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服狂犬病毒痘苗诱饵的研究进展

2016-02-22秦梅刘延亭侯艳红

中国动物保健 2016年1期
关键词:诱饵口服

秦梅 刘延亭 侯艳红

摘要:狂犬病(Rabies)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V)感染温血动物和人后引起,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达100%,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目前防制狂犬病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暴露后进行高免血清封闭以及免疫狂犬病疫苗。由于注射疫苗价格较高,注射不方便等缺点给防治和消灭狂犬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近年来,口服的免疫方式成为狂犬病毒疫苗研究的热点,除了狂犬病毒疫苗组份,疫苗的投送工具——诱饵也是决定口服狂犬病疫苗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口服狂犬病毒疫苗诱饵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狂犬病毒疫苗;口服;诱饵

狂犬病毒又称为恐水病,因被感染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的“疯”动物咬伤,感染性唾液污染伤口而发生致死性的脑脊髓炎,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狂犬病毒感染所有温血动物,感染的人和动物一旦发病,几乎都难免死亡。病毒主要侵害神经系统,临床症状为狂躁不安、意识紊乱、兴奋、恐水、吞咽困难,最后因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亡。狂犬病可在世界范围内分布,是全球性的严重卫生问题。我国是受狂犬病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防制狂犬病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曝露后进行高免血清封闭以及免疫狂犬病疫苗。由于狂犬病毒的流行面积和宿主范围非常广泛,单靠注射免疫很难消灭狂犬病毒,特别是对于野生动物,用口服疫苗大面积免疫野生动物是消灭狂犬病毒的最有效方法。因此,近年来口服狂犬病毒疫苗的研发成为热点,同时口服疫苗的研究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免疫后抗体效价较低。随着口服疫苗技术的逐渐成熟,人们逐渐认识到优秀的口服狂犬病毒疫苗不仅具有良好的狂犬病毒疫苗组份,选择一种适合的疫苗抗原投送工具——诱饵,也是非常重要的。合适的诱饵不仅具有对靶动物具有很好的诱惑性,同时也要能使口服疫苗抗原在动物口腔中得到很好的释放。

1 口服狂犬病疫苗及诱饵需满足的条件

目前,狂犬病疫苗是野生动物疫苗中开发最成功的疫苗之一,为欧美等发达国家狂犬病的控制做出了巨大贡献。狂犬病口服疫苗大致分为两类:弱毒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因弱毒疫苗保持有天然的免疫原性而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研究,ERA株、SAD株都曾用于口服疫苗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疫苗已经成为口服狂犬病疫苗研究的热点,既可以保持免疫原性,又可以克服弱毒疫苗毒力返强的危险。口服疫苗除了活载体疫苗的研究,还有核酸口服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等。

口服疫苗需要满足的条件:①通过口服对靶动物能产生很高的免疫原性;②对靶动物和其它动物具有很高的安全性;③基因组稳定;④和野毒株具有明显区别;⑤在野外各种温度条件下能保存较长时间。

通过学者们多年来对口服狂犬病疫苗的研究,发现口服狂犬病毒疫苗抗原的投送工具—诱饵是决定高效免疫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优秀的疫苗诱饵可以使口服疫苗抗原在动物口腔中不断释放,进而激发动物的黏膜免疫系统产生高效的免疫应答反应。作为口服疫苗的诱饵必须满足的条件是:①不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②对靶动物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对靶动物和非靶动物安全性极高;③诱饵原材料容易获得,生产成本较低;④不受外源因子的影响;⑤在野外条件下能够起到保护疫苗稳定性的作用;⑥要含有一种生物酶标记;⑦能耐受疫苗投放环境和保存条件。

2 国外对口服狂犬病疫苗诱饵的研究进展

1774年John最初选择用鸡蛋作为狂犬病疫苗载体,以狐狸作为实验动物进行了口服研究,虽然这种疫苗载体未得到实际的应用,但为以后的口服疫苗诱饵研究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1775年Winkle和Baer用ERA和PRI株作为狂犬病毒疫苗株,用香肠作为诱饵对狐狸进行了口服免疫,可以产生有效的免疫效果。在此基础上,1778年,瑞士研究者用10%蛋黄包裹鸡头做疫苗诱饵,发现60%的狐狸获得了免疫保护。鸡头和香肠是最早选择为口服疫苗诱饵的,其成本低,取材方便适合大规模的野外投放,免疫效果良好,因此,口服免疫开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始广泛应用。但是由于鸡头和香肠制作过程需要消耗大量人力,鸡头作为口服疫苗诱饵对靶动物的选择性不强,鸡头也容易变质,后来制作了以鱼粉和脂肪为主要原料的口服疫苗诱饵,这种诱饵可以实现机械化大规模生产,以供欧洲各国统一野外投放。

