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日常生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影响

2016-02-27李继兵陈顺伟

学术论坛 2016年12期
关键词:价值观消费核心

李继兵,陈顺伟

论日常生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影响

李继兵,陈顺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最终目标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指导和规范人们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日常生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场域,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日常生活是以活动实践的方式存在的,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日常生活由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组成。日常生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日常消费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实基础,日常交往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载体平台和日常观念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思维图式。

日常生活;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日常观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日常生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根发芽”的现实土壤,具有清晰的层次性。日常消费活动从本质上是人的对象性的活动,代表着日常生活领域中的主客体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主体-客体”结构,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和客体对主体的满足,是日常生活的基础,它直接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是人生命延续的物质保障;日常交往活动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模式,代表着日常生活领域中的主体间关系,即一种互主体性或共主体性,是两个或数个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关联,反映的是“主体-主体”的结构,或者称之为“主体间性”,是人的社会属性根本体现,区别于动物;日常观念活动则既代表着日常生活领域中的主客体间关系,也代表着主体与主体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主体-客体”和“主体-主体”的结构。人能从事日常观念活动在某种意义上主要由于人是理性的动物、符号的动物、意向性的存在物或对象性的存在物,这与人的本质规定性或存在方式直接相关,即人的观念意识通过特定的媒介能作用于事物,也能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提供思维平台。

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三个组成部分既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各自发挥作用,又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和协同运转。日常消费活动是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只有满足人们肉体对于物质的需求,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了足够的物质支持,才能从事交往和观念活动。日常交往活动是日常消费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信息传递和交换的纽带与载体,日常消费活动虽然反映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但是人们在完成消费活动后,必然会把对消费的感受与其他人进行交流,获得更多的消费信息;同理,人们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除了书本的途径之外,在与他人交往中获取也是很重要的渠道。因此,通过日常交往活动,人们的日常消费和日常观念信息可以实现互通有无,提高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能力。日常观念活动是日常生活在思想观念层面的体现,它渗透在日常消费活动和日常交往活动之中,没有思想观念的能动指导,日常消费活动和日常交往活动就是动物性的自然活动,毫无目的的习惯性动作而已。因此,日常观念活动从思想观念上赋予日常消费活动和日常交往活动更多的目的性和选择性,使日常生活呈现多姿多彩的样态。

二、日常消费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实基础

深入分析日常生产活动是准确理解日常消费活动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指出:“生产中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6](P9)因此,对日常消费活动的探讨,离不开对生产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把生产划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物质生产又细分为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的自身生产(繁殖)。正如他们指出的:“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现实地想象;它是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2](P28)物质资料生产是人们维持自身的生存需要,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的过程,主要是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必需品;而人的自身生产只是人生物生命得以延续的过程,它是一个民族的情感和性格得以延续的生理基础。通过物质生产活动所产生的物质生活资料对于个体肉体的生存满足极端重要,是个体精神生活和社会再生产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是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P79)物质资料也是日常消费活动的对象,如果对象不存在,日常消费活动就失去了实践的目标。除了物质生产之外,日常生产活动还包括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来源于物质生产实践过程。可以说,人们在生产物质的同时也促使生产精神的产生,这里指的生产精神其实就是物质生产观。既然日常生产活动决定日常消费活动,那么与物质生产观相对应的也必然存在着物质消费观,也就是日常消费观念。

日常消费观念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内化于心全过程。日常消费活动是人们对于物质需求的实践,日常消费观念则是日常消费活动在思想意识领域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主要体现为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上,其中内化于心是外化于行的前提,其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巩固和填补人们内心的价值版图,满足人们的价值需求。这里指的价值需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对自身正确价值观巩固的需求;二是人们对自身错误价值观纠正的需求,而无论是正确价值观的巩固还是错误价值观的纠正其本质都是人们内心价值秩序的巩固和调整,通过这种巩固和调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思想的核心部分。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的过程中,日常消费观念一直在起着引导作用。因为日常消费观念直接会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消费秩序图式,这个消费秩序图式会引导人们价值观的排列秩序,即消费秩序图式中消费序列会引导人们价值秩序中价值序列的形成和调整。而要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成为人们头脑中最靠前的价值观,最根本就是要人们树立科学的日常消费观念。

