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报新闻“五强化”的实践思考

2016-02-22双仁

新闻世界 2016年1期
关键词:党报思考实践

双仁

【摘 要】近年来,安徽日报紧紧围绕中央及安徽省委重大部署和中心工作,在新闻宣传上着力把握好“五个强化”,一是强化大局中的大事,在紧密服务上体现主阵地;二是强化统筹中的统领,在加强策划上体现影响面:三是强化言论中的新论,在舆论先行上体现引导力;四是强化贴近中的走进,在接好地气上体现群众观;五是强化融合中的组合,在各展所长上体现趋势性,办报质量稳步提高,宣传效果明显提升,主流媒体的主阵地、主力军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

【关键词】党报;五强化;实践;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对党的主流媒体提出“政治上更强、传播上更强、影响力上更强”的要求。党报新闻宣传不仅要守住底线,白纸黑字一点都不出错,更要力搏高线,出彩出新一刻都不放松,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标杆很高。近年来,安徽日报紧紧围绕中央及安徽省委重大部署和中心工作,在新闻宣传上着力把握好“五个强化”,办报质量稳步提高,宣传效果明显提升,主流媒体的主阵地、主力军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

一、强化大局中的大事,在紧密服务上体现主阵地

党报既是我们党利用媒介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载体,又是解决中国当前具体问题的思想武器,肩负着为推动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的重要任务,必须始终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体现主阵地意识,概括说就是要坚持“政治家办报”。

共产党人对党报的主阵地作用历来给予高度重视。马克思、恩格斯说,“报纸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每日都能干予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能够反映出当前的整个局势,能够使人民和人民的日刊发生不断的、生动活泼的联系”;列宁说,“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强调,“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邓小平1980年初在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折关头重申:“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的商品属性日益明显,但党报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本质属性没有改变,“政治家办报”这一根本要求仍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循的标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要求党的各级领导特别是宣传文化战线的同志,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这就要求我们更好地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努力拓展主阵地,积极打好主动仗,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主旋律。

主阵地作用落实在服务上,体现在大事中。作为党的主流媒体,既要及时准确报道好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更要注重把握好事物发展的走势和趋向,强化大局中的大事大势,阐释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好各级党委政府的改革发展经验。近年来,安徽日报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眼大事、把握大势,努力强化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跟紧跟近的意识,始终紧扣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始终把中央及省委正在进行的部署、已经开展的工作,作为新闻宣传的永恒主题,注重从提升新闻宣传的高度和厚度人手,力求起到全省舆论引领中心和工作导向标杆的作用。2015年组织策划的“深化改革再出发”、“三严三实”教育、“调转促”行动、“十二五”回顾、创新型“三个强省”建设等报道,把握准、站位高、落点实,有效强化了党报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叫响了实干兴皖最强音,产生了较好的宣传效果。针对脱贫攻坚的热点话题,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难点和热点,推出了系列调研报道“脱贫攻坚四问”;针对秸秆处理工作的难点,推出了“秸秆是如何消化的”系列调查报道;针对粮食生产十二连丰而农民增收并不明显的疑问,策划推出了“‘丰产不丰收的思考”系列深度报道;针对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新课题,推出《农民工进城看新型城镇化》系列报道,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实现了权威性与服务性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主流媒体引领舆论和促进工作的责任担当。在围绕经济新常态和省委“调转促”重大决策的报道中,安徽日报先后开辟多个专栏和大量解读性、调查性报道,深度挖掘各地典型经验,推动形成贯彻省委部署的共识,强力营造了浓厚的舆论声势,有力推动了“调转促”工作的开展,被《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点赞为“融宣传与服务为一体、深度与鲜活为一体、析热点与解难题为一体,为转型发展破难题、探新路、聚力量”,充分体现了党报服务党委中心工作的大局意识。

