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醒主体意识 夯实高职教育质量根基

2016-03-01耿保荃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主体院校人才

耿保荃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0)

高职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人才培养质量不优,社会认可度不高,毕业生社会地位不高,这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在于参与高职教育的各主体(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的意识不强,作用发挥不够。尤其是面对当前产业调整升级的形势和生源结构复杂及生源质量下降的现状,各主体应对不力。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是围绕学生向职业人转变而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高职教育各主体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学生是教育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学校的生源,是人才培养实施的对象,最终转变为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是市场财富的直接创造者。

一、高职教育各主体方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职业理想普遍缺失

因生源变化而导致学生结构变化。生源结构复杂,普高生、中职生、单招生、成教生混杂。同时,因生源质量下降而导致学生素质变化。湖北省录取分数由五年前的240分降至200分。此外,学生思想状态发生巨大变化。因对职业无兴趣,造成学习无动力。“学生学得痛苦,老师教得崩溃”是目前高职教育普遍存在的大问题。

(二)教师方面,师德下降严重

目前,高职教师师德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学情研究不够,一味地埋怨学生基础差,教学方法简单化,无针对性。造成教学效果差、不愿严格管理学生、只教书不育人的普遍现象。二是对表现不好或基础较差的学生,采取放弃或放任自流的态度;师生交流机会少,师生关系不融洽,老师未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学校方面,教学中心地位动摇

学校管理者唯上、唯项目,跟风、跟项目现象突出,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深入教学一线少,发现、解决教学存在的问题少,教学、师生、课堂被边缘化,教学的中心地位被动摇,人才培养质量被忽视。学校管理部门深入教学实际少,在制定相关政策方面闭门造车,不切实际,弱化教学中心地位。学校管理部门服务教学的意识差,官僚作风严重,影响了教学中心地位和师生主体地位的正常发挥。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办法不科学,照搬本科院校的考核标准,有重论文数量和科研项目、轻教学质量的倾向。特别是在对教学一线教师的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考核上,犯了导向性的错误,迫使教师一年到头忙于完成科研分数和社会服务分数,误了最本质的课堂教学,直接牺牲了教学质量,损害了学生的利益。

(四)行业企业方面,参与高职教育的自觉性差

行业企业作为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方,对人才的培养并不重视。行业认识到高技能人才对行业健康良性发展的作用,但急功近利的的“近视”行为使得其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指导并不积极;企业更是将人才的培养任务简单推给了高职院校,不愿与学校合作育人,如果所招人员不适合本单位需要,就把责任推给学校,不利于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不利于产业的发展。

目前,行业企业已经认识到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产业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目前出现的制造业“用工荒”也使企业认识到90后学生择业观的变化。因此,新常态下企业必须重视技能人才的开发,必须主动与高职院校合作,共育高技能人才,变“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

(五)政府部门,高职教育主办者角色缺失

高职教育投入不足,在各类型教育中不占优势地位,还不能健康的发展;国家在校企合作方面的优惠政策不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够,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高职教育还是断头教育,还未建立“立交桥”;高职院校在自主发展方面还有诸多的权力限制,办学活力不足。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还不高,社会地位不高,国家在这方面的政策引导不力。高职教育走出去,增强国际竞争力显然还很弱。此外,地方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的直接联系,以及与地方实体经济的联系还不明确,职业院校在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总体建设与发展规划中,其目标也不甚明朗,政府作为高职教育主办方的角色定位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二、对策

针对目前的高职教育现状,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行业企业、政府部门进行约束,唤醒各方主体意识,夯实高职教育基础,切实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一)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树立远大职业理想

一是通过就业和创业等方面的课程教育教学,全方位加强高职生职业理想教育,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这一活动要贯穿到学生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二是按专业大类招生编班,一年后再分专业。这样可以让学生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减少误报和盲目报专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三是通过各专业社团积极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并以创新型技能项目为载体,促进社团朝着服务专业的方向发展,切实提高学有余力的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职业教育的含金量。四是在学生工作层面从严管理,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制度。五是加强创业教育。配合全民创业活动,充分利用大学生科技创新孵化园的优惠、扶持政策,大力推动大学生创业。