日常消费活动的基础性作用集中体现为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提供物质保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秩序功能发挥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秩序功能发挥主要体现在价值目标指引、价值动力支撑、价值共识凝聚和价值尺度规范上,通过这种功能的发挥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利于有序社会的建立。再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挥作用过程中,也会出现内在各自价值观或者价值观的排列组合不适合社会实际的情况,这就需要对原有的价值观进行删除、补充、替换或者重新排序,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最终的目的和归宿都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发挥作用,也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目标在于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人们的日常行为,使人们的日常行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定。但是不管人们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社会中,都离不开最基本的物质保障。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把人类的需要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他认为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出现高层次的需要。当食欲等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立即会出现另外的、‘更高级的’需要,支配有机体的就是这些更高级的需要而不是生理上的饥饿。当这些需要依次地得到满足之后,又会有新的(依然是‘更高级的’)需要产生,等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类的基本需要组成有相对优势的层次。”[7](P164)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清晰地描绘了人类需求的变化趋势和构建了人类需求的金字塔结构,其中生理需求主要存在于日常消费活动时期,它位于金字塔的底端,是实现其它需求的基础。日常消费活动通过对加工过的物质资料的消费,为其满足自身生存需求提供物质保障。马克思、恩格斯反复强调:“人民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历史活动。缺少个体的生产和再生产,任何其他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都根本无法确立。”[2](P164)这里所指的“吃、喝、住、穿”都是日常消费活动,物质资料经过一定的加工生产成为产品,再通过消费实现这些产品的自身价值。

三、日常交往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载体平台

衣俊卿指出:“交往是指人的世界中共在主体间通过语言符号系统或操作活动系统而建构起的‘主体-主体’结构,是指诸主体的主体间性的展开。”[8](P132)因此,交往就是共在主体间相互作用、相互接触、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过程,是人区别于物的社会性的集中体现。从交往的性质和活动图式来看,日常交往属于自在交往,是日常生活主体凭借天然情感、文化习俗、传统习惯等而自发地展开的缄默共存的交往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满足了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资料后,会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间的交往活动中,并且日常交往活动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不同的活动形式呈现,最主要的有聊天、情感交流、礼尚往来和游戏,这些不同的形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了载体,搭建了平台。

(一)聊天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语言载体

恩斯特·卡西尔在《人伦》中认为,人与其说是“理性的动物”,不如说是“符号的动物”,人除了生活在物理世界中,还生活在符号世界中,聊天是日常交往活动最常见和最普遍的一种形式。聊天的符号就是语言,“语言是人类统一其感知世界的最初尝试,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意义传达、信息传播等必不可少的媒介,并且贯穿于人的所有活动之中”[8](P143),因此,语言交流就是作为最基本的日常交往方式贯穿于日常生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进行理论创新的同时,也需要其深入日常生活,实现其日常生活化,而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仅仅依靠党和政府制定的政策法律法规是远远不够的,影响力也是有限的,因此,要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就必须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聊天内容,进而口口相传,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转换,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二)情感交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精神载体

从心理学上讲,“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反过来又影响人的认识,只有在良好的情感的伴随下,人才能进行有效的观察、记忆、想像和思维,从而充分地激活智力,使智慧潜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9](P141)。情感是日常生活的“调味剂”,使日常生活具有“酸甜苦辣”的味道,是精神意识状态的一股活水,并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表现出来。通过情感交流,可以为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提供色彩和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通过日常消费活动使人们得到物质上的满足后,还需要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支持和慰藉,因此,就需要人们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情感认同本质是价值认同,价值认同是“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为追求目标,并自觉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10]。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语言、表情、具体动作、行动和物品等情感交流活动形式,把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所激发的情感传递给其他的日常生活主体,使人们通过这样的情感体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一环。

