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6-02-22刘维琦

西部皮革 2016年16期
关键词:网民基础设施信息化

刘维琦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 淄博 255012)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刘维琦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 淄博 255012)

农业信息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之路。本文通过实例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农村信息化发展状况,说明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深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农业信息化;农业发展

1 前言

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急速推进,信息网络成为经济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化渗透到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因此,农业信息化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一个必经之路[1]。我国农村信息化程度较低,其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及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的推进。因此,基于信息化的农业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且其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2 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CNNIC)2016年1月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表明,我国2015年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达到28.4%,人数1.95亿,城镇网民占比达到71.6%,人数4.93亿。较之2014年,农村与城镇网民分别增加1694万人与2257万人,增幅分别为9.5%与4.8%。农村网民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有所增加,规模增长速度是城镇的2倍。

然而,我国农村网民整体规模仍较小,占比不足1/3,平均占比较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我国2015年总人口13.74亿,其中城镇人口7.71亿,网络普及率63.94%,农村人口6.01亿,网络普及率32.44%。另外,从职业结构上划分,农林牧渔劳动者占比仅为6.3%(2014年)与5.7%(2015年)。因此,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程度仍较低。

3 我国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3.1农业信息化有效利用率低。一方面,我国农业信息的采集范围较为狭窄,处理方式相对落后[4]。另一方面,涉及农业的信息资源分散,质量低下,实用性较差。其原因主要有三点:(1)涉及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较低,尤其是垂直系统之间的横向联系极为低下;(2)城乡结构之间涉及农业信息较少,信息的从业者大多数为城镇人口,农村信息化程度仍较低,掌握信息技术的农业从业者更少。因此,城乡结构信息化的严重不对称,极大地制约了涉及农业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完善。(3)网站是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然而涉及农业信息的网站较少。大多数农业信息网站由政府设立,其主要目的是为决策服务,专门为农业从业者提供信息的网站极少,加之其质量也存在较大问题。

3.2农业信息产品开发缓慢。目前,专门针对农业领域开发的信息产品单一,从业人员较少,开发进度缓慢。其主要原因是开发农业信息技术产品的效益仍较低,较短时间未出现较大增长。此外,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差异较大,实际环境变化较大,也给其信息产品开发带来一定困难。如何提高农业信息产品的开发效率,使其具有普适性仍为此类产品开发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3.3农业信息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基础网络、技术装备、信息共享平台与信息安全设施等[5]。由于城镇化进度加快,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于城镇发展之中,因此农村与农业信息的基础设施投入相对较少,从而导致农业信息的基础设施不足,发展较慢。同时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网络信息共享平台的不完善,进一步减缓了农业现代信息化的发展。

3.4农业信息人才匮乏。人才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同样,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由于我国教育资源在农业信息方面不足甚至有些缺乏,导致我国农业信息从业人员较少,人才稀缺,则农业信息建设缓慢,质量不高。同时,导致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较低,农业信息推广与实施难度大,进一步影响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4 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一些对策

4.1提高农业信息化意识。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与推广,由各政府牵头,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政策与措施。第二,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相关部门应向农民说明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普及农业信息知识,提高农民了解、掌握信息的能力。第三,农业信息化涉及国民生产活动中各行业与各领域人员,因此,全民参与,提高全民农业信息化意识不可或缺。

4.2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基础设施是农业信息化的根基,是农业信息运用的基础工具和推广的途径。基础设施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支撑,政府部门应从宏观视角制定一个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总体方案,避免资源的浪费。

4.3加快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农业发展离不开信息人才的支撑,通过对人才的专业知识、生产技能、信息管理等方面培养,可以缩短农业信息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其产品质量,为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提供高效的资源,为相关产业及服务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农业信息化发展是一个综合性工程,推动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同时需要专业人才的指导与农业从业者的努力,相信在各部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农业信息化道路必然前景光明。

[1]万享明.浅议农业信息化[J].今日湖北(下半月),2011,4:18.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1/P020160122444930951954.pdf,2016-01/2016-05-18.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4]徐睿.论推进农产品流通信息化的对策[J].北京农业,2014,11:32-35.

[5]李道亮.我国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框架体系[J].中国信息界,2008,9:63-68.

[6]孙雪津.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

刘维琦(1991.5-),男,汉族,山东昌邑,硕士,山东理工大学,农业与区域发展。

G203

A

1671-1602(2016)16-0100-01

猜你喜欢

网民基础设施信息化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