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解《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

2016-02-27本刊综合报道

中国科技产业 2016年9期
关键词: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科研项目

◎ 本刊综合报道

图解《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

◎ 本刊综合报道

日前,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坚持“放、管、服、落”结合,从6个方面提出16条具体措施,通过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让科研人员潜心研究,为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关解读

让科研经费真正成为创新的“助推器”

当前,正值中国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关口期,科技创新被摆在突出位置。但现实中要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我国仍有一些体制机制障碍需要破解。一些高校、院所和科研人员反映改革的获得感不够强,科研项目资金管理行政化,管得“过细过死”“重物轻人”;同时,一些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科研经费成了“唐僧肉”,甚至被少数科研人员中饱私囊,造成国家资金浪费。

此次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一系列制度创新举措,扩大高校、科研院所科研项目资金的管理权限等,细化政策打通执行中的“堵点”,意在切实增强科研人员的成就感和获得感,助燃科技创新。这是中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又一改革举措,释放出解放第一生产力、更好激发创新动力的重要信号。

科技创新离不开制度创新,只有扫除阻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两个轮子一起转,才能真正解放第一生产力,让创新源泉喷涌。首先要舍得花钱养人。必须看到,我国科研人员总体待遇仍偏低,根本上还需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快推进中央级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其次要敢于真正放权。此次下放的权限有些在制度层面早有规定,但执行中落实不到位。当务之急是中央高校、科研院所要能“接得住”下放权限,尽快出台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打通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此外要强化监管堵住漏洞。不断曝出的科研人员贪腐案件警示我们,下放权限,但监管之弦不能松,要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将让科学家少为钱操心,让科研经费真正成为创新的“助推器”。

猜你喜欢

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科研项目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中央财政明确支持粮食生产一揽子政策
围绕科研项目建立定密管理框架的探讨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川东北地区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研究
浅谈高校科研经费的信息化管理
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中央财政今年已下达1300多亿元支持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
中央财政今年已下达266.9亿元支持农村危房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