内影视界拼出累累硕果。

在巴音的影响下,巴德玛也渐渐对电影产生了浓厚兴趣。1990年,她出演了电影《蒙古精神》(又名《套马杆》),饰演了女主角帕格玛。出人意料的是,首次“触电”的巴德玛,并没有新人表演时的青涩感,而是把人物演得亲切自然,感情到位。结果,该片不仅在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夺得金狮奖,还获得美国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1993年又在德国第4届欧洲电影节上荣获最佳影片奖。当时,她刚刚与巴音在草原上举行了婚礼。

首战大获全胜,让巴德玛信心百倍,于是她决定一边唱歌,一边演电影。

1994年,巴德玛在影片《金秋鹿鸣》中饰演了母亲爱依吉伦。该片1996年在突尼斯国际儿童、青年电影节上荣获儿童故事片金奖;1997年又在埃及第7届开罗国际儿童电影节上荣获故事片金奖和儿童片评委奖。

为了电影事业,巴音玩命的精神一直令圈内人敬佩,1994年拍摄《悲情布鲁克》时,当拍男主角骑马从70米高的悬崖跳下的一场戏时,原本导演麦丽丝准备用模型来拍摄,但为求效果真实,巴音决定亲自跳。由于当时技术有限,巴音身绑几十条结实的牦牛绳,由40个人紧拽绳子另一端,随后巴音骑着一匹被蒙住眼睛的马,纵身跳下了悬崖……正是巴音出色的表演,让《悲情布鲁克》摘取了第1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集体表演奖”。

比起丈夫,巴德玛巾帼不让须眉。在拍摄电影《草原情》时,为了演好女主角,巴德玛在半月里减掉20斤肉。“一个月里我每天几乎不吃饭,只吃没有油用水煮的素菜……”。

拍摄电影《套马汉子》时,有大量的骑马戏,一次,巴德玛的马和片场突然跑来一头牦牛撞在一起,马和牦牛都摔倒了,重重地压在了巴德玛身上,只听得“咔嚓”一声,她感到胳膊剧烈疼痛,低头一看,右手比左手长出不少,原来是胳膊脱臼了。片场导演赶忙叫来医生,经过简单包扎后,巴德玛坚持拍完了这场戏。十多天后,一场套马的戏再次伤到了她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手臂。“一个扔绳子的动作,手就跟着飞出去了。”巴德玛说,她疼得眼泪刷地就流出来了。

正是这种为电影玩命与执着的精神,让巴德玛夫妇在赢得“疯狂夫妻”称号的同时,也在电影艺术道路上收获越来越多的荣誉。

爱情将彼此照亮

为了追求更高的艺术造诣,1998年,巴音来到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进修。此后,在艺术道路上摸爬滚打十多年的他,又塑造了一批更具知名度的角色:黄健中版《笑傲江湖》里的向问天、2003版《射雕英雄传》里的哲别、《天龙八部》里的鸠摩智、2006版《神雕侠侣》里的金轮法王等,都被巴音演绎得淋漓尽致,深入人心。

2011年,巴音凭借麦丽丝执导的《圣地额济纳》,获得了第28届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第二次拿到金鸡奖时,距上一次拿奖已近20年,此时他的角色,已经从演员转换为导演。2008年,巴音首执导筒拍摄了《斯琴杭茹》,获得一片赞誉。此后他一直在琢磨新作,直到2013年,夫妻俩终于联袂打造出了巅峰之作《诺日吉玛》。

由麦丽丝监制、巴音导演的《诺日吉玛》是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讲述的是蒙古人宽广博爱的胸怀:1939年,日本及前苏联展开了诺门罕战役。蒙古族牧民诺日吉玛没有随乡亲们逃离家乡,而是决定等待去远方征战的恋人归来。一场惨烈的战役过后,她先后救助了一名断了胳膊的前苏联战士,和一名失去了右腿的日本士兵。两个因战争伤残的军士试图暗杀对方皆未成功,但他们由战争而来的仇恨却在像母亲、姐姐一样的诺日吉玛的感化下冰消雪融。

当初巴音写剧本时,诺日吉玛这个角色并不是写给妻子的,剧本中的诺日吉玛要比巴德玛瘦,也比她年纪大,但因一直没挑到合适的人,最后投资方干脆让巴德玛来演。

接到这个沉重任务后,巴德玛就去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牧民家,跟她们一起生活。期间,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饭,挤牛奶,喂小动物,看不出一点明星样。

巴德玛喜欢本色演出,在《诺日吉玛》中晒得发红发黑的脸庞,都是真实的日晒效果,并没有化妆的痕迹。

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在拍摄一场东奔西跑的战争戏时,巴德玛累晕了过去。见她嘴唇变紫,牙齿咬死,嘴都张不开,所有人都吓傻了。丈夫上去掐人中,还有人递过来一把速效救心丸,这才把她抢救过来。“她拍起电影来太投入了,真的是在用生命演绎角色。”事后制片人感动地说。

2015年9月19日,在第24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奖和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选中,巴德玛成功“封后”,攀上事业顶峰。多次抱回国际大奖的巴德玛在中国电影节上“封后”,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回首往事,巴德玛说,是这段青梅竹马的爱情,成就了她和丈夫的表演事业,让他们将彼此照亮。

责编/昕莉

猜你喜欢

巴音巴德草原
讲解《草原图》
柴达木映画
小象柚子长大了
巴音布鲁克倾情向世界讲述“东归故事”
out of Steppe
我把草原带给你
最负责的友情
可可托海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