(三)礼尚往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物质载体

日常生活是一个重复性思维和实践的领域,并自在地、周而复始地运行,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的运行遵循着一些给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包括传统、习惯、风俗、经验、常识等,它们自发地调节和支配着日常生活的运行,构成了日常生活的自在图式。卢卡奇曾说过:“没有大量的习惯、传统、惯例,生活就不能顺利地展开,人的思维就不能这样迅速地(往往是绝对必要的)对外部世界作出反响。”[11](P27)其中礼尚往来是“传统、习惯、风俗、经验、常识”的鲜明体现。礼尚往来包含着两方面意思:一方面是为了表示某种感情而进行的某种行为,比如为了表示尊敬、哀悼可以进行鞠躬、献花圈等动作;另一方面是物品或礼品的赠送或相互往来,前者是礼尚往来的外在形式,后者是礼尚往来的实际内容,这里物质载体中的物质不是物质生产或消费,而是在礼尚往来中充当中介的实物,是礼尚往来的实际内容。不同的物品内含着不同的价值观,比如岳飞《满江红》的词中含着爱国的价值观,孙中山的传记里含着民主的价值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词的基本内容可以全部用不同的物品表现出来,在礼尚往来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就得到了传播。

(四)游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休闲载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仅体现在正式的日常交往活动中,而且也存在于非正式的休闲游戏中,游戏是日常交往活动的休闲形式。衣俊卿从游戏的本质规定性出发,认为游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所共同进行的非生产性的,即消遣性的交往活动”[8](P154)。另外,他对“消遣性的交往活动”的范围做了限制,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主体在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等日常生活资料的获取与消费活动之外或之余,为了达到娱乐消遣的目的,两个人或数个人以共同活动方式进行的游戏”[8](P156)。游戏的主要形式包括成年人(从青年到老年人)的娱乐消遣和日常生活中的表演游戏,是人们在完成物质资料生产和消费之后的共同活动,其中共同活动是其本质特征。在这种共同活动中,有助于形成轻松、自由、和谐的社会人际交往关系,阿格妮丝·赫勒在《日常生活》中谈到游戏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时,他认为:“我们称之为‘游戏’的活动,是人的许多能力可以在其中以幻想为一般引导而得以运用和拓展的活动,因为它没有根本性后果,‘游戏’从不是强制性的,它不能也不是被诱使的。一方面是人的能力可以得到发展而没有社会后果,另一方面是它的非强制性特征,创造了一个自由以及伴随而来的对自由的意识的特殊领域。”[12](P230)由此可知,游戏中渗透着自由的价值观,它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自由意志得不到有效的实现,而从游戏中寻找真正的自由。此外,一个成功的游戏的开展必然要求参与者平等参与,秉承诚信、公平、友善等原则,使参与者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游戏。因此,游戏的过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过程,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广大民众认知和接受。

四、日常观念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思维图式

日常观念活动也称日常思维,不具备非日常观念活动的创造性,凭借给定的自在图式自发地应对日常生活问题。给定的自在图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习惯、风俗、经验、常识等日常思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要成为人们内心的信仰,而要成为人们内心的信仰,就必须通过模式化和固化的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的日常常识和经验。再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政府提出的凝聚当代中国人民共同价值理想的价值观念,是一种意识形态,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自觉的人类精神生产领域或人类精神领域,属于非日常生活领域。从日常观念活动的角度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本质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渗透到日常生活领域,成为人们的一种常识思维和经验思维。因此,日常思维包括常识思维和经验思维。

常识思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领域中模式化和常识化的结果。作为存在于非日常生活领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种常识思维是其建设目标在思想理念上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其内涵需要专门的理论解读,跟日常实际生活相结合,成为日常实践中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指导日常生活。而理论解读能否渗透进日常生活领域,使其在人们头脑里形成常识思维,关键在于解读的方式方法的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面对的是全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不同阶层就代表具有不同的知识文化水平和思维图式,不同的知识文化水平和思维图式就代表着接受能力的差别,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应该是有针对性的,针对不同的阶层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而且这些方式方法必须与日常生活的特殊性相适应。解读方式方法的创新可以使理论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地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成为模式化和常识化的思维,使人们不管在何时何地都能自然地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日常生活实践。

