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州市芝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2016-02-21冀洪策

乡村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产稳产芝麻覆膜

冀洪策

(邓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南 邓州 474150)

邓州市芝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冀洪策

(邓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南邓州474150)

芝麻又名胡麻、油麻,是喜温作物,其既是油料作物,又是工业原料,经济价值极高。基于此,根据河南省邓州市的土壤、气候等条件,总结出芝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芝麻;栽培技术;高产

1 选用良种

选用优良品种是地膜覆盖芝麻获得优质高产稳产的基础,为了充分发挥地膜覆盖栽培的增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应选择适应地膜覆盖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抗病品种,如豫芝4号、豫芝5号、豫芝7号、舆芝12号和驻芝15等。

2 整地

2.1精心选地

芝麻一怕渍,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土壤上种芝麻,最易受涝减产,甚至绝收。芝麻二怕重茬,重茬病菌多,病害严重,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因此,芝麻地应选择地势较高,土层较厚,土壤质地疏松肥沃,有灌溉条件,排水良好,连续3 a没有种过芝麻的地块。

2.2精细整地

芝麻种子小,根系弱,幼苗生长缓慢,精细整地是夺取一播全苗、壮苗的重要措施之一。冬耕时,将地深耕20~30 cm,只耕不耙。春耕时,精耕细耙,清除残余根茬,确保土壤细碎无坷垃,上松下实,通透性好,地面平整。

3 合理施肥

地膜芝麻生育期长,生长发育快,植株高大,必须增施肥料才能满足其对养分的需求。同时,由于地膜芝麻倒伏的可能性大,且生长后期又极易脱肥早衰,因此地膜芝麻非常讲究施肥技巧。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在施肥方法上,将全部有机肥及磷钾肥和总氮肥的50%用作底肥,其余50%氮肥作为追肥。芝麻根层分布浅,浅施底肥增产效果好,一般增产10%左右。种肥用量少,效果好,可满足苗期对养分的需要。开花前追肥可充分满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旺盛时期对养分的需要,盛花期喷施磷钾肥,能增蒴,增粒重,提高含油量。在芝麻高产条件下,还应考虑硼、锌、锰等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一般底肥每667 m2施有机肥3 000.00 kg、磷酸二铵20.00 kg、硫酸钾10.00 kg、尿素5.00 kg、硫酸锌1.00 kg和硼砂0.25 kg。

4 标准化起垄

为了充分发挥地膜覆盖栽培的防涝、防渍和防病效果,解决芝麻种植中产量低而不稳问题,提高芝麻产量和品质,地膜芝麻必须实行垄作覆膜,标准化起垄是提高覆膜质量和确保密度的关键,底墒充足是覆膜栽培成败的关键。因此,覆膜前起垄时要有墒抢墒,无墒造墒,确保足墒起垄。地膜覆盖芝麻的种植方法,多采用起垄双行种植,一般每隔80 cm起一垄,垄面宽45 cm,沟宽35 cm,垄高约10~12 cm,每垄种2行,平均行距40 cm,要求垄面土壤细碎,中间略有隆起,垄直边齐。

5 选用地膜

芝麻地膜覆盖栽培所用的地膜,要宽度适宜,不碎裂,耐老化,透明度高,一般使用线形低密度聚乙烯微薄地膜,幅宽70~80 cm,厚度以0.006~0.008 mm为宜。厚度小于0.005 mm,增温保温效果差,易破碎;厚度大于0.008 mm,地膜用量大,成本高。每667 m2约需地膜6.00~7.00 kg。

6 提高播种质量

播种是芝麻种植的一项重要环节,提高播种质量,确保一播全苗,才能达到高产稳产。地膜覆盖芝麻高产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利用地膜的增温、保温作用提早播种,从而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挖掘芝麻的高产潜力。因此,地膜覆盖芝麻必须适时早播。播前5 d内,5 cm地温日平均达到12.5℃即为覆膜播种适期,一般播种适期为4月15—20日。播种前要做好种子处理工作,一是晒种,播前选晴天在阳光下晒种2~3 d;二是选种,采用风选或水选,选择籽粒饱满,无病虫杂质的上等种子;三是药剂拌种,用50%辛硫磷乳油拌种防地下害虫,用25%的多菌灵拌种防苗期病害,或用2.5%适乐时10 cm拌种1.00 kg。

芝麻播种方法以条播最好,距离垄边距8 cm,要求下籽要均匀,深浅一致,播深一般2~3 cm,每667 m2播种量为0.50 kg,播后及时镇压。

7 喷施除草剂,规格盖膜

播种后盖膜前,每667 m2用拉索100~150 mL,或50%乙草胺80~100 mL,加水50.00~60.00 kg,对垄体均匀喷雾,盖膜后再对裸露的地表补喷一次,可防止杂草危害。

