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镇街区域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全覆盖

2016-02-27江苏省镇江市总工会王照龙

工会信息 2016年28期
关键词:建会镇江市小微

□ 江苏省镇江市总工会 王照龙

推进镇街区域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全覆盖

□ 江苏省镇江市总工会 王照龙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进一步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由企业层面向镇、街道区域推进,近期,镇江市总工会民主管理部对镇江市7个辖市区的54个镇、街道区域劳动关系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如下分析和建议——

镇、街道区域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企业数量较少。近几年来,随着全民创业热潮的涌现,镇、街道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本次调查所涉及的54个镇、街道共有7346家企业,平均每个镇、街道拥有企业数136家,但规模以小微企业为主,其中百人以下的小微企业达到6727家,占到所有企业数量的91.6%。

职工队伍总量较大但分散在小微企业。镇、街道企业用工规模不断扩大,本次调查的7346家企业共有职工313439人,从职工人数分布来看,多分布在面广量大的小微企业中,平均每个企业职工为43人,54个镇、街道企业中百人以上的只有619家。

职工入会率较高但独立建会企业数较少。随着工会组建力度的加大,职工加入工会的比例不断提高,313439职工中有294446人加入工会,入会率达到93.9%。依照工会法规定,25人以上企业可独立建立工会, 7346家企业中有2589家独立建立工会组织,所占比例为35.2%,其余25人以下小微企业一般被吸纳到村(社区)联合工会中。

镇、街道区域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取得的成效

江苏省镇江市总工会召开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座谈会

镇江市从2005年开始在全市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工作,通过10年的创建推进,全市各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已超过1700家,从本次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分布在54个镇、街道的省、市、辖市区、镇、街道各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1186家,其中获得江苏省、镇江市、辖市区、镇街道四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数量分别有20家、286家、556家和325家。调查显示,在推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中,镇、街道的协调劳动关系制度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54个镇、街道中,52个镇、街道成立了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51个建立了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机构,52个建立了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创建,有效地推动了镇、街道区域企业保障职工切身利益水平的持续改进和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逐步提高。调查显示,企业主动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不断提高,共有5436家企业与278737位职工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占企业总数的74%,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数已达到88.9%的比例。

职工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提高。调查显示,镇、街道企业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的比例不断提高,其中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五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的企业数量达到4625家,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总数达到233249人,占职工总数比率达到74.4%。

职工工资水平通过集体协商逐步提高。通过多年推进,职工工资调整通过集体协商方式确定的比例不断提高,调查发现,共有2454家建会企业通过集体协商签订了工资集体协商协议,覆盖面达独立建会企业数的94.8%,其余未独立建会的小微企业也基本被行业、区域工资集体协商协议所覆盖,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职工生活保障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活动是企业工会的一项重要职能,调查显示,镇街道已有1942家独立建会企业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所占比例达到75%,在进一步提高职工的保障水平上,有988家建会企业为76275位职工办理了互助互济保障,每年缴纳30-50元,一旦患大病、住院或发生意外伤害,最多可得到16800元的赔付,为职工增加了一道保障线。

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逐步健全。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有效的制度,从调查来看,已有2056家建会企业建立了职代会制度,占独立建会企业数的79.4%,1964家建会企业建立了厂务公开制度,所占比例达到75.9%。

企业职工文化活动开展面逐步提高。开展职工业余文化活动有助于提高职工的活力,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工作积极性,调查显示,共有1880家建会企业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占独立建会企业数的72.6%。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逐步健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企业内部化解劳资矛盾的有效机构,从调查看,已有2404家建会企业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所占比例达到92.3%。企业劳调委在调处劳资矛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些劳资矛盾不出围墙得到妥善解决。

镇、街道区域和谐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

镇江市镇、街道区域企业和谐劳动关系虽然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对照中共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要求,对照《江苏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价标准》,在职工的权益保障落实上,还存在薄弱环节,一些与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主要表现在:

企业欠薪情况依然存在,职工劳动报酬权受到侵害。从调查看,2015年共有分布在5个辖市区的10个镇、街道的79家企业发生欠薪事件,欠薪职工总量达到6644人,所欠薪总额达8142.8万元,人均欠薪额1.23万元,其中扬中的2个镇、街道的企业欠薪职工数均超过千人、欠薪额超过1000万元,镇江新区的1个街道欠薪额也超过了1000万元。

企业破产歇业成批关闭,职工再就业不容忽视。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发生破产歇业关闭的情况时有发生。调查显示,2015年共有涉及5个辖市区的21家镇、街道的94家企业因经营不善而导致破产、歇业关闭,4127名职工失去工作岗位,其中丹阳、丹徒等辖市区因企业破产歇业关闭涉及到的职工超过1000人,失业职工的再就业如不能妥善解决,易给他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带来不安定因素。