1992年,Frontini在墨西哥用Linhat诱饵、鱼粉聚合物诱饵和蜡饵对犬进行了采食实验,结果表明这几种诱饵的采食时间长,与犬饼干相比,诱惑性不明显,所以这两种诱饵的结合是犬全较为理想的诱饵。由于在美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播动物是浣熊,狂犬病疫苗诱饵的研究多以浣熊为实验动物。1989年,Hadidian制作了一种主要以鲭鱼酱为主的疫苗诱饵,体积约为3cm×3cm×3.5cm的矩形小块,塑料小袋装口服疫苗,然后石蜡封口后进行投放,采食率可以达到53%。同年Perry用热狗、棉花糖、面包、果冻、蜜糖和苹果酱等为材料的诱饵对浣熊进行了采食实验,结果表明80%的浣熊可以产生很好的免疫保护。1991年Linhart用商业食品玉米粉、牛奶和鸡蛋为主要原料作为口服疫苗诱饵,结果显示90%的浣熊产生了很高的病毒中和抗体。到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梅里亚公司在以前诱饵制作的基础上研制了以牛肉为主要原料的口服疫苗诱饵,这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最多的口服疫苗。据不完全统计,仅1990年到2000年美国在野外投放了2.2亿头份的这种以牛肉为主要诱饵成分的狂犬病疫苗,大大降低了狂犬病的传播。2005年至2006年爱沙尼亚在野外对红狐狸和浣熊投放了以RabidogSAG2为诱饵的口服狂犬病疫苗,73.5%的红狐狸和浣熊激发产生了针对狂犬病毒的中和抗体。

口服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不仅与诱饵成分有关,疫苗诱饵的形状、投放密度和投放次数也是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红狐狸、狗和浣熊是传播狂犬病的主要动物,方形诱饵和圆形诱饵相比,所有动物更倾向于喜欢采食方形诱饵。AndrewC研究发现同样数量的口服疫苗,一次性高密度投放比持续性投放免疫效果更好。

3 国内对口服狂犬病疫苗诱饵的研究进展

目前我国狂犬病的防控措施和国外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虽然要求所有犬必须注射狂犬病疫苗,但在实施中存在很大困难。有统计数据表明,在我国部分地区,外表健康的犬的狂犬病毒携带率超过2%,这是潜在的传染源。因此,国内口服狂犬病疫苗的研发已经迫在眉睫。虽然目前市场上的狂犬病毒疫苗多种多样,但是由于成本较高,免疫困难,无法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普遍推广。

由于国内缺乏口服狂犬病毒疫苗诱饵的研究,张红普2012年根据国外发达国家野外投放口服疫苗的经验和犬的生物学特性,利用广西现有的经济资源研制了多种狂犬病口服疫苗诱饵。秘鲁鱼粉诱饵、巴基斯坦鱼粉诱饵、犬粮诱饵和肉骨粉诱饵,肠衣包裹狂犬病口服疫苗,固体石蜡固定口服疫苗和诱饵。结果表明巴基斯坦鱼粉制作的口服疫苗诱饵效果最好,采食率达到92.3%。

4 研究展望

口服疫苗诱饵是投送口服疫苗的良好工具,其适口性和稳定性是影响口服疫苗免疫效果的直接因素。影响口服疫苗诱饵的重要因素有诱饵的选材、诱饵的投放密度、诱饵的投放次数。在选材上除了要考虑所选材料对靶动物的适口性外,还要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材料的经济因素、靶动物的饲养习惯、采食习惯等。由于国内对口服疫苗诱饵的研究很少,所以我们要结合国外对野生动物投放狂犬病疫苗的经验,结合国内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因素来研究口服狂犬病毒疫苗诱饵。口服疫苗的免疫原理主要是靠黏膜免疫系统递呈抗原,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黏膜免疫反应,在这方面我国已经有相关产品进入临床,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脊髓灰质炎口服疫苗糖丸,为人类战胜脊髓灰质炎病毒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如果能够研制出狂犬病的口服疫苗,加以优秀合适的口服疫苗诱饵,那么人类克服狂犬病的难题会迎刃而解,也会有助于填补我国狂犬病口服疫苗领域的研究空白。

(编辑:狄慧)

猜你喜欢

诱饵口服
雪花诱饵
险恶之人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宫内节育器以及口服避孕药临床疗效观察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多看一眼都不行
多看一眼都不行
多看一眼都不行
多看一眼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