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路径分析
——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6-03-01石建宇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传统专业活动

石建宇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国学幼儿园建设研究所, 湖北 襄阳 441050)

幼儿教师作为人生的启蒙教师,在幼儿身心发展、品格塑造、习惯养成中起着主导作用,而幼儿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道德修养和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观念和水平,因此,《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幼儿园教师要做到“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①的基本理念。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一线幼儿教师,在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旨在涵养学生的道德、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助力培养具有“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理念的学前教育人才。2012年,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中,构建了以环境文化熏陶、课内知能学习与课外活动拓展互为补充的立体化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格局,通过近三年的教育实践,学生的道德涵养、人文素养和专业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下面结合近三年的教育实践,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路径进行分析。

一、传统文化渗透的教育环境文化建设

高校教育环境是构建良好校园、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条件,教育环境的文化建设包括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四个方面。从专业层面讲,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可以结合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进行。物质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教室、食堂、图书馆、宿舍、人文景观、电视和网络等学生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场所的文化建设,结合传统文化对其进行建设和包装时,可将具有深厚哲理,对涵养学生品德的经典古训、或是优美文辞,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古典诗词、或是中国传统视觉艺术的经典佳作等,作为专业学习和生活场所的橱窗文化,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象征意义的名人名词作为教室、实训室、建筑、景观、寝室等的命名文化等。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实训楼为例,该楼共六层,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上课和进行专业实训的主要场所,该楼以传统文化元素为内容的浮雕作为墙面文化,其中第一、三、五层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第一层是孝文化主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了中国古代“二十四孝”,第三层是仁爱文化主题,呈现的是《论语》等儒学经典著作中关于仁爱的语录,第五层是诚信文化主题,呈现的是关于诚信的经典语录和故事;第二、四、六层是传统艺术文化,第二层是中国戏剧文化主题,呈现的是脸谱文化,第四层是书画文化主题,呈现的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书画作品,第六层是民间艺术文化主题,呈现的是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作品。整栋楼的文化环境布置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不断地感受到楼内环境所营造出的传统文化氛围,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也在环境的熏陶下得以提升。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可以结合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创设一个积极健康、奋发向上,能影响学生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精神气质、道德情感、行为模式的精神环境,其主要途径包括各专业班级的班风、班训、班歌等文化要素的形成和成熟。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在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之初,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传统文化学习的精神氛围,面向专业学生进行了一次传统文化主题的班歌歌词征集比赛,在比赛入围的10件作品中,选择了一首韵律感强、内涵较深的作品作为蓝本,经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加工和音乐教师谱曲,形成了这个专业班级的班歌。自此,这首歌曲在成为专业举办的各种活动中的必唱曲目的同时,也成为了激励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学习的精神食粮。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设置及传统文化内容在相关课程中的渗透

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堂是主阵地,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设置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和在相关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是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选择什么科目和什么方面的内容建构课程并进入课程体系,是需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而酌情考虑的,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在制定传统文化素养型学前教育人才的人才培养方案时,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的“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为指导,确立了“面向学前教育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儿童、热爱学前教育事业,掌握学前教育基本规律,具备高文化素养、深道德内涵、强专业能力的,能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思想精髓渗透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高素质技能型幼儿教师”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人才目标,从中国传统文学、中国传统礼仪、中国传统艺术、中国传统武术等方面选取了相关内容,构建成传统文化特色课程或是相关课程的课程内容。

首先,构建的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包括:《古文精读》、《蒙学选读》、《四书五经选读》、《民间手工制作》、《书法》、《幼儿国学教育与活动指导》等专业必修课,《民族器乐演奏》、《中国传统艺术赏析》等专业选修课。在专业必修课中,《古文精读》课程被定位为“打开中国古代文学之门的钥匙”,课程以“读懂词句之意(意思)、欣赏文辞之美、领悟文章之意(意境)、撰写赏析之文”为学习目标,内容涵盖中国古代诗词、散文、辞赋、小说、戏曲中的经典作品;《蒙学选读》课程与当前幼儿园开展的国学启蒙教育活动相对接,主要从《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古代蒙学读物中,选取具有当代美德修炼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既能使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及明晓待人接物的各种礼仪,又能从中理会如何将具有中国传统美德的话语,转化成培养幼儿美德的各种教学活动;“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四书五经选读》课程以精讲方式解读“四书”和“五经”作品中有关的语言、哲学、伦理、历史文化等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深入了解“四书五经”的内涵,了解中国社会政治结构、哲学思想、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与四书五经的关系,了解中国文化与伦理道德等的内在关系,从而能正确认识中国优良的文化传统,培养民族自豪感,自觉养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情操。比如《论语》,以其作为教学内容,是因为《论语》记载着中国第一位专业教师孔子一生的轨迹,其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诠释了作为一名教师所需具备的人文素质;《民间手工制作》是一门操作性强的技能型课程,内容为经典的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制作,项目包括民间剪纸、脸谱、编织编结、民间玩具、刺绣等,课程目标在于在提升学生手工制作水平的同时,感受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术的美,并能将传统民间工艺元素融入入职后的幼儿园教学活动及幼儿园教玩具制作中;《书法》课程包括书法笔法、书法结体、章法与创作等内容,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书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进行书法临写和创作,能从书法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审美素养的提高,具备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精神的感受能力,并获得宁静含蓄、典雅端庄、严谨认真的个人形象和气质。在专业选修课中,《民族器乐演奏》课程让学生学习至少一门民族乐器的演奏,通过演奏民族器乐,以深入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意境之美,以及演奏者主体精神的和谐纯净性;《中国传统艺术赏析》课程是对传统雕塑、国画、传统音乐、戏曲等艺术类型中的经典作品进行欣赏和讲解,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风格特点和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内在精神;《幼儿国学教育与活动指导》是一门教学法类课程,主要为当前幼儿园开设的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活动而设,课程内容包括古代蒙学内容的现代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水墨画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民族音乐活动设计与指导等,旨在培养进行幼儿园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能力。

