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烂尾新闻”中的传统媒体“污名”与“他者化”

2016-03-01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烂尾污名舆论

董 浩

(南京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4)

“烂尾新闻”中的传统媒体“污名”与“他者化”

董 浩

(南京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4)

“烂尾新闻”在中国的泛滥俨然已成为一种景观。本文对一直存在的传统媒体“污名”——“烂尾新闻”是传统媒体造成的进行分析,其实所谓的“烂尾新闻”并不是传统媒体造成的,而是由政治烂尾造成的。传统媒体被“政治烂尾”所引发的塔西佗效应殃及而被污名化、他者化。

疫苗事件;政治;烂尾新闻;传统媒体;污名

在现有的政治体制和传播体制下,各地党委和政府总是要求本地媒体“帮忙不添乱”,媒体只能报道辖区内的建设成就、典型人物和好人好事。[1]负面消息的报道不仅受到颇多的限制,而且“都在各地宣传部门的把关和控制之列”。[1]于是负面新闻不能报道,或即使得到报道也没有下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新闻界出现了一种被冠之以“烂尾新闻”的新“新闻体裁”。

一、“烂尾新闻”背后的政治烂尾工程

关于“烂尾新闻”的定义,无管是学界还是业界对此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本文中所采用的“烂尾新闻”的定义是指“媒体对一些事件的报道,开始时声势大,但最终对事件的发展结果却不再关注,导致对一个连续发展的新闻事件的报道有头无尾,无疾而终”。[2]定义似乎暗示着“烂尾新闻”是由传统媒体所致。难道真的是这样么?

学界和业界对“烂尾新闻”产生原因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媒体以及使用者的视角。认为媒体应该加强专业素养、健全舆论监督、加强受众的媒介素养。[3]二是从政治的角度。认为媒体在一些重大的热点事件中之所以不能有所作为,是在于被涉及政府部门“不想查、不愿查、不敢查”。[4]一些热点事件成为“烂尾新闻”,本身就是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公权力危机公关的结果。[5]

本文认为政治烂尾工程是导致“烂尾新闻”的主要原因。“烂尾新闻”,其实是“政治烂尾”在新闻中的投影。故可以这么定义“烂尾新闻”:由于政治烂尾的原因导致传统媒体工作无法开展,致使对一些事件的报道,开始时声势大,但最终对事件的发展结果却不再关注,使得一个连续发展的新闻事件的报道有头无尾,无疾而终。[2]也许“政治烂尾”更加符合事实。

二、传统媒体“污名”是被“政治烂尾”引发的塔西佗效应殃及的恶果

“烂尾新闻”是“政治烂尾”的“替罪羊”。正如胡百精所言:“烂尾新闻”正是只顾私利、局部利益和当下利益之价值排序的产物,这种错乱的危机决策逻辑导致透支信任为责任人买单的怪现象。[6]当然,媒体也有其自身的问题,比如:媒体喜新厌旧、注意力转移太快,负面报道困难、传统媒体知难而退,[7]以及媒体“寻租”等。这些弊病确实存在,但这只是一部分地方媒体为了商业利益而违反新闻专业原则的一种不道德行为。但“烂尾新闻”的发生,媒体自身的问题不是主要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烂尾新闻背后确有相关部门的责任追究不到位、回应措施多、落实执行少等因素”。[8]传统媒体被“污名”是“政治烂尾”塔西佗效应的受害者。

如果发生热点事件或重大问题,地方政府、党委不让报道怎么办?不接受采访怎么办?“见报难”怎么办?报道之后,政府不执行怎么办?疫苗事件是一个典型的“烂尾新闻”,早在2010年王克勤就对此进行过报道,但是结果怎么样呢?“山西疫苗案不了了之,山东及全国必出问题”。[9]

三、传统媒体“他者化”是民间舆论场对抗官方舆论场时划分“我们”与“他者”的符号化行为

“观念并不创造历史,但是却塑造历史,就像它不创造生命,却给予生命意义一样。”[10]也许“烂尾新闻”应该叫作“政治烂尾”或“政治烂尾新闻”更加恰当。这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地再定义或再认识,在“烂尾新闻”这个概念更正的过程中,其中暗含着“观念的转变”。原“烂尾新闻”的定义存在这样一种观念:传统媒体是导致“烂尾新闻”的凶手。这使得传统媒体被“污名化”,戈夫曼把污名定义为人际关系中“一种令人大大丢脸的特征”。[11]其实“污名”不仅存在于人际交往,也存在于人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传统媒体“污名”是指在公众与传统媒体互动过程中,传统媒体所体现的令人丢脸的特征。具体在“烂尾新闻”中传统媒体“污名”是指传统媒体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事件中的现实表现与其应该具有的表现,存在较大的差距,从而给公众留下极大的心理落差。