企业公积金覆盖率低,职工不能享受应有的权利。相比于社会保险费“五险”缴纳的较高比率,镇、街道区域企业缴纳住房公积金——“一金”的职工只有64578人,所占比率只有20.2%,其中辖市缴纳率明显低于辖区,职工公积金覆盖面低的“瘸腿”现象,使多数职工未能享受应有的合法权益。

此外,镇、街道企业在实现职工劳动合同应签尽签、社会保险费应保尽保,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应建尽建实现全覆盖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一些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不安定因素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如影响职工生命健康的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 2015年有7个镇、街道的企业发生了12起重伤亡人事故。企业安排职工超时加班及未按规定支付加班费的现象依然存在,由此引发劳动争议,职工提请镇、街道劳动仲裁机构仲裁的案件达到11起。

上述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与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各地经济发展的形势有关,与各地所处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关。另一方面是与当前镇、街道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所占比例较低、标准较低现状有关。目前镇、街道区域各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覆盖面只占到独立建会企业比例的45.8%,占到全部企业比例的16%。上述调查发现的问题主要存在于小微企业中,成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薄弱环节,需要靠开展镇、街道区域整体创建来带动。同时已经达标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以低层次的居多。如在达标的1186家各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中,达到辖市区和镇、街道较低标准的有881家,所占比例达四分之三,这部分企业职工的各项权益保障水平还不高,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需要通过镇、街道区域整体创建来进一步提升质效,从而实现镇、街道区域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水平得到整体提高,促进企业稳定发展、职工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构建镇、街道区域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

镇江市的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在新形势、新要求下有必要在工作思路上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创建活动由推进百人以上规模企业为主转变为与小微企业创建两手同时抓,使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覆盖到尽可能多的企业;二是创建活动由推进企业开展为主转变为与镇、街道区域整体开展两手同时抓,使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惠及到尽可能多的职工;三是由推进企业和谐达标为主转变为与镇、街道区域整体达标两手同时抓,使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由点上开花发展到面上全覆盖。

进一步加强领导,突出党政主导的创建格局。构建区域和谐劳动关系,要按照中央“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企业和职工参与、法治保障”的要求形成良好的工作格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统揽全局,加强对构建区域和谐劳动关系工作的领导,健全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领导机制,把构建区域和谐劳动关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抓好总体部署,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强化激励约束机制,落实职能部门责任,推进区域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全面开展。

进一步创新载体,开展劳动关系和谐镇、街道创建。在镇江市前几年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建设的基础上,扩大区域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范围,从工业园区延伸到镇、街道,覆盖区域内的小微企业,推进“劳动关系和谐镇、街道”创建工作与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同步开展,相互促进,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创建格局。二是研究制定镇江市劳动关系和谐镇、街道达标标准,围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重点内容,确定区域创建达标具体内容和分值,既全面反映劳动关系各项工作内容,又有所侧重,突出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既具体明确,又简便易行,便于操作。三是实施劳动关系和谐镇、街道达标认证,对参加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的镇、街道,定期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纳入对镇、街道年度综合绩效考核目标中,对达到合格、示范标准的镇、街道由上级给予命名表彰。

进一步形成合力,着力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推进镇、街道区域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各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围绕各自职责,明确责任,分工协作。一是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要建立源头治理欠薪的长效机制,开展专项行动,不断提高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职工的保障水平。二是工会组织要加大企业独立建立工会组建率,发挥企业、村社区(联合)职代会作用,通过区域、行业、企业集体协商,不断提升集体协商的质效,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三是企业家协会、工商联要引导企业依法经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造物质条件。四是公积金管理部门要积极推进公积金扩面征缴,逐步扩大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五是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积极推进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努力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职工生命健康权。

进一步加大宣传,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的氛围。开展区域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是一项推动区域劳动关系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创新性工作,需要加大对活动的舆论宣传,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要对创建活动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报道,提高全社会的认同度、参与度和支持度,对开展创建活动的典型进行宣传,形成典型引路的示范带动作用,总结推广创建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引导各地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创建氛围。

猜你喜欢

建会镇江市小微
镇江市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小微课大应用
天津滨海新区探索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新路径
天津市总工会:“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推动建会入会提速
江苏省镇江市宜城小学
小榄美术家协会建会35周年作品展作品选登
昭通市总工会:推进百人以上企业和八大群体建会入会
小微企业借款人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