二、强化统筹中的统领,在加强策划上体现影响面

强调“政治家办报”并非简单地以政治代替新闻,而是要善于从政治的高度发现和处理新闻,其中很重要一条就是强化策划意识、提高策划技巧,注重通过提升策划水平扩大党报新闻宣传的影响力和影响面。

党报新闻宣传因为具有指导中心工作的作用,涉及问题复杂,影响牵动面大,在宣传策划上首先要增强全局观念和统筹意识,注意遵循好辩证法、两点论。也就是毛泽东同志对新闻宣传工作所强调的,“看问题要全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侧面;要看到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方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缺点。”同时,党报新闻宣传和其他媒体相比,计划性更强,因此在统筹中还要掌握“弹钢琴”的艺术,注意宣传重点和工作节奏,把握轻重缓急,力求错落有致,特别是注重打好战役性报道的组合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握好时、度、效”的要求,做到谋划中有重点、统筹时有统领,以科学系统的超前策划提升主题报道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近年来,安徽日报始终坚持日会、周会、月会制度,除重大突发性事件、临时性重要工作报道外,对每天、每周、每月的新闻宣传排出计划、列出重点,关注头版报道、突出主题报道,并以此带动常规性报道、一般性宣传。2015年,安徽日报在新闻策划上努力按照“时、度、效”的要求,进一步强化统领意识,切实做到识大势、讲分寸、重实效,运用主题策划、专题报道的形式集中宣传,基本做到了期期有重点、张张有看头。围绕创新型省份建设推出的“探寻合肥创新发展路径”报道,围绕文化强省建设推出的“解码文化强省”策划,注重把握好全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协调共进的关系,分阶段、有重点地深入宣传,确保重大新闻策划多角度成系列有内涵,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围绕“回顾十二五,展望十三五”报道,按照“从热点切人,用事实说话,重宏观审视,求意识超前”的要求,策划的“图说十二五”、“数说十二五”、“辉煌十二五江淮新华章”等主题报道,受到中宣部《新闻阅评》的阅评表扬,认为报道“非常接地气,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在常规中取得了可喜的突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宣传报道,抓住江淮特点做深策划报道,将抗战历史与江淮地域特色紧密结合,将新闻报道与文艺作品、公益广告有机融合,史料挖掘深入,形式生动感人,受到广大读者好评。

三、强化言论中的新论,在舆论先行上体现引导力

理论宣传是党报宣传中的重要块面,评论则是党报的灵魂。当今时代,党报要占领舆论制高点,还需要更好地发挥评论的作用,用观点展示力量,用思想体现引导。

当前社会正处在矛盾叠加、热点频出的转型期,信息来源日趋多样,传播渠道日趋多元,各类现象纷繁复杂,各种声音喧嚣纷杂,舆情起伏跌宕剧烈,群众对权威解释和理性分析的需求更加迫切,党报发挥好引导力的责任更显重大。作为主流媒体的灵魂和旗帜,党报评论在新闻宣传中发挥着统一思想、确立主导、凝聚共识的重要作用。随着读者生活节奏的加快、阅读习惯的变化,短小精悍的评论,日益成为党报提升舆论引导力的重要宣传方式。特别是在众声喧哗的自媒体传播时代,客观深刻的党报评论往往可以起到一锤定音之效。强化言论中的新论,更成为党报由专注“信息发布”向掌控“信息解释”转型的必要途径。

