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老传奇:欧洲骑士的圆盘匕首

2016-02-24江小宁

轻兵器 2016年4期
关键词:护手匕首格斗

江小宁

匕首是一种便于携带、适合近距离攻击和防卫的短兵器,也是刺客的常用兵器。中国早在夏朝已出现青铜制匕首,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制匕首。在中国古代史学名著《战国策》中记载有“荆轲刺秦王”的典故,荆轲使用的短兵器即为匕首,成语“图穷匕见”即源于此处。

在西方,古埃及时期就出现了金制匕首,中世纪时期出现了圆盘匕首(Roundel Dagger)、耳式匕首(Ear Dagger)以及睾丸匕首(Ballock Dagger)等形制,其中的圆盘匕首在欧洲最为流行,到了15世纪,圆盘匕首已经成为骑士的标准装备之一。

圆盘匕首为何在骑士中流行?其形制如何?如何使用和配带?请看——

西方匕首的出现及种类

匕首早在古埃及(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30年)时期就已出现。有例为证,1922年,考古学家从古埃及第18王朝的第12位法老图坦卡蒙(公元前1341~公元前1323年)的墓中挖掘出大量珍宝,其中一件为金制匕首,其匕首鞘也为金制,并且匕首及其鞘上均加工有精美装饰。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能够制造出如此工艺精湛的作品,可见当时古埃及文明的繁荣程度。

在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395年)鼎盛时期,匕首是罗马军团士兵的必备武器〔罗马匕首的相关介绍详见本刊2016年第1(上)期《破“方阵”利器:罗马短剑与匕首》一文〕。从中世纪(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开始,欧洲匕首的形制增多,并且与罗马匕首存在较大差异。

十字护手匕首是中世纪欧洲出现最早的匕首,其英文为Cross-hilt dagger。因为这种匕首的护手与匕首呈十字架形,也译作十字架匕首。在中世纪手绘画册《摩根圣经》中,展示有十字护手匕首。《摩根圣经》的英文为Morgan Bible,这本画册成书于1250年左右的法国。成书时全书没有文字,全部由图画组成,100年后有人写出了简短的拉丁语注释。如今,这本中世纪手绘画册杰作藏于美国纽约的皮尔蓬特·摩根图书馆内。虽然《摩根圣经》只描绘了旧约圣经的前半部分,但从这本画册里能够了解中世纪法国的服饰起居、建筑格局、科学技术、战争攻防技巧等等。画册陈铺了宏大的战争场面,绘画布局工整,线条色彩艳丽耀眼。

从《摩根圣经》中可以看出,十字护手匕首的形制与中世纪长剑相似,可以说是中世纪长剑的缩小版。也有一些在结构设计上存在差异的十字护手匕首,通过护手和匕首末端的变化来呈现。14世纪初,欧洲又出现一种新式的匕首,它就是瑞士贝斯拉德匕首(Baselard Dagger),现藏于瑞士国家博物馆。其形制独特,匕首的刃面为双刃,护手呈月牙形。其通常被人们用作决斗或防身的武器。

在中世纪末期,欧洲匕首流行的类型多以匕首握柄/护手的样式进行划分和命名,出现了圆盘匕首(Roundel Dagger)、耳式匕首(Ear Dagger)以及睾丸匕首(Ballock Dagger)等形制。

圆盘匕首因前、后护手呈圆盘状而得名。虽然它出现的具体时间无从考证,但从14世纪开始,其逐渐在欧洲大陆流行。从商人到骑士,各类群体都在使用圆盘匕首。它可以是商人腰间携带的实用工具,可以是马上枪术比赛时的后备武器,也可以是战场上的杀敌利器。

耳式匕首原产于北非,约12~13世纪就已出现。其匕首握柄末端设有两个类似于耳朵的圆盘,故而得名。在15~16世纪,耳式匕首广泛应用于西班牙,并通过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各国。

睾丸匕首(Ballock Dagger)的英文名称中,“ballock”是“睾丸”的意思。因该匕首护手设计成两颗球状物,看起来就像是男子生殖器,故而得名。中世纪时,睾丸匕首也是骑士喜爱配备的兵器之一,其球状物具有抵挡对手兵器攻击的作用。

圆盘匕首的流行

从14世纪开始,欧洲骑士穿着的防御铠甲进一步改进。为了提高锁子甲(锁子甲由诸多小铁环环环相扣而成衣状)的防御能力,在胸、臂和腿等容易受到攻击的部位,增设有钢铁板甲。钢铁板甲的应用令兵器制造者和使用者都意识到需要对兵器进行改进,首要目标就是提升兵器的戳刺能力。于是,他们一方面对当时使用的长剑进行改进,另一方面也发现具有强大戳刺能力的圆盘匕首可以成为有效的辅助兵器。当身着钢铁板甲的骑士进行一对一格斗时,由于双方距离太近,长剑也就显得无用武之地,此时是使用圆盘匕首的最佳时机。圆盘匕首能够攻击身着板甲骑士的关节处、腋下、腹股沟以及头盔、面罩等部位,其显著的攻击力深受骑士喜爱。圆盘匕首不仅被骑士们当作战场上近身肉搏时的攻击兵器,同时也是日常防身的自卫兵器。到了15世纪,圆盘匕首已经成为骑士的标准装备之一。

