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营养状态调查

2016-02-21张晓兰叶宝东姚斌莲张凌燕程秋琴施月芬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白蛋白干细胞化疗

张晓兰 叶宝东 姚斌莲 张凌燕 程秋琴 施月芬

7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营养状态调查

张晓兰 叶宝东 姚斌莲 张凌燕 程秋琴 施月芬

目的 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的营养状态并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14年11月至2016年1月接受Allo-HSCT的75例患者,在移植前后采用主观全面评定量表和血清白蛋白评估患者营养状态。结果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SGA评估法除皮脂、肌肉消耗程度及水肿外,其余4项指标移植前后均有显著差异;采用血清白蛋白评估患者移植前后血清白蛋白指标也有显著差异;移植后轻中度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达54.6%(血清白蛋白法)和56%[主观全面评定量表(SGA)],重度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达12%(血清白蛋白法)、13.3%(SGA)。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前后营养状况有显著变化,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营养评估 营养支持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对患者进行全身照射、化疗和免疫抑制预处理后,将正常供体或自体的造血干细胞经血管输注给患者,使之重建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临床部分恶性血液病及实体瘤的有效治疗方法。移植期间大剂量的放化疗及并发症的发生等原因常导致患者营养不良,而不良的营养状态会对患者的临床结局产生不利影响,如住院时间延长[1]、化疗耐受性降低以及生活质量下降[2]等。法国癌症中心指出[3],营养不良是骨髓移植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正确识别患者营养状态并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可以改善营养不良患者的生活状态及预后[4]。现就7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行调查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血液科接受Allo-HSCT的患者75例,其中男39例,女36例,年龄14~70岁。排除标准:(1)非首次行HSCT的患者。(2)移植过程中死亡或干细胞植入失败的患者。(3)严重口腔黏膜炎患者。(4)胃肠功能不全患者。(5)糖尿病患者。(6)肾功能不全患者。

1.2 方法 采用主观全面评定量表(SGA)对75例患者进行评估,移植前即预处理的前1d开始,每日记录患者的体重、饮食变化、消化道症状、活动能力改变及水肿情况,测量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2次/周,方法:用油性笔标记出右臂后面肩峰至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处,在该皮褶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褶计测器量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同法标记出右上臂中点,用皮尺此处臂围长度。采静脉血1次/周,测定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指标。为减少评估过程中可能发生结果的偏差,在实施SGA评估前,对评估的成员进行培训及考核,并且要求参加评估的成员尽可能地固定。评价标准见表1。

表1 营养状态评价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前后SGA营养评估结果 见表2、3。

表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前、移植后2周部分指标评估比较(x±s)

表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前、移植后2周部分指标评估结果

2.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前后血清白蛋白检测结果:移植前:(42.08±3.46)g/L;移植后:(36.01±6.25)g/L,t值=5.52,P值<0.001 。

2.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SGA法与血清白蛋白法营养评估的比较 见表4。

表4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SGA法和血清白蛋白营养评估的比较[n(%)]

3 讨论

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须接受大剂量化疗和(或)全身放疗的预处理,移植后患者会相继出现一系列并发症,诸如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感染、出血、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导致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因治疗所致的副作用而改变,而患者的营养不良又可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所采取的治疗效果、影响造血重建和免疫重建。因此,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营养状态,对保证患者移植的成功及提高移植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SGA评估法是Detsky等首先提出,通过病史及临床表现,提出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其主要特点是简单可靠、重复性强,不需要复杂的实验室方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综合性营养评价方法。其次,血清白蛋白评估法也不复杂,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营养评价指标。因此本组分别采用SGA法和血清白蛋白法,移植前后体重有显著差异。移植前后除水肿外也有明显差异。同样,评估患者移植前后血清白蛋白指标也有显著意义。此外对SGA评估法与血清白蛋白评估法进行了比较,两种方法之间差异不明显,同时采用SGA与血清白蛋白评估法,可以提高评估的准确程度。