党报新闻评论既是政治评论,又是时事评论,其灵感的源泉和思想的光芒都来自于丰富多彩的实际工作。对于党委政府制定的重要政策、随时随地发生的鲜活新闻,党报不能简单化、表面化报道了事,不能“把党报办成简报”,而应有思考、有观点、有阐释,既注重强化议程设置功能,不断提升党报的权威性。同时,直击社会重大问题是党报评论的责任所在,也是党报评论发挥意见领袖作用的关键,党报言论还要注意引导好公众舆论,在重大时刻和关键事件上及时发声、善于发声,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参与者、社会力量的整合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努力汇聚社会共识。近年来,安徽日报始终强化把党的正确主张转化为群众自觉行动的意识,既追求高度和力度,注重以思想力量引领主流舆论;也追求角度和温度,注重用新的理念、新的视角、新的语言第一时间发声、彰显引导作用。在保持评论栏目常态化的同时,注重增加言论和评论的容量、提高言论和评论的深度,或一事一评,或形成系列,实现了评论栏目版面全覆盖,重点稿件篇篇有评论。2015年,安徽日报坚持以言论评论为旗帜,凡是省领导的创新要求、全省各地的丰富实践、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惑,都作为工作重点加强言论和评论,力求以最新观点、新颖视角、新鲜表达,阐发党的主张、反映群众心声,用创新创造谋求最大共识,用传播效果体现政治立场。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宣传中推出的系列评论员文章,紧扣省委抓专题教育的创新之举,立意高、定位准、落点实,具有强烈的引导、指导、鼓动作用;“徽风”专栏推出的“‘三严三实系列谈”共23篇,抓住热点事件进行快评、辣评,读者反映爱读、耐读。再比如针对网上一些诽谤性言论,安徽日报精心谋划、撰写了长篇评论《小岗的改革实践告诉我们什么》,既说得好,又传得开,迅速占领了网上舆论阵地,发挥了很好的压舱石和定盘星的作用。

四、强化贴近中的走进,在接好地气上体现群众观

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是党报新闻的不尽源泉。对于党报记者来说,热点在哪里,记者就应该跟进在哪里,并且善于从源头上挖掘,用群众语言表达,力求使党报新闻既有气度、力度,也有厚度、温度,真正增强党报的感染力,发挥好党报的影响力,体现好党报新闻的群众观。

我们说党报的群众观,就是指党报要依靠群众、联系群众、引导群众、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根本要求。党报的群众观是由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群众性所决定的,是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的应用和体现。早在1904年.列宁在《关于党内多数派机关报的出版》中就写道:“我们请求所有的人,特别是工人,给我们写些东西”、“没有这种材料,社会民主党机关报就一文不值”;毛泽东同志也一贯主张党报要重视反映群众的情绪和愿望、意见和要求,在延安《解放日报》改版时就把“反映群众”和“增强党性”的重要性并列。1948年,他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再次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

体现好党报的群众观,说到底就是要“接地气”,大力倡导调查研究之风,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同时要追求旗帜鲜明、尖锐泼辣、通俗生动的文风,即毛泽东同志所总结的,“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近年来,安徽日报始终坚持深入践行“走转改”,千方百计组织记者走进基层、深入现场,挖掘典型,讲好故事,以创新表达增强新闻传播感染力。在新闻眼的选择上,强调把会议还原为新闻,将议题还原为话题;在文风的把握上,强调放下架子、脱去官腔,努力使主题宣传更加贴人心、感人心。2015年,无论是“调转促”系列报道、14个战略基地的深入解读,还是官东、高思杰的先进人物宣传,记者都深入一线进行了挖掘提炼,形成了丰富丰满的生动经验和有血有肉的立体人物。安徽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连续推出的“三严三实在践行三聚焦三查找三确保·基层行”系列报道,以“通讯+时评”的形式,呈现了鲜活的基层经验,表达了精辟的思想观点,进一步增强了专题教育报道的思想性和可读性。我省籍潜水员官东在重庆“东方之星”客轮翻沉现场冒着生命危险潜水救人,安徽日报在第一时间特派记者赶到现场深入采访,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行了细腻生动的连续报道,“敏锐抓住这位出自安徽宁国市的英雄人物,用生动鲜活的实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官东当选全国道德模范,安徽日报的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集中重点宣传报道“中国好人”、“安徽好人”、“劳动模范”外,安徽日报同样关注大量普通人物的感人事迹,如《组工战线的“老黄牛”》、《丹心一片铸忠诚》等报道,以平民视角切入,突出细节,善于挖掘,文风新鲜生动,语言朴实无华,力戒有意拔高和脸谱化,增强了典型人物的亲和力、感染力,群众普遍反映可信爱读。“我的这5年”栏目报道,生动反映了“十二五”以来我省普通百姓工作生活的巨大变化,通过数字对比、图片对比、细节对比,给人以直观、真切的感受,使报道主题鲜明突出。中央和省委宣传部门的领导都给予了专题表扬和批示表扬,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曹征海批示:“安徽日报近日推出的‘十二五成就报道,认真谋划,勇于创新,既有客观视野、大局观念,也有微观实例、群众视角,收到较好宣传效果,应予肯定和发扬。”

