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量饮酒 安全为重

2016-02-22赵向辉

食品与健康 2016年2期
关键词:脱氢酶乙醛胰腺

赵向辉

饮酒,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媒介,也是表达人情礼仪的一种常用方式。但是,忽略安全饮酒的重要性,甚至“闹酒”,就免不了生出一些抢救、住院甚至猝死之类的突发事件。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安全饮酒呢?

一、酒精能够麻痹人,

少喝为妙

酒类饮品都含有不同比例的酒精,而酒精对人体有镇静作用,摄入较多酒精对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机体机能和情绪反应都有严重伤害,也会造成口齿不清、视线模糊、失去平衡力、冲动等行为障碍。

人体肝脏每天能代谢的酒精约为每公斤体重1克。所以,一个60公斤体重的人每天允许摄入的酒精量应限制在60克以下,低于60公斤体重者应相应减少,最好掌握在45克左右。如,60度白酒50克,红葡萄酒也不可饮用过量,以每天2至3小杯为佳。

二、酒精需要肝解毒,

慢饮为妙

酒精经过胃进入小肠,黏膜上的乙醇脱氢酶把少部分酒精转化为乙醛,而大部分酒精进入肝脏,通过肝脏的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再依靠乙醛脱氢酶和细胞色素P450把乙醛氧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其中,乙醛对人体肝脏和胰脏功能的影响最为严重。

成年人的酒精代谢速度大约为15毫升/小时,饮酒后30~45分钟人体内的血液酒精浓度会达到最大值。所以,饮酒过程尽量延长一些,放慢饮酒速度,最好让酒精边吸收边代谢,降低对身体的危害。

三、酒精多在肠吸收,

多食为妙

酒精极易在胃肠道内吸收,胃内食物的存留可以减少酒精与胃黏膜的接触,并且使浓度梯度变小,向小肠移行的速度减慢而使吸收延迟,也就是说酒精被吸入血液的速度减缓,而吸收得愈慢,酒精的影响就愈不激烈。还有,食物的种类也对酒精吸收有很大的影响,喝酒的同时喝一些牛奶,酒精的吸收速度会减慢,固体食物比液体食物排泄延迟,所以酒精的吸收也缓慢。

因此,应该在喝酒的同时吃些东西,或是在饮酒前先吃点食物“打底”,或者边饮酒边大量饮水(记住,不是茶水,也不是各种饮料,而是白水或糖水),也可适量牛奶。

四、酒精能加重疾病,

不饮为妙

有胰腺炎、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意外、高血压、肝炎等病史的人应尽量避免喝酒,更不能过量,尤其正在服用头孢类、甲硝唑等抗菌药物者。因为一次摄入大量的酒精,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可加重病情,也可诱发新的疾病,严重时可使呼吸、心跳抑制而死亡。

以急性胰腺炎死亡为例。酒精对胰腺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和局部刺激作用,可造成急性十二指肠炎、乳头水肿、胆胰壶腹括约肌痉挛、致胆汁排出受阻,引起胰液的大量分泌,从而,使胆汁不能通畅流入十二指肠内,而返流至胰管内,使胰管内的压力骤然升高,导致胰腺的腺泡破裂,胆汁胰液及被激活的胰酶渗入到了胰腺的实质中,具有高度活性的胰蛋白酶又进行了“自我消化”,发生胰腺炎,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据统计,约20%~60%的急性胰腺炎发生于暴食饮酒之后,一旦发病,多为急性出血坏死型,病死率很高,误诊率也较高。

五、酒精摄入太多后,

保护为妙

不管怎样自控,也不管别人怎样监督,还是会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饮酒过量,发生醉酒或者酒精中毒,甚至出现精神症状。

此时,家人和陪酒的人应该做到以下四点,来确保醉酒人的生命安全。

防止食物堵塞气管。食物堵塞气管是醉酒者发生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因为大量饮酒后会引起胃部不适,出现频繁呕吐,而醉酒者往往意识不清,声门和咳嗽反射减退,呕吐物不能顺利吐出,容易误吸入气管导致窒息,所以不能仰卧,头要偏向一侧。

注意观察醉酒者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求助。

尽力搀扶醉酒者返回住地。因为一般醉酒者会全身瘫软,无力行走,或者走路不稳,独自离开可能出现车祸、醉倒等意外。

如果醉酒者自称身体不适,一定要赶紧就医,切勿自行回家或者盲目用药。因为有些药物和酒精会产生反应,加重病情,也可能出现新的疾病表现,甚至危及生命。

这酒啊,看起来像水,喝到嘴里辣嘴,进到肚里闹鬼,走起路来绊腿,半夜起来找水,早上醒来后悔。这是过量饮酒最真实的写照。因此,大家还是要尽最大努力避免过量饮酒,确保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脱氢酶乙醛胰腺
胰腺损伤CT诊断及注意事项
传说中的快速解酒方法有效吗?
胰腺超声检查
脱氢酶活性检测方法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喝酒“脸红”和“脸白”,哪个更能喝
胰腺微创手术,第二天可下床
转基因大豆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基于数字实验探究乙醛的还原性
纸质包装材料中甲醛、乙醛向食品模拟物改性聚苯醚的迁移行为
对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