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晓龙、王刚忆“年味儿” 妈妈做的红烧肉、5块压岁钱

2016-02-28张琳

北广人物 2016年6期
关键词:豆沙包雪堆郑晓龙

张琳

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郑晓龙,成长在北京的一个军人家庭,当他提起儿时的春节记忆时坦言,“小时候过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准备年夜饭。过年期间吃的饭菜比平时丰盛、精致,而且家人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准备食材,全家上下热闹至极。尤其是大家一起包饺子,和面、擀皮,分工明确,边包边聊,其乐融融。”郑晓龙回忆起童年过春节的快乐时光,掩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说,“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大家要几个月才能吃一次饺子,因此,年三十儿吃饺子是一件‘有盼头儿的事;我最爱吃猪肉白菜馅儿的,最好猪肉多,白菜少,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油。”郑晓龙舌尖上的“年味儿”除了饺子,还有“妈妈做的红烧肉”。在那个年夜饭一定要自家做的年代,“妈妈和阿姨会一次性做好三五天的饭菜,单红烧肉就要做一大锅;那时候天气很冷,妈妈把做好的一大锅红烧肉放在厨房的角落里冷藏起来,我趁她不注意,就跑去偷吃。”郑晓龙至今仍记得“揭开锅盖以后,红烧肉面上那层被冻得白白的猪油。”提起妈妈,郑晓龙脸上浮现出令人暖心的笑容,“后来还是被妈妈发现了,她站在一旁警告我‘别用手拿。”在郑晓龙的味蕾记忆深处,令他难忘的还有豆沙包。“过年吃的豆沙包不一样,红豆要去皮做馅儿。首先,红豆要先用水浸泡一夜,然后把红豆煮烂;再用一张纱布将煮烂后的红豆包好,最后握住纱布用力挤,这样过滤出来的红豆沙就非常细腻……那时候的春节真是太快乐了!”

说起过大年,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刚有讲不完的故事。只不过,关于年味儿的故事和他在节目中讲过的历史掌故、新闻故事、都市传奇都不同,这些来自于他记忆深处的“珍宝”,字句知冷暖,言语有温度。王刚说,小时候日历簿上最渴望翻开的一页就是春节,每当春节临近,爸妈都会带着他和妹妹去市场买东西。男孩子有小刀小枪花花面具,女孩子则是清一色的扎花,富裕一点的光景,家长还会给孩子做身新衣裳。年三十要守岁,年初一要去长辈家拜年,无论去谁家都能收获一兜满满的瓜子和糖果。当然,最让王刚开心的就是收到压岁钱。1961年,父母给他包了一个大红包——五块钱的压岁钱,王刚怀揣这笔巨款,带领小伙伴们去买炮仗和灯笼等各色好玩的年货,成了孩子王。他笑着回忆道:“那年,小伙伴们都惦记我这五块压岁钱,我就领着大家去买鞭炮。我们买的是成串的小鞭炮,只有两厘米长。谁都舍不得一下子放完,而是拆开了,一个个扔着放。都放完了,我们还会去雪堆里捡那些没有炸响的,再把它们掰开来,点着里面的火药,我们管这叫作‘放滋花。此外,大家还会买一些灯笼,有纸的、玻璃的,里面插上一根小蜡烛,可美了。

除了嬉戏玩耍,伙食上的改善也是难得的福利。尤其在那些个物资紧张的年头,一道如今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也盛满了忆苦思甜的回忆。1960年春节,按当时的政策王刚家里可以分到一只鸡,只是一家四口人,每人配额只有半斤,所以一只年鸡不能超过两斤重。“那年我去负责买冰冻的白条鸡,我挑了一只1斤9两重的。到现在我还记得那只冻鸡的脖子很长,身子很瘦,腿也抻得很直,从爪子尖到头是个长条形状,就像棍子一样。回家路上,隔壁小男孩拿着木剑找我比画,我就拿鸡当武器,没想到‘咔嚓一声,鸡脖子砍断了,吓得我在雪堆里到处扒拉找鸡脖子。要知道,少了鸡脖子起码损失了二三两呢。”那些打上时代烙印的特殊记忆在王刚的表述中充满了趣味童真。

1986年的春节也让王刚很难忘,一切还得源于一次放爆竹的意外经历。那年王刚在央视主持春晚,没能和家人团聚,大年初一的晚上才回到位于沈阳军区话剧团的家中。为了再感受下过年的气氛,王刚从爆竹堆里挑了一个特别大的麻雷子(注:一种响声很大的炮仗)去院子里燃放。王刚面露愧色地说:“真没想到那个麻雷子装药量太大了,‘啪地一声炸开后,我被震得一屁股坐到雪堆上。有很多邻居出来大吼,‘谁放得这么响,我们家的玻璃都被震得哗啦哗啦的。吓得我赶紧躲到一个角落里藏着不敢吱声。我那时候都30多岁了,为这件事感到特别不好意思。”

猜你喜欢

豆沙包雪堆郑晓龙
贮藏时间对豆沙包水分迁移及食用品质的影响
诚实豆沙包
郑晓龙夫妇:斗出精彩,吵出恩爱
郑晓龙夫妇:斗出精彩,吵出恩爱
学雷锋
郑晓龙:成就我的不是甄嬛,也不是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