另外,患者移植前后的营养状况具有显著差异。移植后轻中度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达54.6%(血清白蛋白法)和56%(SGA),重度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达12%(血清白蛋白法)、13.3%(SGA)。分析患者导致营养不良的原因可能有:(1)摄入减少。由于移植前大剂量的化疗和/或放疗的预处理,出现明显的胃肠道反应,患者仍进食少,食欲缺乏,反复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导致摄入困难,使摄入量的锐减,另外患者移植后胃肠功能的紊乱,使得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可能是引起营养不良的一个因素。(2)代谢异常。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期间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变化较大,能量消耗增加和能量利用率降低也可能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5]。(3)医源性并发症。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预处理时,一方面化疗药物可直接干扰患者的细胞代谢或DNA的合成,另一方面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使增殖旺盛的消化道细胞极易受到损伤,产生黏膜炎、溃疡或腹泻,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取和吸收,加重患者的营养不良[6]。由于患者接受化学或放射治疗后骨髓造血功能受到严重抑制,白细胞几乎为零,抵抗力低下,极易并发全身严重感染,患者会因咽痛和口腔溃疡,难以进食,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摄取。此外,骨髓抑制期常有高热,发热会加快新陈代谢,加速蛋白质、糖、脂肪和维生素大量消耗,导致机体进一步衰弱。另外,发热也会使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生成和分泌减少,从而影响消化吸收,加重营养不良。

多项研究显示,针对移植的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膳食指导能够减少移植过程中营养不足的问题,维持较好的营养状况,显著改善移植后患者的营养指标[7-8]。临床医护人员应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营养评估的意义,并掌握简易的营养评估方法,对需要进行移植的患者,在移植前及移植的各个阶段进行营养状况的评价,尽早地发现患者的营养问题,为治疗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使患者及早地进行营养支持,降低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1] Horsley P, Bauer J, Gallager B.Poor nutritional status prior to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ion isassociated lengh of hospital stay.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2005, 35(6):1113-1116.

[2] Kisch A, Lenhoff S, Zdravkovic S, 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under going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Care, 2012, 21(6):735-746.

[3] Raynard B, Nitenberg G, Gory-Delabaere G, et al. Standards, op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nutritional supportin bone marrow transplant patients. Bull Cancer, 2002, 89:381-398.

[4] Meijers JM, Tan F, Schols JM, et al.Nutritional care, do process and structure indicators influence malnutrition prevalence over time.Clin Nutr, 2014, 33(3):459-465.

[5] Zatarain L, Savani BN. The role of nutrition and effects on the cytokine milieu in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Cellular. Immunology, 2012, 276(1):6-9.

[6] Righini CA, Timi N, Junet P, et al.Assessment of nutritional status at the time of diagnosis in patients treated for head and neck cancer.European annals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diseases, 2013, 130(1):8-14.

[7] 袁媛, 胡海兰, 孟繁珠, 等.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3阶段营养支持及护理.现代临床护理, 2011, 10(4):46-47.

[8] 蒋道铭.4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饮食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23):46-47.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the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 Method Collecting 75 cases with Allo-HSCT from November 1,2014 to January 31,2016 and assessing nutritional status by SGA table and serum-albumin before and after transplantation.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transplantation,fve indicators including serumalbumin had signifcant differences except sedum、muscle wasting and edema. Incidence rates of mild and moderate malnutrition were 54.6%(by detecting serum-albumin)and 56%(by SGA)respectively. Incidence rates of severe malnutrition were 12% and 13.3%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the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Allo-HSCT had signifcant differences and incidence rate of moderate to severe malnutrition was high relatively.

Allo-HSCT Nutrition assessment Nutritional support

310018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猜你喜欢

白蛋白干细胞化疗
干细胞:“小细胞”造就“大健康”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老年衰弱研究进展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跟踪导练(二)(3)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微小RNA与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干细胞治疗有待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