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庸”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影响
——以“信达雅”为例

2016-02-22杨雯昕

西部皮革 2016年24期
关键词:信达雅意译中庸

杨雯昕

(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重庆 400000)

“中庸”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影响
——以“信达雅”为例

杨雯昕

(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重庆 400000)

本文以“信达雅”为例,简要论述了“中庸”思想对中国传统译论的影响,呼吁在西方翻译理论频频出新之时,中国译界也要推陈出新,尝试与各学科结合,从不同角度研究翻译,创造出新的翻译理论。

中庸;传统译论;信达雅;创新

1 引言

语言与哲学密不可分,任何语言观都建立在一定的哲学理论基础上,而语言又是哲学思想的核心和载体。“中庸”作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于汉语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而翻译以语言为基础,因此“中庸”思想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信达雅”翻译理论,源于古代,成于近代,在翻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本文将以“信达雅”为例,简要探讨“中庸”思想对于我国传统译论的影响。

2 “中庸”之道

中庸属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始由孔子提出。“中庸”一词始出于《论语·庸也》中的“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是儒家的道德标准,“中”有合适、恰当之意,“庸”有常、用之意。《礼记·中庸》也把“中庸”作为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主张“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认为人们的道德行为往往具有片面性,智者、贤者“过之”,而愚者、不肖者“不及”,无法达到“中庸”的高度,故而应当运用中庸的原则加以纠正,以维护正道。中庸之道的地位可见一斑。

后世对于“中庸”含义的解释众说纷纭,有人将其理解为折中主义,甚至直接将其等同于平常平庸之道,这都是对“中庸”的误读。自古以来,中庸之道便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智慧,宋代理学家以中庸为儒学“道统”,二程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汉典》中对“中庸”的注解为“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其实,孔子的中庸之道与折中主义大不相同,后者缺乏原则性,而前者则强调“凡事有度,过犹不及”,“中庸”反映的是事物之间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的必然性,注重把握“中和”之度,以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3 以“信达雅”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译论

“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从提出到发展成熟,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过程。这三个字对中国翻译界影响巨大,特别是该理论厘定之初,其影响几乎到了“译必称信达雅”的地步,成为“译书者的唯一指南,评衡译文者的唯一标准”,被奉为中国翻译界的金科玉律。不仅仅是上个世纪的翻译家和译者,现今的译者也深受其影响。即便是如今学习翻译理论的学生,最先知道的中国翻译理论多半也都是“信达雅”。

1898年,中国近代第一位系统介绍西方学术的启蒙思想家严复,集汉唐以来译论之大成,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首倡“信达雅”为译事楷模。文章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为达,即所以为信也。”严复还引证儒家经典,来建立他的翻译学说。“《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在严复的理论中,“信”要求译文“不倍原文”,即是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忠实于原文;“达”则要求译文必须通达顺畅,否则“虽译犹不译也”,为此“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雅”则要求“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反对“用近世利俗文字”。后世的翻译家通过不断地修缮,将“雅”的意思演变为文雅,优美,讲究文笔,注重修辞,强调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等等。

随着我国译论的不断发展,许多翻译家提出了众多翻译理论,比如傅雷的“传神论”,傅雷在《高老头·重译本序》中提出:“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这就是说,翻译要做到传神,如同作画一般,将文本的内容通过文字传达出其神韵。严复曾提到“达旨”的概念,“传神”显然是较“达旨”更进了一步。傅雷此后又说:“在最大限度内,我们是要保持原文句法的。”由此可见,傅雷又回过头来重申要注意严复所标的“信”字。再比如许渊冲的“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形美,他曾在《外国语》上发表文章指出:要在传达原文的意美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还要在传达意美、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形美,努力达到三美齐备,实则也是对“信、达、雅”三字内容的重申与丰富。

由此可以看出,这些翻译理论大多都没能跳脱开“信达雅”的影子,也可以说是对信达雅理论的继承与拓展。因此,不难看出“信达雅”在中国传统译论中的代表地位。

4 “中庸”对“信达雅”的影响

我国自有翻译之时就一直贯穿着文与质、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归化等翻译策略的二元争论,有些争论至今仍在继续。虽然每一方都言之有理,而且大多数翻译大家都在翻译中实践着他们颇为倾向的翻译策略,但若是仔细研究便可以发现,中国的传统译论没有形成像西方译论那样明晰的派别,而是存小异求大同。支持直译的译者也会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意译,而支持意译的译者也并不会将文本大改特改完全意译,该直译的时候仍然是直译,这便是收到了“中庸”思想的影响。比如主张“直译”的鲁迅先生在《小彼得》序言中所说的:“凡学习外国文字的……不敢意译,令读者看的费力。这译本原先就很有这弊病,所以我当校改之际,就大加改译了一通,比较的近于流畅了。”所以鲁迅的“直译”实际是说译作要在忠实原作的基础上,尽量做到通顺易懂,使原作者“撰述之真,得以表达”的翻译正途也是要通过“达”的“形”才能表达出来,他并没有将“直译”和“意译”对立起来,而是将两者结合起来。