(二)唤醒教师主体意识,塑造良好职业道德

加强师德教育。树立教师正确的职业观和幸福观,高职教师应视搞好专业技术教学就是自己的天职,要有一种职业敬畏心态;学生的成功就是教师的最大幸福。一名高职教师一辈子的最大收获就在于桃李满天下,在于真正帮助自己的学生成功就业和卓有成效的创业。强化师德考核,特别是教学过程中的育人考核。针对学情变化,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研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教育者进行积极唤醒,激发快乐学习的体验。唤醒学生内心的快乐感受,激发他们在学业过程中产生快乐体验,实现高职学生快乐学习。[1]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是唤醒学生良好情绪的核心。学生能否进行高效而持久地学习,取决于是否具有积极的情绪。只有学生自己愿意去学习,他学习的积极情绪才能铺展开来,这一点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得到论证的。[2]教师要不断加强课堂教学反思,造就现代魅力课堂。[3]双师素质,一师多能。国内外的教育实践反复证明,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和提升高职教师素质的关键所在。[4]推动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教师一师多能,培养双师素质。鼓励专任教师在授课之外,担任学生的班主任、职业导师、德育导师、社团指导教师等。对学生在课内、课外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搭建师生互动平台,融洽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情感。

(三)唤醒学校管理者主体意识,巩固教学中心地位,实现教育本质回归

一是要抓本务实,树立质量为先的理念。必须坚持育人为根本、师生为主体,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切忌好大喜功,急功近利,追求外在的华丽,失去育人的本质。一切工作都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根本出发去设计,以教学为中心去开展工作,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回归教育育人的本质。二是完善教师管理制度,重视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管理和使用,充实教学一线,确保职业教学的中心地位。三是完善教师的考核评价标准。突出教学质量的考核,使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收入挂钩。同时,用发展性的眼光评价教师。[5]四是增强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效益。

(四)唤醒行业企业主体意识,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共育

增强产业吸引力。企业、职业对潜在的人力的吸引需进一步增强。加强产业宣传,优化产业环境,改善用工条件。加强行业对高职教育的指导作用。行业要积极参与高职院校的各级校企合作建设委员会,并对其进行指导,以利于行业的发展。推行现代学徒制。实践证明,现代学徒制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有利于企业选择到合适的人才,对校企双方是一种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就业准入制度一旦放松,职业资格证书将成为一张废纸,技能人才和不具备该技能人才将难以区分,用工的“柠檬市场”[6]将出现,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增加用人企业的用人成本。

(五)唤醒政府部门主体意识,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

政府首先应切实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在各类型教育中确保其优势地位。一是经费投入要到位,兑现生均拨款承诺;二是打通高职教育的“立交桥”,向下衔接中职教育,向上扩大升学渠道。支持少数优秀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院校。三是出台高职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包括给予企业的校企合作优惠政策、顶岗实习保障政策等。其次,下放权力,鼓励高职院校自主发展。自主招生,依据区域产业结构设置和调整专业的权力,与社会机构、行业企业联合办学的权力等。鼓励高职院校同质竞争、差异发展,优胜劣汰。再次,加强政策引导和舆论宣传,切实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提高生源质量,吸引更多的高中毕业生就读职业教育。要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沟通,规划实施融于普通教育中的职业启蒙教育[7]。此外,政府应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机会,支持高职院校走出去,扩大高职教育在国内、国际影响力。

三、结语

高职教育发展到目前的阶段,教育各主体方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只有对各主体方进行主体意识唤醒,在更高的层面实现高职教育“五位一体”的整体和全局意识,并切实落实各主体自身的主体意识,使之构成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优势互补、缺一不可的高职教育的根基。此外,这种整体和全局意识应在整个高职教育过程中得到全面唤醒,而绝不能停留在一个或几个单一的领域,更不能只停留在高职教育管理者一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提供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并为社会所认可、所接受,而最终成为推进社会进步的有生力量。

[1]杜宏静.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高职学生“快乐学业”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8):143-144.

[2]王英哲.浅谈高职教学中如何运用情绪唤醒方式及策略[J].交流探讨,2012(9):218-219.

[3]姚文平,史明艳.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意识的缺失与重塑[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6):19-21.

[4]杨林生.教育行动研究与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J].教育评论,2008(2):47-50.

[5]陈强,朱志海,陈刚.发展性评价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教师考核评价机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4(3):15-18.

[6]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24-25.

[7]陈鹏.职业启蒙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之根[N].中国教育报,2015-6-25(9).

猜你喜欢

主体院校人才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