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应“—”掉什么

2016-02-26齐世明

人民周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平面媒体名嘴诺奖

齐世明

各相关部门亟待负起监管之责,而你我他也都应想想:“互联网+”时代,作为个体,你应“-”掉什么?我以为,应“-”掉随手族的习惯,“-”掉不假思索、随大流的心理,“-”掉盲从、成为别人思想甚至炮制虚假信息的“跑马场”……

微博年代,N次听到过“体坛名嘴”韩乔生的烦恼:纯粹“张冠‘韩戴”嘛,这些搞笑甚至弱智的嗑儿不是我唠的!从微博到微信年代,又N次听到过“新闻名嘴”白岩松的辩白:“为了打鬼,借助钟馗”,我就成了替公众发泄(也调制“心灵鸡汤”)的“现代钟馗”……

“进化”到微信“领风骚”之当下,未料,刚为中国摘下首枚科技诺奖的耄耋老人屠呦呦,“躺着也中枪”,“被致辞”——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诺奖致辞被人伪造,且编排出一“感恩”一“鸡汤”两个版本,都走时下受追捧的温情路线,是其儿孙辈喜爱的腔调与类型。

这,似乎成了明星名人共同的烦恼,连一心科研、与八卦不沾边的老人屠呦呦也未能幸免,可见其“杀伤力”之烈。

其实,这也成了当代国人共同“成长的烦恼”,甚至可以说,是亟待公众共同面对、共同重视的社会问题。

毋须细数。生逢这微信年代,与车站车厢、课堂饭堂甚至年夜饭桌旁遍布的“低头族”相伴而生的,是笔者谓之的“随手族”:低头见,随手转,随手触及,随手发出;聚会时、饭桌旁呢,便是信口开河,各类“新闻”大快朵颐,真相如何,无人也无力考证,“内容(信息)为王”,越“辣”越捧,越“爆”越火,“段子王”遂成“话题老大”,且老少通吃。“随手族”与“低头族”恐怕要构成当下两个最大的族群了吧,在东西南北中可谓疯狂地转发着、传播着“批量生产”的伪名人格言与虚假新闻,将种种“心灵鸡汤”喝个痛快,这说明了什么?

当伪造的名人名言,如“心灵鸡汤”抚慰着你渴望成功的心理,当点赞与转发易如眨眼之间,这些粉丝的肩膀便似乎长着别人(名人、大腕、大款)的脑袋,不假思索,全盘接收,成了信息洪流冲刷下的沟渠,什么“我思故我在”?那是“老黄历”了,思想、思索、思考多累人哪!“我思故我在”“时髦”为“我传我才在”,面对无论虚假新闻还是参假的“鸡汤”,浮躁一族更忧心自己的“错过”,焦虑者更焦虑自己不转(信息)就形同不存在。

这种笔者谓之的“微(微信、微博)式乱象”与诚信缺失、浅阅读(其实是“标题党”,看报只看题,八卦只看“皮”,具体内容都无暇细看,就随手转走了)相伴而生,首先映射出的,是部分微博与微信公众号的无底线式经营策略。谁热衷于此呢?当然是一些公司,无非是诱引用户,圈住粉丝罢了。

这种“微(微信、微博)式乱象”让微信与微博乃至各种传媒都陷入一种信任危机。不是吗?长期以来,准确的消息皆从平面媒体得来,网络信息多转自平面媒体,现在呢,进入“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握麦克风,个个都成消息源,平面媒体要抢“第一手新闻”也靠互联网。于是,“小道消息”甚至出自左道旁门的“伪消息”,皆有了市场,甚至以“权威面孔”大行其道。

如此岂可放任?在这时起时伏的信任危机中,不能不痛指政府相关部门监管的责任。

置身轰然而至的“互联网+”时代,万众创新是主流,但微信、微博乱象的逆流不可轻视。其间,各相关部门亟待负起监管之责,而你我他也都应想想:“互联网+”时代,作为个体,你应“-”掉什么?我以为,应“-”掉随手族的习惯,“-”掉不假思索、随大流的心理,“-”掉盲从、成为别人思想甚至炮制虚假信息的“跑马场”……

猜你喜欢

平面媒体名嘴诺奖
探究平面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聚焦诺奖
残雪,为何能成诺奖热?
诺奖也征服不了的好莱坞
让平面媒体报道体育赛事“活”起来——以2016年世界单板滑雪锦标赛为例
央视名嘴儿李瑞英:爱孩子就要让他自己走
屠呦呦获诺奖引发哪些思考
浅析新媒体时代平面媒体新闻视觉化呈现的现状与趋势
简论基于微博环境的平面媒体新闻采写的若干思考
客观评论台湾「名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