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环境下我国高校新闻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路径探究

2016-02-28胡婷婷李秋实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媒介受众融合

胡婷婷李秋实

(1吉林财经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2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媒介融合环境下我国高校新闻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路径探究

胡婷婷1李秋实2

(1吉林财经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2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给整个传媒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震撼,这种变化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重构。我国高校新闻教育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对发展路径的改革和探索有了更多的思考。

媒介融合;现状;困境;发展路径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受众接受需求的变化,传媒业随之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被传媒业认可,无论是学界的理论研究还是业界不断扩展的实践,都表明媒介融合已然形成一股强劲的风暴席卷整个传媒业。传媒格局的变化,对传媒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改变,这就对高校传媒专业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从业者应当具备的素质

(一)传媒能力多样化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型的立体传播模式取代了传统单一型的信息传播,各种媒体共同合作进行信息传播平台的建设,媒介融合的模式形成并在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具有新闻采写和编辑的技能,还要具有编辑、整合新闻素材的能力,以及对新闻二次加工和再度创作的能力,并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发布新闻。

(二)服务特色化,人才专业化

媒介融合时代下的传播具有海量化和碎片化的特征。给受众带来海量有效信息的同时,大量的垃圾信息也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受众的视野,受众在选择和判断方面难免会迷失方向,这就需要专业新闻工作者的指引。此外,也给新闻人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专业化的视角洞察、了解受众的需要和喜好,对良莠不齐的信息进行甄别、筛选、加工、整理,对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进行准确的记述,还要用专业的眼光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和评论。

(三)媒介素养的提高

从传统媒体主导传媒话语时期开始,媒体的“把关人”职能就在新闻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把符合群体规范的新闻信息投放到传播渠道中去。媒介融合后,经常出现“把关人”自身话语权越位的现象,被受众所知晓和认可的新闻工作者,他们在自媒体个人账号上针对热点事件所发表的言论,虽是个人观点,但受众会将此言论与其所代表的媒体联系起来,或者与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权威性联系起来。由此可见,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媒体工作者应具备较以往媒体工作者更高的媒介素养。

二、目前高校新闻教育的现状和困境

(一)现状

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不断加强,我国高校新闻院系更加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并把拓宽知识面作为专业培养的内容之一,与以往的新闻专业以政治素养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大为不同。在课程设置上,既包括一定的理论学习,也包括业务训练和专业技能,部分高校的新闻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加入了与现代新媒体技术相关的一些课程。这些培养方案的革新,有助于学生尽快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工作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人才的要求。

(二)困境

第一,培养目标不接地气。目前,我国高校新闻院系的人才培养目标还不够细致明确,普遍来讲,还是比较的宽泛,内容单调空洞,涵盖范围也不能覆盖所需,与当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媒介融合的时代发展不能够实现学界与业界同步,不符合新闻业的现实发展状况,是我国新闻教育目前面临的一大困境。

第二,培养方案不合理。中国高校的新闻院系对课程设置的调整和改革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但还是没有跟上媒介融合时代的发展步伐,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和多数学科一样,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所占比例较大,选修课程所占比例较小。大量必修课程占据了学生的主要学习时间,供学生自主选择的选修课程就退居在次要位置。另外,没有足够的选修课程,很难满足学生的兴趣选择,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师资力量不够平衡。目前,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师资队伍组成结构还存在结构单一的不合理之处。任课教师绝大多数为本专业的专任教师,他们理论知识丰富,但很多人没有媒体从业经验,不能以实践为依托进行理论教学。为了弥补此点不足,各高校也纷纷从业界聘请客座教授为学生讲授实践课程,丰富了教师队伍,也提高了学校和业界的交流与沟通。但是客座教授受本职工作限制,授课时间和课时数得不到有效保障。

三、高校新闻教育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发展路径

(一)按照市场需要,确立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

媒介融合带来的传媒变革,要求高校在培养目标的制定上,应把重视学生专业思辨能力和媒介融合意识及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将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化、可执行化。

(二)科学制定培养方案以满足媒介融合时代的需求

高校的新闻专业应调整传统课程设置,突破传统专业之间的鸿沟,强化为学生的专业实践提供支撑的培训课程,以适应媒介融合给传统新闻业带来的震动。在新闻专业必修课程之外,设置其他学科门类的通识选修课程,给学生更多的猎取知识的平台;将录音、拍摄、网络等技术类课程纳入新闻教学中,都是当务之急。

(三)学界走出去,业界请进来

高校的新闻院系应改变教育观念,把师资队伍建设按照人才培养需要进行优化,给原有的教师提供进修和媒体实践机会,进行知识重构和能力再生,建立媒介融合的思维观。同时,积极引进专家学者和资深媒体人进入课堂,把新鲜的实践经验与学生分享,让学生能够真正地了解新闻从业环境和工作实质。

我国的新闻教育实践已经走过了近百年,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成熟的新闻教育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所以,对新闻教育发展路径的探索必须不断深入。

G642

A

1674-8883(2016)20-0040-01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依托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媒介融合对新闻工作者的素质重构与高校新闻专业创新培养研究”

胡婷婷(1981—),女,吉林长春人,文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新媒体。李秋实(1980—),男,吉林长春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新闻理论。

猜你喜欢

媒介受众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用心感动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