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南州“十二五”改革发展十大亮点

2016-02-29刘斌

当代贵州 2016年1期
关键词:都匀黔南黔南州

刘斌

“十二五”期间,黔南州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和“一圈两翼”发展三大战略,大力弘扬“追赶、领先、跨越”的新时期黔南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改革发展呈现出十大亮点:

坚守“两条底线”,农业结构调整走在全省前列。

2011年5月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黔南州贵定县甘溪林场实地考察生态建设保护情况,提出了“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示。“十二五”期间,黔南州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坚守“两条底线”,完成工程造林282.27万亩,比“十一五”时期增长31%,森林覆盖率从50%提升至55.5%,被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推选为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十二五”期间,黔南着眼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集中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全州农业逐渐由传统发展方式步入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化农业发展路子。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指出:“黔南州的农业结构调整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为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创造了农业产业化的经验和路子,是黔南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为全省作出的重大贡献。”黔南的“185工程”量化了农业结构调整,使农业向精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省委、省政府为此在黔南召开了全省“185”农业结构调整现场会。通过实施“185工程”,农作物由亩销售收入“185”到人均收入“185”,农业增加值从70.13亿元增加到165亿元,年均增长6.2%。“185工程”和农业园区成为黔南州“十二五”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和标杆,这一经验与做法在全省得到推广,为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创造了农业产业化的经验和路子。

实施“一圈两翼”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增比进位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十二五”期间,黔南州深入实施“一圈两翼”区域发展规划,旨在以差别化错位发展为手段,以协调发展为目标,大力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突破。在此期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经济发展综合测评排名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8%。

“一圈”是指“大都匀”龙头经济圈,含都匀、都匀经济开发区、独山、福泉、瓮安及昌明;“南翼”指三都、荔波、平塘、罗甸等南部生态文明示范区经济板块;“北翼”指贵定、龙里、惠水、长顺四个县环贵阳产业经济带。通过做大都匀经济圈总量和加快发展速度,实现以“大都匀”为龙头的经济圈核心重点突破,带动南北两翼发展。

全力消除绝对贫困,脱贫攻坚工作跑出“加速度”。

黔南州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脱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十二五”期间,共争取扶贫资金19余亿元,贫困村从1109个减少到836个,贫困人口从127.72万人减少到68.42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9%;5个县、103个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建设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78个,安置移民18448户83108人,建成房屋9468套987004平方米,完成搬迁6204户27317人。探索出财政扶贫资金种养业“一借双贴”新机制,三都县“产业化扶贫、集团帮扶、山地高效农业、乡村旅游”四位一体的扶贫模式和长顺县“一业为主、多品共生、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山区扶贫开发模式,得到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扶贫办的充分肯定。

在全省率先实施乡镇区划调整,为跨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深化改革方面,黔南州大胆探索,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了乡镇区划调整工作。“十二五”期间,全州238个乡镇撤并为104个,乡镇平均面积从110平方公里增至250平方公里,平均人口从1.8万人左右增至4万人左右,乡镇统筹区域发展能力不断加强,创造了“镇园合一”的“黔南经验”,乡镇自主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积极性空前高涨。

全力打造“国茶”文化品牌,都匀毛尖“引领黔茶出山”。

被赋予“引领黔茶出山”重任的都匀毛尖茶,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称赞,并指示都匀把毛尖品牌打出去。同年7月1日,《黔南州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正式实施,是继福建后全国第二个促进茶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成功举办贵州茶产业发展大会暨都匀毛尖世博名茶百年品牌推介活动,制作“都匀毛尖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百年马尾绣纪念徽章”,并获颁吉尼斯纪录证书。“十二五”期末,全州建成都匀毛尖茶园基地近150万亩,发展茶叶企业400多家,茶业从业人员30万人,年实现茶产值14.82亿元,都匀毛尖“国茶”文化品牌深入人心,品牌价值评估达到181亿元。

探索形成“5531”模式,助推社会治理持续向好。

“5531”工程是黔南州不断探索形成的社会治理模式,指坚持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基层基础、民生保障、生态保护“五位一体”统一抓,整合党委、政府、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五种力量”合力抓,最大程度地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精神、生理“三个层面”的需求,始终贯穿做好群众工作“一条红线”,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全面深入实施“5531工程”,黔南公共安全体系逐步完善,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维护群众利益满意率、干部作风改进认可率、反腐败工作满意率均位列全省前列,“生态之州,幸福黔南”正成为现实。

城镇化建设迈出大步子,“大都匀”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十二五”期间,黔南州按照“做强都匀、做大县城、做精乡镇、做美村庄”的思路,加快形成以“大都匀”为核心的格局。“十二五”期间,都匀市成为全省唯一、西部第三的2015年度中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市,入围“2015年度中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榜单、荣膺“中国宜居城镇”称号。“大都匀”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化率从35.82%提高到46.5%,城镇建成区面积增加58平方公里。

“十二五”期间,都匀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以城为主、产业支撑、产城融合”工作目标,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强区两大重点,通过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双拉动”,用城市综合体理念打造城市板块经济,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区域功能完备的产城互动型现代城市,确保都匀经济开发区成为未来引领全州经济、政治、文化、金融发展的火车头,一座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新城区正在形成。

以荔波“全域旅游”为龙头,黔南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十二五”期间,黔南州把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以一年两届旅发大会为平台,以荔波“全域旅游”为龙头,着力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全力促进旅游业与中医药和大健康等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着力打造极具核心竞争力的荔波“世界喀斯特自然遗产地”、三都创建“中国水族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平塘“国际天文科普示范区”等旅游名片,力争把黔南南部建设成为“国际原生态旅游区”“国际休闲度假、山地户外运动与养生养老旅游基地”,旅游总收入从168.19亿元增加到425亿元,年均增长25.94%。

世界最大口径天文望远镜落户平塘,催生新时期黔南精神。

2011年3月,世界最大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在平塘正式开工建设,使平塘一跃成为世界科普中心。2014年7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在视察平塘天文射电望远镜时强调,大射电望远镜建设创造了“追赶、跨越、领先”的FAST精神,黔南和全省都要弘扬这样的科学精神,加快同步小康步伐。2015年4月,黔南州确立“追赶·领先·跨越”的黔南精神,以“精神势能”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以“背篼干部”为引领,服务群众水平迈上新台阶。

黔南州发扬首创精神,集中火力,有的放矢向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发起总攻,“十二五”期间,涌现出“背篼干部”“伙计干部”“快递干部”这样的优秀先进群体。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长顺县“背篼干部”被中央媒体称作“贵州精神高地的太阳花”;荔波县“伙计干部”将党员服务与群众情感完美融合;龙里县“快递干部”实现群众困难和诉求“零遗漏”。“三个干部”搭建稳固民心桥,受到广大群众的由衷称赞,得到了中央、省委的充分肯定。(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都匀黔南黔南州
春日花田映红颜
绿色贵州引客来
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研究
黔南州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赴黔南州农业产业发展协会交流工作
都匀市老干部争当义务宣传员
都匀 向春节返乡人员送温暖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
绘就“大都匀”画卷
黔南州各县认真贯彻落实州离退休干部工作会议精神
都匀市老干部心系都匀的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