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型的真相与谎言

2016-02-29

科学家 2015年1期
关键词:凝块AB型O型

当我们谈到血型时,就仿佛在谈论一个类似星座一样神乎其神、玄之又玄的话题,而很少有人会把它和一个科学命题联系起来。

对于血型与性格,血型与爱情,血型与命运……坊间流传的种种微妙解释总是让追赶时髦的年轻一族乐此不疲。2005年上映的韩语电影《我的B型男友》中,一个在感情里随心所欲、玩世不恭的B型血男孩和一个深爱他、性格懦弱的A型血女孩之间发生了一段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这部后来被少男少女们奉为“血型爱情宝典”的影片,因为迎合了当时流行的“血型性格说”,票房成绩也是十分惊人。

用血型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究竟有无科学道理?至今科学家们也无法给出明确答案。而现实生活中,依靠血型来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已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此外还有依靠血型来决定饮食、减肥、职业等说法。那么,这些五花八门的解释到底有多少可信度?关于血型,从科学的视角,我们又能了解些什么?

发现血型

血型之所以带给人们类似星座的神秘感,部分是因为今天关于它的科学研究还不够完善。尽管血液是个古老的医学问题,但人们关于它的知识累积也不过是从哈维提出“血液循环学说”之后的几百年。血型的发现就更晚了,最多能追溯到19世纪。因为那时候有少数医生开始尝试一种救治濒危病人的办法——输血。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为一个失血过多的病人输血可以挽救他的生命。但是,在人类科学地认识血液之前,将一个人的血液输进另一个人体内只是一个疯狂幻想罢了。在欧洲,中世纪末期最早流传着“输血治疗百病,甚至包括精神错乱”,尽管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到17世纪,有人大胆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一名法国医生将牛的血液注射进一个疯子体内,后者随即开始出汗、呕吐。在第二次接受输血后该患者死亡。

这起有记录的惨烈事故让输血成为此后150多年里医生们不敢触碰的手术。直到1817年,一位名叫布伦德尔(James Blundell)的英国医生再次启用这个方法。布伦德尔曾看见许多女性在分娩时因出血过多而死亡。他忍不住去想,产妇可能会因为输血而保住性命。

经过一番研究,布伦德尔怀疑,历史上的输血事故之所以失败,是由于输了“畜生的血”,他得出结论:“不同物种的血液相差甚远”。然而,当布伦德尔为10个病人做了输血手术后,只有4人存活下来。

布伦德尔认为只应该给人输人血是正确的。但他不知道血液的另一个重要事实:只应该给人输某些人的血。而几十年后一个简单的实验过程让世人发现了血液的类型。进行这个实验的人是奥地利生理学家兰德斯泰纳(Karl Landsteiner)。

布伦德尔的失败留给科学家们的线索是“血液混合后的凝块”:把不同人的血液在试管里混合的时候,可以看到有的红细胞粘连在了一起。但由于实验血液通常来自病患,科学家们便将“凝块”视为某种病理症状。而兰德斯泰纳则有不同看法,他想看看健康人的血液是不是会凝块。结果他发现,血液凝块和人体是否健康没有关系,而且只有将某些人的血液混合才会出现凝块。测试完所有的排列组合以后,他将血液样本分为三组,分别命名为A型、B型和C型(后更名为O型,几年后他的学生发现AB型),并得出一条规律:A型与B型只有在与C型或与自身相同的血型混合时,才不会出现凝块。

至此,尽管血型被发现了,但是兰德斯泰纳并不知道,将血液区分开的因素究竟是什么。

“造房子”

“凝块”正是输血中潜在的危险之一。以A型血为例,如果医生错误地将B型血输入病人体内,产生的大量凝块会扰乱病人的循环系统,导致出血、呼吸不畅,甚至死亡。在兰德斯泰纳之后,随着医学的发展,科学家发现每种血型的红细胞表面都有不同的分子。细胞会分成两个阶段构建这些分子,就像“房子的两层”,第一层叫H抗原,第二层叫A抗原或B抗原。A型与B型的区别就在于第二层抗原的不同,而O型血只修建了第一层H抗原,就没有再动工了。

