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本体问题观照下的高校书法教育

2016-02-22吴瑞阳

西部皮革 2016年16期
关键词:本体汉字书法

吴瑞阳

(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书法本体问题观照下的高校书法教育

吴瑞阳

(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目前,高校书法教育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书法教育应以正确的书法评判标准为前提,这就涉及到了书法本体问题。本文通过对书法本体问题的讨论,阐述了现代高校书法教育应坚持的方向。

书法本体;书法标准;高校书法教育

“学院书风”是以高校书法专业师生为创作主体的一种创作风格与思想。要理解“学院书风”的内涵,首先要明晰书法的本体指向。对书法本体问题的讨论是近现代书法史产生的一个新命题。明代书学产生了南北二分法,清代又出现轰轰烈烈的碑帖之争,清代中后期开始,碑学书法占据了书坛主流,并一直延续到民国,到后来沈尹默、白蕉等人的倡导与努力,帖学开始重现生机。但不管是着眼南书江左风流的婉转流美,还是倾心北书汉魏风格的浑厚雄强,都只是风格与审美取向的不同,还未触及到书法本体问题讨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阶层都发生了变化,以儒学思想和封闭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传统价值观念渐渐消失,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各种新潮的美学思想纷纷涌入,这一切造成了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文艺界前所未有的激荡。书法艺术也是在这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发展演变的。大体上说,书法发展的内在规律、经济基础的变革、西方现代、后现代美学思想的影响和日本现代书法的启发是催生书法新面貌的四个因素。与传统社会文化割裂后的书法艺术必然要面临书法标准的重建问题。现当代书法标准问题的讨论出现了新的课题,那就是对书法本体问题的置问,即讨论书法到底是什么,它的外延有多大、底线是什么等问题。

对书法本体问题的讨论可以从两个层次入手。首先是传统书法和“现代书法”的分野。传统书法倡导者强调对传统技法和古代文化的承接,主张温和、渐进的演变。“现代书法”则是一个争议较大的概念,“简而言之,现代书法我们或可以认为,就是带有浓厚现代意味的以汉字为载体的书写表现形式,它往往以奇异的线条,幻化的笔韵,象形的结构等等,来表现一种构成美和现代意识的情趣。它通常并没有脱离汉字,但又与传统的书法艺术迥异。”①这是对现代书法一个较为准确的概括。“现代书法”与传统书法关于书法本体问题的争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书法的载体问题。传统派认为汉字是书法的唯一载体,字非字、画非画或完全脱离了汉字的书法创作都不能算作书法;“现代书法”对书法载体表现出较大的包容性。第二表现在笔墨技巧上,“现代书法”由形式引发了对传统笔墨技法的反叛;传统书法则更注重传统技术积累,“用笔千古不易”是其经常遵循的一个法则。

对书法本体问题讨论的第二个层次,是传统书法内部的分野。传统书法的支持者在汉字是书法艺术的载体、注重传统笔墨技法的继承与发挥等问题上看法一致,他们的分歧在于新时期的书法应该更注重形式还是更注重内容。我们且称之为“形式派”和“文化派”。“形式派”认为,注重形式是书法从“书斋文化”走向“展厅文化”的必然结果,“在形式美的追求下,汉字从书法文化中剥离,成为造型艺术创作的元素,失去了与整个传统文化的联系,中国人原先对汉字书法神、韵、味、气的分析,也转向对于书写汉字的线条、章法、结构的造型分析。”②“形式派”寄希望于把当代人们的精神面貌与传统笔墨技巧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既能承接传统,又能表现时代特征的新书风,这种思路迎合了许多普通大众和一些专业人员的口味,在一定的传统技法基础上,书家只需写出迥异于他人的风格即可,于是各种笔墨技巧在书展上层出不穷,不免有“炫技”之讥。“文化派”坚持认为书法的本体是一种文化,脱离了文化土壤与个人修养而谈书法的形式是一种误读。“书法教育的文化性缺失,是对书法及书法本体认识的一种错位。书法是植根于传统文化的综合艺术,‘识浅、见窄、学不足’均不可能尽书法之妙。书法教育要以文化积淀为铺垫展开,强化书法教育的文化性格,让书法教育回到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根基上来。”③书法的文化性定位也为书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人文修养,砥砺性格情怀成为书法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从本体上讲,书法可以分为现代的和传统的、形式的和文化的四个指向。那么,学院书法教育应当坚持哪种本体指向呢?显然,作为一个专业文化传承机构,我们应当坚持传统的、文化的书法本体指向。这是因为:第一,“现代书法”更多的是一种观念而非一门手艺,它具有较为薄弱的历史积淀和技术积累,艺术教学不可能沦为一种形而上的空谈,“现代书法”与传统书法也并非完全是一种对峙关系,传统书法对现代书法的基础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第二,书法与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认识与学习书法艺术要有整体意识,把书法放到大的文化环境中去,才能更加准确的把握书法的本质。学院有责任也有能力担负起理论与文化的教育,坚持书法的文化本性才能促进高校书法教育的科学进展。

明确了学院书法教育的本体指向之后,高校书法标准建设也就简单明了了,那就是抗心希古,依靠传统的书法审美标准来培养学生精深的笔墨意识,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文艺素养。“‘书法的当代标准’,首先面临的不是构建新标准,而是张扬传统标准,尊古自然出新。从理论上说,我们不需要担心书法的‘当代性’问题,任何时代的任何事物都烙有时代的印记,一切的割裂无疑是自我毁灭。”④这段话明确了传统标准对当代书法的重要规范作用,无疑对高校书法教育有着重大启示意义。

注释:

①文备.20世纪后期关于现代书法的讨论.艺术百家,2005年第1期.

②祝帅.当代书法创作的专业化倾向.美术观察,2011年8月.

③徐传法.坚持书法教育的文化根性.美术观察,2012年9月.

④方爱龙.割裂传统而强调书法的当代性值得检讨.美术观察,2007年10月.

吴瑞阳(1989-),男,汉族,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职务:在校学生,在读研究生,单位:河北大学,研究方向:书法研究。

G648.7

A

1671-1602(2016)16-0168-01

猜你喜欢

本体汉字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眼睛是“本体”
书法欣赏
汉字这样记
基于本体的机械产品工艺知识表示
汉字这样记
专题
Care about the virtue mor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