播种和喷除草剂后立即覆膜,一般顺风覆膜,一人顺膜展膜拉紧抻平,紧贴地面,两人在两边培土,达到实、严、紧。“实”就是将地膜两边垂直埋入垄两边土中并踩实,“严”就是地膜要紧贴垄面而不留空挡,“紧”就是纵膜适度要拉紧。最后每隔3~5 m用土压横带,防止刮大风时,将地膜吹翻或扯破。

8 田间管理

8.1适时破膜放苗

芝麻播种后一般4~5 d出苗,出苗后应及时破膜放苗。春播地膜覆盖芝麻每667 m2适宜种植密度为8 000~1万株,垄面上行距30 cm,垄与垄之间的行距为50 cm,株距为18~20 cm,可按株距破膜放苗。用手指或刀片正对幼苗处在地膜上开十字形小口,引苗出膜,每孔放出两三棵苗即可,立即在膜孔上再盖一把湿土,封严膜口,确保地膜增温保墒效果。当幼苗长到3对真叶时,即可定苗。

8.2旱浇涝排

足墒播种覆膜,可确保芝麻前期生长对水分的需要,一般不需浇水。芝麻开花结蒴时,对水分十分敏感,既怕旱又怕涝,应及时做好防旱排涝。当土壤水分不能满足生长需要,在叶片刚刚出现萎焉时,应立即沟灌润垄,要小水慢灌,沟内水面不要超过垄沟水位的2/3,以水能及时渗完为宜,切忌积水,防止水渍。浇水后要及时对沟内进行中耕松土,防止杂草丛生和土壤板结。为避免涝灾,灌水前应切实注意天气变化,杜绝在雨前灌水。芝麻封顶后一般不需要灌水。当雨水过多时,应及时排水,防止涝灾水渍。

8.3追施关键肥

芝麻初花期根据芝麻长势酌情每667 m2追施尿素5.00~8.00 kg。追肥方法:天旱时,可结合灌水追肥;土壤墒情较好时,可在垄面插孔灌注肥料水溶液或用追肥枪追肥,追肥后及时用湿土封追肥孔。

8.4化学调控,防倒伏

播种前用100~150 mg/kg缩节胺浸种,或在苗期4对真叶时每667 m2用矮壮素20 mL或50 g多效唑加水50.00 kg喷洒。可促根蹲苗,防止倒伏。花蕾期喷洒叶面宝、喷施宝等植物调节剂。

8.5适时打顶

芝麻适时打顶,可减少养分无效消耗,使养分集中供给已结的蒴果,使芝麻成熟一致,达到子粒饱满,提高含油量,提高品质和产量。一般打顶时间在盛花后8~10 d或成熟前25~30 d。打顶宜在晴天进行,应摘小顶,打顶方法是用手掐去主茎和分枝茎顶端2~3 cm生长点为宜。

8.6防治病虫害

8.6.1防病害。芝麻主要病害是枯萎病、叶斑病、疫病等。防病害主要采取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严禁重茬,清除病残体等综合措施;药剂防治,可采用2.5%适乐时10 mL拌种1.00 kg,或用40%多菌灵500~7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喷雾防治。

8.6.2防虫害。芝麻主要虫害有地老虎、蟋蟀、蝼蛄、蚜虫、芝麻天蛾及芝麻螟等。防治地老虎、蟋蟀、蝼蛄每667 m2可用90%的敌百虫250 g加炒香的麦麸15.00 kg加适量水拌成毒饵,傍晚撒施在植株根部地表面,诱杀幼虫;或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防治蚜虫、芝麻天蛾、芝麻螟可用40%氧化乐果或50%辛硫磷乳油1 500~2 000倍液喷杀,每667 m2喷药液50.00~60.00 kg。或采用喷洒抗蚜威、敌杀死、48%乐斯丰乳油等防治害虫。

8.7科学喷施关键肥

为防止覆膜芝麻后期早衰,延长顶部叶片功能期,在芝麻盛花至结蒴期每667 m2用0.3%~0.4%磷酸二氢钾+1%~2%尿素+0.1%~0.2%硼砂溶液,每隔7 d喷一次,连喷两三次,每次喷肥液50.00~60.00 kg,促花增蒴,增加粒重,提高含油量,效果很明显。

9 适时收获

芝麻植株变成黄色或绿色,叶片几乎完全脱落,下部蒴果子粒充分成熟,中部蒴果子粒十分饱满,上部蒴果子粒已进入乳熟后期即为最适收获期。一般用镰刀割,每10颗捆成小捆,5捆搭靠在一起晒晾,3~5 d后逐捆倒过来敲打脱粒,然后重新搭靠晒晾,一般两三次即可脱完。芝麻收后要及时捡拾残膜,以免影响下茬作物的生长发育。

S565.3

B

1674-7909(2016)02-13-2

猜你喜欢

高产稳产芝麻覆膜
“旱优73”覆膜直播栽培技术研究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香喷喷的芝麻
原位开窗用覆膜支架织物覆膜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一品芝麻狐 第四回
一品芝麻狐 第二回
一品芝麻狐 第五回
苏北盐城地区小麦高产稳产障碍因素及对策
用于滑动部件的类金刚石碳覆膜特性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