每个人的免疫系统都认得自己的血型。然而,如果接受了其他血型的输血,人的免疫系统就会奋起回击,把输进来的血当成侵略者。这条规律的例外者是O型血,它只有H抗原,而H抗原其他类型的血也有。对一个A型或B型血的人来说,O型血的红细胞看起来似曾相识,就不会被当成入侵者。这使得O型血的人可以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输血,被称为“万能输血者”;而AB型因为同时具备ABO三种血型的全部抗原,因此被称为“万能受血者”。

兰德斯泰纳的发现为安全、大规模的输血手术开辟了道路,即便在今天,血库里也将他的实验方法作为快速检测血型的一种可靠办法。

20世纪,美国科学家莱文(Philip Levine)发现了另一种将血液分类的方法,依据是否含有Rh抗原(也称“恒河猴因子”,这种抗原最初在恒河猴的红细胞中发现)。每个人的红细胞上只可能有或没有Rh因子,通常会与ABO结合起来,医院血型检查一般也只有这两项指标,例如,一位血液是AB型同时是Rh阳性的人,其血型可以简写为AB+(有Rh抗原)。

Rh系统在输血中也有限制作用,Rh为阴性的人比如A-的人,只能接受O-或A-的血液。因此严格地说,O-才是真正的“万能输血型”,AB+是真正的“万能受血型”。不过大量的异型输血仍然会有副作用(比如溶血反应),因此在可能情况下,输同型的血液比较理想。

在一些医疗事故中,因Rh而引起的最典型的就是“孕产”问题。当一名Rh-的母亲怀有一个Rh+的婴儿,在第一胎时,母子相安无事;但第二胎若还是Rh+的胎儿,就可能出现溶血症。虽然这不一定发生,但如果婴儿有A或B抗原而母亲没有则机会较大。Rh不配合会引起流产或母亲死亡。以前多以输血救治刚出生的婴儿。现在一般会在24小时内注射Anti-D。每位Rh-血型孕妇的婴儿的血型都要找出,如果是Rh+的话,母亲便要注射Anti-D。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不断发现了一些新的稀有血型。例如只能接受相同血型输血的孟买血型,他们的红细胞既没有A、B抗原,也没有基础的H抗原。此外还有特殊的P型血。稀有血型者常面临的问题是,当急需输血救治时,找不到捐献者。endprint

当血型遇上基因

20世纪遗传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生物世界更细微的奥秘打开了一扇大门。如今科学家已经知道人体细胞携带的部分抗原,可以通过基因遗传给下一代,这条规律也将血液包含在内。而在血液中,抗原的种类决定了你是什么血型。

既然血液中的抗原是从父母身上遗传而来的,那么如果你还没检测过自己的血型,你父母的血型就具有很高的参考性。一般情况下,如果父母双方均为O型血,子女必然是O型;如果父母有一方是AB型血,子女不可能是O型;A型和O型血的父母不可能生育B型或AB型血的子女,B型和O型血的父母不可能生育A型或AB型血的子女。而在Rh问题上,Rh均为阴性的父母不可能生育Rh阳性的子女。

血型的基因遗传特性,造成了不同血型在地域、种族、国家间的分布比例差异。在世界上,B基因是ABO血型系统中最少的,只有16%的人口,分布最多的地方是在亚洲中部,其次是非洲;A基因约占21%,分布比较分散;至于O型血则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约占63%的人口。

在一些特殊的历史时期,血型也为“种族优劣论”提供了”有力根据”。20世纪30年代,德国纳粹宣扬“日耳曼人血统是高贵的血统”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由于欧洲人中B型血普遍较少,而这种血型以亚洲人居多,犹太人也占很大比例。而所谓“纯种德国人”多是A型血或O型血,纳粹分子试图以此来鼓吹德国人优于犹太人,当然这种学说在二战结束后就销声匿迹了。

不同的血型并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人类学家通过对猿猴和猩猩的研究发现,人类的血型大约和人从动物进化而来的历史一样古老,而且血型的演化也是存在的。在某些演化中,基因突变改变了ABO基因,将A型血变为B型。科学家发现,在人类的个案当中,已多次出现基因突变阻止ABO蛋白在H抗原上修建第二层。这些突变纷纷将A型血或B型血变为O型。换句话说,你的血型可能也不会一成不变。