“信达雅”理论作为译者翻译的原则和标准,“信”首先要求忠实原文,“达”要求贴近读者,“雅”则要求在“信”和“达”的基础上优化译文,既不偏向直译,也不偏向意译,而是在两者间找到一处最合适的位置,译出成功的译文。这无疑体现了“中庸”思想的精髓——不偏不倚中度合节,若是到达“中和”的境界,便会“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也即天人合一的境界。

天人合一是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天人合一便是至善、至城、“与天地参”的境界,要求的是天道和人道的统一,理智与情感的统一。天道就是诚(这里的“诚”指的是贯通天人之绝对精神),人道就是追求诚,人道要与天道相吻合,人们的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情感的表现,为了追求与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诚、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所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天人合一。“信达雅”理论作为一种翻译标准,也是无数译者不断追求又难以企及的至善境界。译者为了翻译出优秀的译本,要理智地、不带任何主见地看待原文,将一种文字译成另一种文字,也要把自己看做作者,赋予译文同原文一样的内涵,以达到“信雅达”的至高标准。

5 “中庸”的束缚

“中庸”虽强调不偏不倚取其中,但无疑也存在着弊病。中庸之道贯穿着整个儒家思想,其产生的根源是孔子试图通过恢复旧制来结束乱世,以达到天下大治,而所谓“旧制”便是周礼,讲究等级、尊卑关系。虽然在时代的发展中,“中庸”关于等级制度的含义渐渐弱化,但其思想已然深入人心。以“信达雅”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一直占据着首位,因其不偏不倚的“中庸”地位,几乎完美地概括了翻译的精髓,自成一体,无懈可击,以至翻译家和译者们不敢推翻,也不能推翻。

放眼世界,西方国家的翻译新论频出,而反观中国译论却依旧止步不前,或有新论亦是老生常谈。但是,无论是韦努蒂的“异化”理论还是勒菲弗尔的翻译改写理论,从“中庸”的角度来看,都过于偏激,不能认可。韦努蒂认为,在翻译时应该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译者不仅可以不受目标语言和文本习惯的限制,而且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采用不流畅、不透明的言语风格,刻意保留原文语言的文化色彩,让译文读者清晰的明白自己是在读一本翻译作品,要求译者“显身”,而“中庸”的思想则要求译者“隐身”,要求译文变成另一种语言的原作。同样,勒菲弗尔的翻译改写理论也是如此,勒菲弗尔认为翻译即是一种改写,翻译并非事机械地从一种文字翻译到另一种文字,而是要受到诸多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例如翻译目的、译文对象、语篇类型、译文接受环境等,权力、意识形态等语言之外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也应当列入翻译研究范畴。这也不符合中庸之道的思想,“中庸”强调的是对原文的绝对忠诚,译者不可擅自修改其内容,更妄论对译文进行改写和操纵。

《中庸》一文中写道“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意思是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但安于现状并不能带来进步,创新与变革在实现之初,也常常被叫做“非分之想”。中庸之道强调的是“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此乃为强。但一直固守着自己认为的“至城”,不踏出一步去创新尝试,又怎么知道会不会出现新的“诚”?

理论来源于实践,最终又要作用到实践中去。翻译理论的产生有很多原因,大都是为了更好的指导翻译实践,让译者能够产生优秀的译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有很多条路可走,不必拘泥于一条众人皆知的大道,另辟蹊径也未尝不可。

6 结语

中国翻译理论历史悠久,硕果累累,然而到了现当代却似乎进了瓶颈,受到“中庸”等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反复赞颂前人的伟大理论,“信达雅”的三字论更是被中国的翻译界封为经典,但是自此以后,再无让人耳目一新的理论问世,而西方的翻译理论却频频出新,从各个角度研究翻译,与各个学科结合创新理论。中国的翻译研究也应当如此,不要怕出错,要敢于尝试,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优秀理论。

[1] 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 崔长青.中国传统语言哲学视角下的翻译理论与方法[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4] 周文革.中国传统译论的“中庸”之道[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5] 刘期家.论“信达雅”的历史发展轨迹[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2).

[6] 马志媛.“信达雅”在中国翻译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影响[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7] 张贯之.语言哲学:语言学研究的基石[J].英语研究,2011,(1).

[8] 张文君.解读安德烈·勒菲弗尔的翻译改写理论[J].琼州学院学报,2010,(3).

[9] 罗晓霞.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述评[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4).

杨雯昕(1994-),女,汉族,安徽人,硕士,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

H059

A

1671-1602(2016)24-0295-02

猜你喜欢

信达雅意译中庸
中庸自明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信达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中韩互译之技巧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对比浅析中西翻译标准
浅谈直译与意译的合理结合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Yan Fu’s Thoughts of Trans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