圆盘匕首的形制

圆盘匕首主要由刃身、护手、握柄及匕首鞘组成。标准的圆盘匕首整体长度大约为50cm,刃身长度为30cm左右。

刃身

早期的圆盘匕首设计以双刃或单刃为主。在现存的一些圆盘匕首藏品中发现,14世纪和15世纪还出现了三棱形、四棱形匕首刃,但它们不适合进行劈砍,主要功能就是刺向对手。因为它们只需要具备足够尖锐的匕首尖就能达到伤害对手的目的,所以有一些圆盘匕首未设锋利的刃面。这样的匕首刃从形制上看,可以说是16世纪戳刺型匕首的前身。

圆盘匕首的刃身整体长而纤细,从刃根至刃尖呈逐渐收细的锥形。单刃或双刃的刃身横截面多为菱形,刃面中部起脊。而三棱、四棱刃的刃身横截面分别为三角形、正方形,为了在增强戳刺力度的同时减轻匕首的重量,它们的刃面常采用向内凹陷的设计。

护手

圆盘匕首的前、后护手(后护手也称为柄首)为圆盘状。圆盘匕首英文名称中的“Roundel”是圆盘之意,即指该匕首前、后护手为圆盘状,这是圆盘匕首的显著标志。

在早期的设计中,圆盘匕首握柄末端呈球状,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与前护手相似的圆盘状。这一改进使后护手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匕首在使用过程中脱手,也让使用者在刺中目标后能够更容易地拔出匕首。

前护手和后护手的圆盘多以木头、金属、兽骨或兽角制成,有的采用整块材料制作,有的则会以不同材料制作成圆片进行叠合拼接。完工后的圆盘经过打磨抛光再安装使用,也有一些圆盘表面会进一步加工,制作出与握柄相匹配的装饰效果。

握柄

圆盘匕首的握柄通常呈圆柱状,以木头或兽骨制成,中间略粗,两端略细。圆盘匕首的握柄长度为11~14cm,较短的握柄适合徒手握持,而较长的握柄由戴有金属手套的骑士使用。

做工考究的握柄上会带有螺旋状纹饰或雕刻精致的几何图案。这些纹饰、图案除了增加美观度,也加强了使用者握持时的摩擦力。在文物挖掘中还出现了一些由金属制成或带有镀金装饰的圆盘匕首握柄,其工艺质量无疑是更上一层,它们多为王室贵族或富有的骑士所有。

匕首鞘

圆盘匕首鞘大多以厚实的皮革缝制而成,造型简洁,便于随身携带。

圆盘匕首的使用

在圆盘匕首作为欧洲重要战斗兵器的年代,大量的剑术学校都在开展匕首格斗课程教学。尤其在德国,剑术及匕首格斗教学与研究最为盛行。14世纪德国著名的剑术大师约翰内斯·列支敦瑙尔(Johannes Liechtenauer,生卒年不详)和他的继任者们,一生致力于剑术教学与研究,也将匕首格斗技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后来,他的学生剑术大师汉斯·塔尔霍夫(Hans Talhoffer,约公元1420~1490年)撰写及绘制了大量有关剑术及匕首格斗的文献,其手稿中列举了大量15世纪40~60年代期间圆盘匕首的格斗技巧。这些技巧充分利用人体力学原理,指导格斗者如何使用圆盘匕首,无论对手是否身着钢铁板甲,都能在近距离的对战中攻击其弱点,以取得对决胜利。

圆盘匕首的使用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说近似于现代匕首格斗术,但其更强调戳刺攻击,削割或劈砍的格斗动作不多。使用圆盘匕首时可以正手握住握柄,平行推进,刺向对手,这种方式常用于对身无铠甲的对手发起突袭。另一种方式是反手握住握柄,像使用冰锥那样由上至下攻击对手。反手握住握柄时,频繁地重复向下戳刺的动作是实战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战术,不断增强的刺击力和穿透力能够有效地透过链甲或板甲缝隙,对敌人形成伤害。

圆盘匕首通常佩带在腰带的右侧,匕首尖朝下,整个匕首与腰带垂直。不过,也可根据使用者的喜好以其他方式佩带,比如有的人会将匕首斜挂在腰带上或将其置于平行于腰带的位置。还有人会将匕首佩带在身体前侧腹股沟处,他们认为这样会加快拔出匕首的速度。

像许多的军事兵器一样,圆盘匕首也出现在中世纪欧洲各国的城市生活中,它被当成平民的实用工具或自卫武器,也是绅士们象征身份的时尚配饰。当时的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常把流行中的各种元素体现在作品中,圆盘匕首也因此在很多绘画和雕塑作品中留下了身影。在创作于公元1525年的油画《卢克雷蒂娅》(《Lucretia》)中,可看到这个在罗马传说中代表贞女的杰出人物为了不被外人玷污,手持圆盘匕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则陈列有《承诺自杀的卢克雷蒂娅》雕塑。

猜你喜欢

护手匕首格斗
匕首枪:枪与剑的完美结合
春季护手正当时
张伟丽 格斗玫瑰
第八道格斗料理
格斗料理
投之以“匕首”,报之以一笑
玲珑人生
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