然而,到这里有些人会问,既然没有优劣之分,那么人类为什么要演化出血型,A型血和B型血为何要“费力”在第一层楼房上再修建一层?难道在漫长的历史中,血型的进化没有任何生物学上的意义吗?答案也不尽然。一些医学研究认为,血型存在的理由可能在于“不同血型可以保护我们免受不同的疾病”。

研究者们最先开始注意到血型和不同疾病之间的联系是在20世纪中叶,他们在血型和病毒感染、癌症等一系列疾病之间发现许多联系。比如A型血的人,患上胰腺癌、白血病的几率较高,也更容易染上天花、心脏疾病和严重的疟疾。而其他血型的人则必须面对更容易患上其他疾病的风险。例如,O型血的人更容易得溃疡和跟腱撕裂。

以疟疾为例,多伦多的科学家们研究表明,如果血细胞是O型,则免疫细胞在识别受感染的血细胞时就更容易。更令人费解的是,血型还会影响与血液无关的疾病,比如引起人们腹泻的诺如病毒,不同血型能影响人们受该病毒特定菌株感染的风险。

或许,这些生物学特点,是血型存在的特殊意义之一吧,当然血型的意义远非这么简单,还需要科学的不断进步才能揭开它的全部面纱。

真相还是谎言?

了解血型的真实信息后,让我们来看看那些坊间盛传的“血型学说”吧,究竟它们经不经得起推敲呢?

血型性格说

O型人热爱生活,重视力量;A型人重视外界反映,是完美主义者;B型人我行我素,兴趣广泛;AB型人一心二用,自由奔放。这是当下血型性格说的标准定论。提出这一理论的“始作俑者”是日本人古川竹二,他本人既非医学家,也没做过相关研究。

我们知道性格是指人的一贯的、稳定的思维与行为特征。要量化这些主观特征并不容易,科学家们最常用的方法是调查问卷,通过问卷的结果来分析受试者的性格。但已有的调查研究均无法对血型与性格关系得出一致结论。

血型饮食说

1996年,一本名为《不同血型,不同饮食》的书出版后畅销全世界。书中提出,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血型吃东西。它高举的依据是一位人类学家的观点:O型血在原始采猎社会时出现,A型血出现在农业兴起后,而B型血则出现在喜马拉雅高原地区,AB型血则是A型血和B型血的现代融合。依照这些设想,基于农业的A型血人应该是素食主义者。有远古猎人遗传的O型血人,则应该吃肉类丰富的饮食,同时避免谷物和奶制品。

研究者发现,奉行某些饮食方式确实可以给人带来一些好处。然而,陷阱就在于这与人的血型无关。如果你是O型血,你从所谓的A型血饮食中得到的好处,和A型血的人完全一样,因为任何人都很可能从素食为主的饮食中受益。同样,饮食中富含奶制品对任何人都不健康,不管是什么血型。

蚊子最爱的血型?

嗡嗡嗡,咬谁呢?20世纪70年代流传至今的“蚊子最爱O型血”早已被众多科学实验所击倒。蚊子的确要吸血,但吸引蚊子的可不只是血,只要你在呼吸、出汗或是散发热量,蚊子就会找到你。

在这众多诱惑中,最重要的是你呼出的二氧化碳,这是蚊子找到你的主要线索。值得注意的是,吸引蚊子的不是单纯的二氧化碳,而是二氧化碳的气流,通过辨别气流方向,蚊子才能锁定目标。endprint

猜你喜欢

凝块AB型O型
杜洛克公猪精液中微凝块对保存效果的影响
蚊子爱叮O型血的人?
The application of radioactivity 放射的用途
动物血型有哪些
AB型离子晶体结构的几何因素
XLNO型低温脱除氧化亚氮催化剂性能研究
超声“钻头” 可打破血液凝块
O/O型未定式极限的求法总结
浅谈O型橡胶密封圈的装配与拆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