经验思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领域中固定化和内化的结果。列宁认为:“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13](P18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过程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地作出调整,但更多的是不断的重复。卢卡奇曾从劳动对象化的角度揭示了劳动活动以及行为的练习对于形成日常思维的重要性,他指出:“在劳动中会形成对象化的一种方式。……由于日常经验的积累以及练习和习惯,使得在每一劳动过程中重复和进一步形成某种运动,这些运动在质和量上有一定的联系、相关、互相的补充和提高,这对进行劳动的人就具有一定对象化的特性。”[11](P8)这是人的活动方式向思维图式的内在过程,其结果是日常经验思维的形成。人的活动方式或图式固定化和内化为自在的日常经验思维图式,主要是指:“人的某种活动方式经过专门的训练或多次的重复而固定为一种习惯的行为模式或活动方式,这样一来,参与这些活动的思维因素同这些行为模式或活动方式一道内化为人们以后自在地、得心应手、不假思索地运作的日常经验思维图式。”[8](P2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经过无数次不断重复的过程,会成为人的一种活动方式,最终成为人们头脑中的经验思维。

“日常生活是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得以萌生与成长的土壤和滥觞,也是一切活动的汇聚地、纽带与共同基础。”[14](P16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除了理论创新之外,主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日常生活通过其内在结构要素中的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和日常观念活动的影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奠定现实基础、提供平台保障和思维图式,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可以实现日常生活化,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一部分,渗透进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地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1]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萨特.萨特哲学论文集[M].潘培庆,汤永宽,魏金声,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4]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徐崇温,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5]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亚伯拉罕·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M].林方,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8]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9]刘兆吉.高等学校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0]贺善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认同与冲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5).

[11]卢卡齐.审美特性:第1卷[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2]Agnes Heller.Everyday Life[M].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84.

[13]列宁.哲学笔记[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4]吴宁.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伍洲慧]

李继兵,广西师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 南宁 530004;陈顺伟,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北京 100029

D 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6)12-0050-0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凸显了价值观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价值观可以指导日常生活;二是日常生活影响着价值观的功能发挥。当前中国最根本、最核心、最崇高的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最大的“价值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们的日常行为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对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反过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在日常生活的大场域中进行的,必然也会受到日常生活的影响。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的“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P72)。笔者主要探讨的是后者。另外,笔者从日常生活实践的角度,把日常生活具体细化为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并阐述了这三个活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不同影响。

一、日常生活的基本层次

准确理解日常生活的科学内涵是明晰日常生活基本层次的思想前提和理论准备。日常生活是一项复杂的、重复性的活动,关于日常生活的内涵,目前学术界的说法不一。昂利·列斐伏尔吸收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从对日常生活批判的角度阐述了他对日常生活的理解,他认为:“日常生活是由重复组成的”,“如果你愿意可以称之为物质文化”[3](P21),但这也只是现象性的描述,他并未对日常生活进行明确的定义。与昂利·列斐伏尔不同,阿格妮丝·赫勒指出日常生活的本质是一个自在的对象化领域,个体再生产要素是社会生产和类活动的基础,但也会抑制人的创造意识。应该承认,对日常生活进行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分析具有很大的合理性。衣俊卿在对与非日常生活的参考和比较中给出了对日常生活的理解,他认为:“日常生活是以个人的家庭、天然共同体等直接环境为基本寓所,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的总称,它是一个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基本存在方式,凭借传统、习惯,经验以及血缘和天然情感等文化因素而加以维系的自在类本质对象化领域。”[5](P210)衣俊卿从日常生活实践的角度,把日常生活划分为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三个基本层次,揭示了日常生活的内在结构和基本图式,使日常生活更加的具象化。

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多元社会思潮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路径研究”(15XKS029)

猜你喜欢

价值观消费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