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性采访的法制探究

2016-03-01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2期
关键词:底线竞争法律

汪 洋 梓 楠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隐性采访的法制探究

汪洋 梓楠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摘 要:随着新闻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隐性采访被越来越多运用到调查报道中。可是,用这种方式获得的新闻,却屡屡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本文以2015年“南昌替考事件”为例,分析了这种方式为何备受广大媒体和观众的青睐。隐性采访究竟有何特殊性,它的底线又在何处。

关键词:隐性采访;法律;竞争;底线

2015年6月,有记者曝光南昌十中存在高考替考行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记者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伪装成“枪手”参与了整个事件。

1 隐性采访备受青睐的原因

隐性采访是指记者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隐瞒自身的身份,通过偷拍、偷录等方式,获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当前,不论是受众还是媒体,都已经充分认识到隐性采访强大的威慑力。各类媒体对其的运用日益增多,观众对此也尤为热衷。

究其原因,首先,真实性是所有受众对新闻的共同期盼。隐性采访获取的新闻是对虚假新闻的背叛,所以受众特别喜爱。记者可以方便直接地了解社会的阴暗面,将其曝光在阳光下。面对直接采访中各式各样的阻拦,隐性采访使更多的社会情况可以被真实反映。以本案为例,如果不是记者采用隐性采访,人们很难直接接触到替考团伙的内部情况。事件曝光在后,有关部门即刻采取行动,让违法犯罪团伙无路可逃。面对侵害自身利益的人或事时,真实有效的反应和迅速的处理可谓大快人心。

其次,在新闻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很多栏目不得不通过运用此手段来保证节目收视率。弗洛伊德曾经说过,偷窥的欲望就像人类普遍存在的“墨镜效应”的社会心理,人人都希望自己带着墨镜,躲在后面观看他人,满足作为“看客”的心里窥私欲。隐性采访恰巧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将以往观众看不见、摸不到的事件完整真实地呈现在他们面前,以此获得观众认可。

2 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

从2003年的“沈阳白玫瑰事件”到2007年的“茶水发炎事件”,人们从单纯地为隐性采访挖掘事情真相而叫好,逐渐变成开始理性思考。“南昌替考事件”将“隐性采访”再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首先,我们来看隐性采访这种行为是否合法。目前,关于隐性采访我国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对其做出约束和判定。但在隐性采访中,必须使用的偷拍偷录方式一旦使用不当,便会很容易逾越法律的底线。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隐性采访中偷拍偷录是不可避免的,究竟拍到什么程度叫合适,究竟使用何种器材会被列为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法律都没有给出明确界限。这也就导致隐性采访一直游走在法律边缘。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事件的特殊性。该案中记者不仅仅是采访者,更是参与者。实际上从2014年11月起,记者就通过电话、网络等手段与团伙中一成员取得联系,并被发展为其“下线”。也就是说从那时起,记者就知道将有替考行为的发生,但其并没有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而是继续在团伙中潜伏并参与其中。此种情况是否存在引诱当事人犯罪的行为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记者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途径获取新闻,不得采取非法和不道德的手段进行采访报道。基于此,当事记者的替考行为确实违反了相关规定。当我们结合主观目的和客观行为时,便很难说明,此行为是否真的违法。

3 把握尺度合理利用

尽管隐性采访有上述种种好处,但我们必须要认识到,隐性采访有其特殊性,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度,新闻行业的竞争不应以迎合大众为其第一准则。由于目前隐性采访是以抨击社会不良现象为主,所以现行的采访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被人们认可的。可是,我们不能任由其肆意发展,更不能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利用这种手段。2007年某栏目播出了北京市某早点铺出售“纸馅包子”。事情发生后,北京工商、食品安全部门连同警方进行全力核查,最后发现该报道是一则虚假新闻。事实上是栏目编导以喂狗为由,要求包子铺老板将浸泡后的纸箱板剁碎掺入肉馅,制作了“纸馅包子”。编导等人用偷拍的方式将“纸馅包子”的制作过程拍摄下来,后期通过画面剪辑、虚假配音等方法,制作出该条假新闻。新闻记者是有影响力的社会人群,这种影响力与他们对社会的责任紧密相联。且不说这则新闻给这家包子铺带来了多大打击,在食品安全问题如此严重的今天,媒体发出这样不负责任的言论,无疑是对这类问题的雪上加霜。

综上所述,虽然隐性采访是媒体的杀手锏,但媒体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三思而后行,严格遵守法律,把握好尺度,切不可滥用。

参考文献:

[1]顾理平.新闻传播法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余莉丽.隐性采访中媒体的道德缺失与重建[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3]郭镇之.假暗访引发的真教训——简析“纸馅包子”案[J].新闻战线,2007(10).

[4]赵平,肖桦.对“隐性采访迷恋”的反思[J].新闻世界,2010(1).

作者简介:汪洋梓楠(1995-),女,安徽安庆人,本科,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导。

猜你喜欢

底线竞争法律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真相与底线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感谢竞争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守住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
底线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