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成都商报》的转型之路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转型

江 澜

(重庆大学 新闻学院,重庆  401331)



浅析《成都商报》的转型之路

江澜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重庆401331)

摘要:面对新媒体的颠覆性冲击和挑战,《成都商报》顺应时代趋势,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以先进技术为支撑,通过打造新媒体项目、扎根当地市场、提供区域性生活服务类资讯等举措,向互联网转型。

关键词:《成都商报》;转型;互联网思维

当今,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传统媒体正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作为四大传统媒体之一的报纸也不例外。据《2014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传统媒体广告市场整体增长仅6.4%,而报纸广告同比下降8.1%,6家报业上市公司中,有3家广告收入的跌幅超过两位数。据国家工商总局数据显示,在广告收入方面,报纸的市场份额从2006年的19.9%到2013年的10.05%,下降了近一半。[1]面对新媒体带来的种种冲击和挑战,传统媒体急需转型突围。

一、《成都商报》的转型突围

正式创刊于1994年1月1日的《成都商报》,是一张综合性城市市民生活日报,也是西部地区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主流媒体之一。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带来颠覆性冲击的背景下,《成都商报》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以先进技术为支撑,通过打造新媒体项目,确定了建设《成都商报》中央厨房式内容生产平台、推出“成都商报App”“谈资”和“悠哉”三大核心产品、通过内部构建微信(博)矩阵建设大数据和网络推广平台[2]等多项新媒体发展举措,来进行转型。

二、《成都商报》转型的具体分析

(一)媒体资源的合理分配

在新闻采编方面,《成都商报》打破常规,建立了中央厨房式的全媒体数字化采编中心。在数字采编上打通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五个要素,建立集约化、数字化采编流程,整合采编资源,做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多平台互动、多渠道融合、多级放大。而在报纸与新媒体的互动方面,《成都商报》也不只是简单地将其内容发布在微博、微信、App客户端上,而是合理进行分配。针对时效性强的新闻,《成都商报》会率先在其新媒体上进行发布,并在第二天的报纸刊登深度报道或评论。对于新闻价值小,但娱乐性、趣味性强,满足网友爱好的新闻内容,则只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或者App客户端上发布。

(二)多方位提供本地生活服务类资讯

作为一份区域性报纸,《成都商报》将其市场定为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地区,通过对本地受众提供生活服务类资讯,来尽可能地获得流量,增加与用户之间的黏度。

《成都商报》在2014年先后推出了“成都商报App”、“悠哉”、“谈资”三大客户端。“成都商报App”是《成都商报》的新闻客户端,定位于新型移动主流新闻媒体,力图打造一个权威、深度的信息发布平台。“悠哉”是《成都商报》打造的一个城市生活服务及活动的平台,提供日常生活的互联网解决方案。“谈资”则是《成都商报》推出的一款新型移动社交媒体,旨在原创和编辑在社交网络上进行病毒式传播的内容,使用户在社交圈或者生活圈中更有交谈的话题,这符合了成都市民爱喝茶聊天、追求休闲娱乐的生活习惯。

而《成都商报》的微信矩阵中不仅含有“成都出发”一类的旅游公众号,还涉及金融理财、健康医疗、幼儿教育、电影资讯、创业领域等领域,从而借此打造一个提供本地化生活服务的资讯平台。

(三)建设初级数据平台

要想更好地挖掘信息、利用信息,建立大数据的信息资源平台是关键。通过这个储存着海量信息与数据的平台,我们不仅能够开发数据新闻,更能够实现数据的分裂与重组,实现信息的智能化生产、匹配与传播,最终实现信息和数据的价值变现。[3]

通过多个客户端、多种活动平台,《成都商报》每天都在获取海量的用户行为数据。目前,《成都商报》已初步建立了以超过300万个用户数据为基础的初级数据平台,能够实现较为精准的客户信息挖掘以及广告投放。[4]不同于简单的由个人基本信息构成的数据,行为数据不仅随时都在更新、补充,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体现出用户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消费习惯等个人特征,从而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精准化的传播与服务。

(四)确立分享风险利益的互联网开放思维

自由、开放、平等、合作是互联网的基本特征。2015年5月,《成都商报》发布“成都商报M+战略”,以期联合全省的新媒体渠道、自媒体账号以及优秀企业,共同打造省内最具影响力的信息传播平台。同时,通过“M+”平台,过去只有《成都商报》的新媒体项目才能获得的资源支持,众多的合作伙伴也能享受到。

M+将包含三个主要的方面:“Media+”“Mobile+”和“Market+”。这分别代表了三大类资源的整合。其中,“Media+”代表四川省内众多新媒体的集合,形成强大的新媒体传播矩阵。“Mobile+”代表成都商报集合四川最具影响力、最具活力的自媒体,搭建平台,抱团发展。同时,充分利用众包优势,与优秀的自媒体人合作,共享自媒体传播的商业红利。“Market+”代表四川本地500家最优秀的企业,覆盖地产、汽车、家居、健康、教育、旅游等数十行业。随着“M+”内涵的逐渐完善和深化,《成都商报》与四川其他媒体、企业将共同处于一个商业生态圈,共同分享利益与风险,也更能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

三、结语

在《成都商报》积极探索转型的路上,我们能看见许多闪光之处。《成都商报》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以先进技术为支撑,通过打造新媒体项目、扎根当地市场、提供区域性生活服务类资讯来进行转型。然而,任何传统媒体向互联网的转型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至少五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可能见到大的成效。无疑,要想全面转型,《成都商报》未来的道路还有很长。

参考文献:

[1] 许可.融合背景下传媒跨界发展新模式[J].声屏世界,2015 (02):42.

[2] 王楠.2015开年成都商报系新媒体双喜临门[N].成都商报,2015-02-19.

[3] 郭全中.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转型的关键[J].中国记者,2013(07):7.

[4] 打造全媒体数字采编中心 建设“谈资”“悠哉”两大新媒体平台[N].成都商报,2014-09-30(5).

中图分类号:G21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1-0348-01

猜你喜欢

互联网思维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安凯转型生意经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浅析移动互联语境下中小成本电影去中心化的创作趋向
论述互联网思维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