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以用权要记住“三句话”

2016-02-26

学习月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权为民用权境界

在“三严三实”中,严以用权是根本。权力是一件公器,不能为私、只能为公;权力是一份胜任,权为民用,不能滥用;权力是一种责任,为民造福、不能走邪。要实现这一目的,党政干部要记住“三句话”。

第一句话,“用权为民受点赞,权力是个好东西”。权力是社会群体赋予领导主体支配公共价值资源份额的一种资格,权,本身就有“权衡”的意思。既然将其用于对公共价值资源份额的支配,就要用权为民,别无他用。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公权,没有私权、特权。倘若用权为私或偏袒不公,就大失“天下为公”之理。共产党人对权力的解释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都用于为人民服务。任何以权谋私的行为,任何额外利益的获得,都是不合法的,与党的宗旨相违背。严以用权,要修养党性至上的政治境界,事业至上的工作境界,人民至上的人生境界,奉献至上的思想境界。权力是一种责任,不是组织对个人的补偿;权力是一种义务,不是捞取个人好处的资本;权力是一副重担,不是安逸享乐的温床。用权,视人民的地位最高,处处坚持“民至上”;情怀,视人民的恩情最深,时时牢记“父母恩”;谋利,视人民的利益最大,事事不忘“民为先”。

第二句话,“用权为己成反面,权力是个坏东西”。领导干部手里有权,心中装着群众,民声托起你;心里只有自己,民怨淹没你。求名心切必作伪,求利心重必趋邪。做官是短暂的,每个人都是历史的过客,但做人却是长期的,是一生一世的。那种损人利己,中饱私囊,权钱交易,甚而图财害命者,实属无德;那种贪图享乐,权色交易,实属缺德;那种追求名利,排斥异己,官官相护,甚至买官卖官,实属败德;凡当官少德、缺德、败德者,都无好下场。领导干部要掌权为民、执政尊民、勤政兴民、廉政利民,要在政治上代表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利益上惠济群众,像郑培民那样“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恪守“当官的最高境界就是为老百姓,而不是享清福”。

第三句话,“用权任性毁人格,权力是个怪东西”。权力怪在何处?在于用权任性,随权所欲、随心所欲、随趣所欲,放大自身的缺点,缩小自身的优点。有些人走向领导岗位之后,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自己变得伟大起来了,把权力的强制力当做自己的个人力量,把权力掌控的公共资源当作自己名下的个人财产,高人一等,就“怪”、“神”、“骄”、“傲”起来,将权力神秘化,表现为官气十足,官相十足、官味十足。抽天价烟、戴名表、坐豪车,走官步、打官腔、耍官威,这种摆谱,行径丑陋,令人生厌。有句格言说:“清除地上的杂草,最好的方法是种上庄稼;清除心中的杂草,最好是培养美德”。人格魅力是一种形象,它给人以无言的教育;是一种力量,它给人以鼓舞和鞭策;是一种表率,它给人以示范和引导。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智慧在人民,胜利在人民,成绩在人民,功绩在人民。要敬畏权力、敬畏人民,把为人民服务贯穿于行使权力的全过程之中。职务越高,责任越大,担子越重,应尽的义务越重;责任和义务比职务和权力更本质、更重要。要知:“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猜你喜欢

权为民用权境界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品“境界”
某贪官的台上与台下
立足岗位 严以用权
慎独的境界
浅谈党员领导干部的“四事为政”观
严以用权必须做好“加减乘除”
领导者要树立正确的用权观
始终坚持公权为民的权力观
“人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