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问题复杂、多发,并且迅速得表面化以及法律的不健全、行政队伍的素质问题,导致许多社会问题的处理不可能那么及时、完美,由此引起民间舆论场与官方舆论场的对抗。而我国的新闻媒体由于其特殊的属性,导致公众对传统媒体代表官方的声音,忽视或漠视民间声音的行为产生不满情绪,所以传统媒体就成了民间舆论场在对抗官方舆论场时的“被殃及者”,传统媒体的“污名”是民间舆论场在对抗官方舆论场时划分“我们”与“他者”的符号化行为,或者说传统媒体“污名”是被公众用以区别“我们”与“他者”的类型化认识行为。传统媒体被“他者”化是民间舆论场与潜在舆论场对官方在一些问题处理上的不满意的表现和抗争。

四、结语

“自己人”与“他者”的划分是一门艺术,既有刚性,又有灵活性、可塑性。怎样才能使公众把传统媒体划分为“我们自己人”,而不是冷漠的“他者”?这就需要在政治、法律上保障传统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权利,并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权力机构不要干预。在结果出来之后,政府要顺应天理民心切实执行,维护正义,解决社会问题。一般而言,具有较强执行力的政府能够有效地执行已制定的公共政策和决策,国家的意志能较有效地实现,统治阶级的需要和公众的要求能够较好地得到满足。[12]

媒体自救是媒体“铁肩担道义”的义不容辞。针对中国具体的特殊社会情景,开展中国式的“掏粪运动”,需要中国的新闻媒体人不仅要有“不仰头看天国的王冠,而只顾扒集污物”[13]的奉献执着,也需要一定的智慧与谋略。传统媒体人要学会主动利用新媒体在热点事件中率先发言。舆论监督应持续发力,对热点事件多杀几个“回马枪”。[7]

[1] 骆正林.舆论传播——基本规律与引导艺术[M].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5:89.

[2] 陆高峰.烂尾新闻与蛇尾新闻[J].青年记者,2010(15):87,42.

[3] 冯莉.烂尾新闻的危害和避免[J].声屏世界,2015(4):27.

[4] 陈世香.“烂尾新闻”的套路与成因[J].人民论坛,2015(15):63.

[5] 单士兵.杜绝新闻烂尾应从追踪走向追责[J].青年记者,2015(2):1.

[6] 胡百精.危机公关的道与术[J].人民论坛,2013(3):60-61.

[7] 蒋连根.“烂尾新闻”何以养患成祸——以嘉兴“死猪投江”事件为例[J].中国记者,2013(8):88-89.

[8] 谢燕.“烂尾新闻”及应对措施[J].青年记者,2013(16):32-33.

[9] 王克勤:山西疫苗按不了了之,山东及全国必出问题[DB/ OL].凤凰网,http://phtv.ifeng.com/a/20160330/41587956_0. shtml,2016-03-30.

[10] 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2001:29.

[11] 欧文·戈夫曼(美).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M].商务印书馆,2014:198.

[12] 马健.关于政府执行力建设的思考[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5):110.

[13] 迈克尔·埃默里(美).美国新闻史[M].展江,等,译.新华出版社,2001:259.

G206.2

A

1674-8883(2016)07-0102-01

董浩,男,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5级传播学硕士研究生研一在读,研究方向:政治传播,媒介文化批评。

猜你喜欢

烂尾污名舆论
职业污名与离职倾向:牵连家人污名与家庭卷入的作用*
即刻停止以新冠病毒行污名化之举
可怕的烂尾
大国“制”理:中国用制度优势回应西方污名化言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有多少影院可以推倒重来 改建“烂尾”工程,还给业主出色的影音效果
“烂尾”政绩为啥没追责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污名的道德解析
业主工程款支付担保在预防房地产烂尾项目中的作用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