其次,在其它相关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些课程包括:《大学体育》、《绘画》、《幼儿教师礼仪》等。在《大学体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武术,如太极拳和武术操等内容,可以使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的武术文化,感受中国传统的武术精神;在《绘画》中,融入中国画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国画审美素养和基本技能为基本目标,通过对“技”的训练来通达对“道”的理解和感悟,从而起到修身养性、德艺双修的作用;礼仪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十分丰富,《幼儿教师礼仪》课程中融入“居家”、“出行”,“坐卧”,“宴饮”等中国传统礼仪内容,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可以拓宽学生的礼仪知识,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礼仪文明。

三、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课外活动

大学生的课外活动是“大学生课外活动是高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具有明确目标和计划的,有组织的各类学生活动”。[1]大学生课外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被誉为“第二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课外活动的设置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和其他素质拓展主题活动中实现。首先,在社团活动方面,因为学生社团是“高校在校学生以共同或相近的兴趣、爱好、特长、信念、观点或自身需要为基础,在自愿的前提下自发组成,并按照国家对社团的指导思想和有关规定以及社团章程,自主开展相关活动的学生组织。”[2]所以,可以通过成立传统文化类社团,将爱好传统文化的学生组织起来,开展各种传统文化类主题活动,在校园营造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促进传统文化在大学校园的传播与传承。由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发起成立的传统文化类社团包括以开展民族器乐音乐活动为主的国乐社、以传承地方民间艺术文化的“非遗”社、以开展书法和国画活动为主的国艺社、以开展习茶道和茶艺表演为主的茶艺社、以开展学文习礼活动为主的国学社、以开展献爱心活动为主的爱心社和与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共同发起的,以开展传统服饰研究、设计、制作、表演活动为主的“汉唐遗韵”服饰社等。这些社团通过组织成员开展各种传统文化学习实践活动,将课堂内的学习和课堂外的实践相对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促进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技能水平的提升;其次,在其他素质拓展主题活动方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栏目中设置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包括“课前国学故事讲演”、“传统文化展演活动月”、“献爱心活动”等,其中“课前国学故事讲演”是一项日常活动,要求学生轮流在课前讲演具有哲理意义的,能传播正能量的中国传统文化故事,日积月累,积少成多,通过这项活动,使学生在众多的小故事中领悟到所蕴含的大道理;在一年一度的“传统文化展演活动月”中,举行“品传统文化,赏国学经典”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包括“民族器乐音乐会”、“国画和书法展”、“经典诵读节目展演”、“猜灯谜、赏茶艺、学国学、访古人、品文化等感受传统文化一日综合活动”等,通过这些较为大型的活动,营造校园传统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献爱心活动”是由爱心社发起,学前教育专业全体学生出动的大型公益活动,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主,如“走进养老院,慰藉老人心灵”、“走进儿童福利院,关爱弱势群体”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真正体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古训的含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一座丰富的文化资源宝库。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旨在借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同时还需结合学生的职业,培养学生设计和实施幼儿园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活动的能力。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营造传统文化的教育环境氛围、开展传统文化类特色课堂教学以及举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主题的课外活动等路径全方位地进行,可以在传统文化环境的熏陶下,通过课内理论知识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人文素养得以提升的同时,职业能力也得以拓宽。

注 释:

①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z].2012年1号。

[1]张木.大学生课外活动的项目化管理[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2.

[2]翟承强.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及其拓展问题探讨[D].济南:山东大学,2007.

猜你喜欢

传统专业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老传统当传承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