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流行性腹泻的特点、现状及对策

2016-02-22赵盼盼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猪仔流行性断奶

赵盼盼

(河南省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济源459000)

猪流行性腹泻的特点、现状及对策

赵盼盼

(河南省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济源459000)

流行性腹泻;流行现状;流行特点;措施研究

流行性腹泻的主体是各年龄阶段的猪,由于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接触性肠道传染病。本文主要介绍了流行性腹泻的特点,并且对于其现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和防空措施,对相关人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流行性腹泻的特点

1.1潜伏期较短

流行性腹泻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1~2d左右。一般暴发的原因主要是从外地或者是其他猪场引进了新幼崽,同时,病猪粪便处理不当,在猪场的饮水、猪舍的环境中也会进行传播。潜伏期较短造成,传染速度快,使防控变得很困难。

1.2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流行性腹泻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播速度快,新疫区的发病率非常高。一般3~4周就会遍布猪场,疫情一般需要6个月左右才能得到缓解。疫情缓解后在仔猪体内形成抗体,短期内不会再次发病。然后再间隔几年后很可能再度暴发。

1.3仔猪发病率高

流行性腹泻仔猪的感染率和发病率最高,几乎为100%。幼小猪仔抵抗力弱,抗病毒能力不强,最为容易感染。其次就是哺乳断奶后的幼崽,在哺乳期间具有母猪的抗体保护,不会受到感染,但是一经断奶,自身就很可能受到传染,发病率50%左右,症状严重的猪仔会增加死亡率。

1.4发病具有季节性

流行性腹泻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性腹泻多发生在北方的冬季(12月至下年的2月之间),发病率在85%以上。冬季天气较为寒冷,猪仔的自身抗病能力减弱,仔猪的机体反应能力迟钝,发病后痊愈速度减慢。很容易引起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反应,容易与传染性肠胃炎出现误诊。

2 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现状

流行性腹泻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2~3d左右,而人工感染的潜伏期更短,一般不超过24h。流行性腹泻发生时,多呈现腹泻、呕吐、食欲不振,粪便颜色为灰黄色并带有恶臭味道,少数仔猪体温升高2~3℃左右。流行性腹泻发生于不同年龄段的仔猪,症状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轻。通常幼崽猪表现为腹泻7d左右,死亡率大约为90%以上。1周岁左右的仔猪腹泻3~4d左右,死亡率大约在55%。而猪龄较大的育成猪在流行性腹泻发生后,抵抗能力较强,以上症状较为轻微,一般在腹泻8~9d后会缓解康复,同时,死亡率也大大下降,在5%以内。

流行性腹泻与传染性肠胃炎在发病症状上极为相似,症状多见于呕吐、腹泻、脱水、食欲不振等等,很容易误诊。但是流行性腹泻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与寒冷的冬季和初春时节。

3 流行性腹泻的防控措施

3.1采取饥饿治疗法

在流行性腹泻发生后,对抵抗能力较强的育成猪可以采取饥饿治疗方法。首先要用清水对饲养槽内进行彻底的大清洗,然后注入一些淡盐水或者是其他盐水液体,期间停止喂食。让成年猪通过24~48h的停食进行体内的清毒排毒,减少感染的几率,同时增强抗传染性。

3.2进行药物治疗法

在流行性腹泻发生后,特别是初期一定要高度重视,积极进行药物治疗。如阿莫西林、环丙沙星、青霉素等消炎消毒注射剂。同时辅助黄氏多糖,增强猪仔的抗病毒能力,提升机体的免疫力。对于症状严重,脱水腹泻强烈的猪仔注射葡萄糖或者生理盐水等注射液,帮助减轻症状。

3.3加强饲养管理

控制和预防流行性病毒,在猪场饲养中要加强饲养管理,坚持自己繁殖自己养殖的饲养管理制度,减少外来猪仔对携带病毒的可能性。提高寒冷时期对猪舍环境温度的控制,保持猪舍的干燥以及粪便的及时清理。在冬季高发期提供温水或是淡盐水,提高猪仔的抗病毒能力。

3.4及时注射疫苗

为了有效的应对流行性腹泻引发的大面积大范围的传染,要及时对于猪仔进行疫苗注射,减少流行性腹泻发生的可能性的同时,增加猪仔的抗体。减少养殖场在面对流行性腹泻发生后的药物治疗成本,以及后期病发后大量的药物治疗造成猪仔体内的药物残留,从而最终影响消费者健康。

[1]陈建飞,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CH/S株N蛋白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原核表达[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7,11.

[2]李春华,等.断奶前仔猪经胎盘感染猪圆环病毒2型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肠炎的影响[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7,02.

10.3969/J.ISSN.1671-6027.2016.06.077

猜你喜欢

猪仔流行性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如何提高猪仔成活率
应用HyD在仔猪断奶早期可提高维生素D的效价
猪流行性腹泻的疫苗研究进展
猪流行性腹泻防控上常见的误区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亮菌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黏膜的保护作用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
奇怪,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