五、强化融合中的组合,在各展所长上体现趋势性

当今网络和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变化,带来了新兴媒体裂变式发展,引发了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深刻变革,提出了如何巩固和壮大主流舆论阵地的时代话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这是审时度势的科学判断,也是赢得未来的发展方向。党报新闻宣传要主动遵循媒体发展规律,体现时代特色、把握时代趋势,千方百计在舆情引领中抱团发声、立体发声、协调发声,在各展所长上适应趋势性要求,才能更好发挥主阵地主力军作用。

从传播方式的演变趋势看,技术发展导致渠道分散,渠道分散导致用户分化。不同媒体也有不同媒体的基因缺陷,都有一个加快融合、取长补短的问题,都有一个把传播的速度、内容的厚度、影响的广度、服务的效度统一起来的问题;因此,必须强化互联网战略思维,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加快新媒介、新平台、新渠道开发,形成多种传播方式并举、多层次用户覆盖、多样化需求结合的融合传播格局,在媒体融合中谋划好组合拳,在各展所长上体现好趋势性。这种组合拳,不是简单的物理聚合,而是要激活“1+1>2”的化学反应,通过整合各类资源,打造互通互融的全媒体平台,包括报纸、网站、手机报、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等,实现一个内容,多个出口,形成“一鱼多吃”的局面,既解决新媒体深度不够的问题,又解决传统媒体传播不快的问题,以达到深度快捷方便互动的传播效果。

组合式报道作为党报新闻宣传传统的重要手段,能给受众以更大更强的吸引力和震憾力。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在组合式报道中运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手段、融合并拓展报道的内容和形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近年来,安徽日报始终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的意识,注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互通互补,着力把舆论的信度、报道的厚度和传播的速度结合好,把综合性媒体与专业性媒体各自的优势发挥好,以全媒体矩阵打通线上线下两个舆论场,构建了以党报为龙头、系列报刊和新媒体同步推进、各展所长的立体传播格局。一方面,着力打造个性化、多样化、对象化的融合新产品,另一方面,着力将党报集团的原创内容、权威报道、深度解读和言论评论等传统优势与新媒体的互动快捷有机嫁接,力求实现互融互通、优势互补。对于安徽日报报道的重要会议、重大部署,两微一端都在第一时间按自身传播规律进行解构重组、连续发布、厚重组合、融合推出,形成集群效应,产生广泛影响。对于社会热点,注重设置热议话题,强化策划专项活动和与网友的互动。安徽日报在重要版面开设了“一周微博热点回顾”、“微博话吧”等专栏,选登微博微信热点话题和粉丝评论;每周开设“网事在线”专版和“侃大皖”、“江淮V言”、“观点对对碰”等专栏,对网上热点话题予以及时回应,使网上网下两个舆论场同频共振、形成合力。如安徽日报在“解码文化强省”系列报道中,注重创新传播方式和手段,强调“可读可看可互动”,将报道内容经过新媒体工作室重新编排后,转化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媒体报道,并在中安在线网站、“安徽发布”微博、安徽日报官方微信、中安在线客户端等新媒体矩阵上梯次推出,实现了多平台、全终端覆盖,全景式展现了安徽文化强省建设的生动局面和澎湃活力,有效放大了宣传效应,拓展了党报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党报思考实践
“融时代”地市党报影响力提升和生存发展策略探究
新时期如何增强党报影响力
采编探析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