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网络环境下有关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研究

2016-02-24

中文信息 2016年2期
关键词:图书馆环境用户

(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图书馆,广东 韶关 512600)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建设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高质量的信息服务。这种服务是以信息服务为主导,围绕信息服务来组织和管理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并拓展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变革服务流程,实现管理的优化。

一、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的变化特点

1.图书馆信息需求用户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性

随着人们信息意识的增强,人们逐渐认识到信息的价值,社会上各类人群以至每一位成员都将是信息和知识的需求者,因为使得图书馆信息服务对象的多元化特点日益突出,服务群体空前庞大。由于他们职业、专业以及受教育程度不同,对信息需求的方向、角度、范围和要求也不同,也就形成了由低到高的具有不同层次信息需求的社会阶层。

2.信息需求的经济性和系统性

在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多方面的。除图书馆外,互联网、新闻媒体、其他信息机构等也是读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读者在获取信息时,其方便程度、信息成本等成为读者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过去,用户的信息需求只能在一个图书馆或一定范围内得到满足,所以用户需求的全面性与系统性是相当有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不断涌现,读者需求己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综合信息发展,希望能一次性地获取有关某一主题的目录、论文和著作的全文、照片、图像、声音等全面系统的信息。

3.信息需求的精确性和新颖及时性

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在给人们创造了无限的信息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信息污染,大量信息垃圾造成了信息缺乏。重复的低水平的网上资源占用了大量的上网时间却找不到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用户在要求获取全面系统的信息时,不再认为信息愈多愈好,而更注重信息获取的精确性。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及时新颖的信息是抓住机遇,正确决策的生命;同时它又是启迪创新思维,激发创造智慧的火花。因此,用户对信息的新颖性和时效性显得越来越注重。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模式

1.服务方式虚拟化

因特网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图书馆设立自己的网站,建立自己的网络信息导航系统,以求在网络上收集资源与相关网址链接形成虚拟馆藏。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在自己的主页上设立了“网海导航”栏目,链接全国的大学、学院、在线图书馆、搜索引擎、大众媒体等,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组织、整理和有序化的重组,建立为特定用户群所需的信息资源指南系统,为用户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提供导航服务。图书馆从单纯的以馆藏为基础的文献服务方式,转向文献服务和信息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将成为现实。

2.开放型服务模式

图书馆开始突破围墙,跳出固定场所,主动接触社会,摆脱了传统文献处理的限制,在信息的采集、加工、组织、服务方面,面向网络环境。以新的方式组织、控制、选择、传播信息建立了辐射型的开放服务系统。

3.主动型和针对型服务

面对社会的信息需求,图书馆的服务已经开始走出图书馆,面向社会上门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建立,图书馆开始冲破传统服务模式,紧密地配合社会需求,提供特色服务,有针对性的服务,不断提高读者的满意率。近期与国家机关和各部委图书馆联系,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主动提供政策法规方面的专题咨询服务。

4.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在完成公益性服务的同时,开展各种类型的有偿信息服务,已经得到社会和读者的认可。不仅可以弥补国家投资的不足,也可以促使图书馆有自我生存的自身发展能力。

5.服务内容多元化

尽管网络上的虚拟图书馆有着信息量大、便于查阅的优点,但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图书馆,因为如果没有传统图书馆的选择、收集、加工文献信息,虚拟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就会匮乏。相反,如果没有虚拟图书馆提供新的信息环境,传统图书馆也不可能突破原有工作的局限,有限的馆藏和服务就难以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传统图书馆与网络图书馆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而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图书馆要继续做好传统的信息服务。??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将一改传统信息服务系统中收集、处理、存贮和流通物质形态的文献信息产品的单一局面,为读者提供更为多元化、纵深化的服务,如二、三次文献的开发利用、数据库服务、系统集成服务、专题咨询、定题服务、用户能力培训等,以此满足网络环境下社会日益增长的多方位信息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根据用户的专业、研究领域和信息需求等情况,以文献跟踪服务的方式,主动、持续、系统地向用户提供满足其需要的文献信息服务,并不断调整检索策略,把经过筛选、分析后的检索结果定期、及时地传递给用户。

三、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对策

1.强化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

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要提供信息本身的价值,提高服务质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图书馆要通过服务,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服务的技术含量,扩大服务的效果和服务的能力,使人们在网络和信息时代离不开图书馆的服务。图书馆要利用自己占有信息资源,快速进行信息加工的能力的优势,利用网络环境,对电子资源进行浓度分析与重组,提供信息增值服务。图书馆服务人员要掌握信息源,了解信息资源分布状况,信息网路的分布,熟悉网上信息机构,更好地组织网上信息,为读者服务。

2.探索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新模式

网络环境为图书馆的服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良好机会,图书馆应抓住这个机会,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整理和服务赋予新的内容和方式。图书馆的整体组织、人员安排、业务流程都要不断适应网络环境的要求。

树立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观念,宏观协调,分工合作。在网络环境下,我国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由于原有格局分布,必然是多中心、多系统、多层次、多类型的局面,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更要强调分工协调,资源与信息的网上共享,网上服务共享,避免各自为政。

3.培养网络环境下的新型的图书馆服务人才

实现网络环境下对图书馆的服务提出高水平、高质量的要求,必然对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信息服务的服务过程中知识和技术含量加大,向智能化发展,图书馆从事读者服务工作的专业人员在工作方式、工作价值、工作效率、工作成果诸方面将发生质的变化。现代图书馆必须有适合网络环境的专业人才。这是关系到提高整体服务水平的关键问题。

四、总结

新的信息服务模式不仅是一种新的服务渠道,而且将带来图书馆在运作方式、知识共享、人员培训、决策实施和用户教育等方面的根本转变。由于网络使图书馆、读者、供应商、合作伙伴甚至竞争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他们在价值链中的较色也发生了改变。网络将促使图书馆创造新的形象,而其中创新、管理和领导方式的改变都是极为重要的。网络,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使用户对图书馆的信息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工作的便利,以及信息服务的周到。网络也离不开图书馆,网络的发展拓展了图书馆事业,为图书馆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网络,将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开创更美好的前景。

[1]林芳胜.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

猜你喜欢

图书馆环境用户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图书馆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