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帅》热播引发热议 且看文章如何成为学良

2016-02-20夯石

北广人物 2016年4期
关键词:张黎少帅张学良

夯石

历史大戏《少帅》近日正在北京卫视火热播出,演员文章饰演少帅张学良引发广泛关注。《少帅》用巨大篇幅全方位展现了张学良从叛逆少年到一代名将的成长历程。

“少帅”差点火候

许久未出现在电视荧屏的文章,以一部《少帅》重归大众视野。

此次他挑大梁出演“张学良”一角得到导演张黎、李雪健等人力挺,但对于文章的表演,观众批评声也不少,除了著名的“周一见”对他个人形象的影响,重点是很多人觉得文章难以脱离固定的表演方式,《奋斗》中的风格延续到现在,因此有网友评价看《少帅》,看到的不是“张学良”,而是又一个“文章”。

不过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文章也真的是很努力。正式进组前,他做了众多准备工作,不但深入阅读了导演提供的所有的书和资料,还找到一些东北朋友取经,专门琢磨东北人言行中的特点。与此同时,他还专程跑到美国,重走了一次少帅当年走过的路,获取了很多第一手资料。

正式开拍,文章也是为角色“拼命”,导演张黎说戏中有张学良吸毒戒毒的戏份,一般这种吸毒及戒毒时的身体状态都会靠化装去实现,而文章为了更好的呈现这种极致,更多是的是借助自身改变,就是饥饿、困乏来达到效果上的真实。文章因为情感太过投入差点得了忧郁症,他说:“真的是特别累心,尤其到后期,张学良遇到的每一件事儿都是难事,都是能要命的那种打击,真的特压抑,快要拍出病来了,好长时间都走不出来。”

在演完这部戏后,文章很久都没有接新戏,只因自我消耗太大。

不能否认文章的努力,但是对于现阶段的文章而言,演“张学良”貌似还差点火候。

之前曾有人盘点说娱乐圈有一批人不是演谁像谁,而是演谁都是在演自己,《少帅》里的文章便是如此,尽管台词东北腔浓厚,但是听起来总是似曾相识,让人瞬间想起他以往塑造的角色。文章在表演上并不是一个全能选手,他得遇到合适的角色才能发光发亮,不然便会有强烈的违和感。

不过作为演员,文章的未来还很长,能否在戏里磨炼出自我风格,拭目以待。

文章脱的胎换的骨

北京卫视《少帅》热播之前、之后,文章饰演张学良的像与不像、合适与不合适,其话题热度早已超出了关注一个重要历史人物、重温一段重要历史的范畴,尽管导演张黎咬紧牙关坚持文章“这个孩子是不二之选”且不惜“授人以柄”地发声“坦率地说,我们之间有私谊,这个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我希望给年轻人一个空间,我们不要剥夺年轻人犯错的权利”,但耳闻眼见演员文章的势头在舆论场一度盖过了对少帅张学良的关注,作为一个擅长执导历史剧的导演,恐怕张黎的心里也不会太得劲。难怪在《少帅》播出后接受采访时凡涉及文章的问题,导演都明显变得话少、话硬,不得不说时才说,能不说就不说。

其实,从剧本以及服、化、美、道、摄等几乎所有方面,都能看出这是一部严肃认真的作品。然而,就是演员文章的“跳脱”、李雪健老师的“飞扬”,太容易使人“走神”了,好在还不太“费神”。审美的体验居然是双重甚至是多重、多维的,这也是醉了,由历史而现实,由娱乐而严肃,观众似乎也要有点“飞扬”和“跳脱”精神才好入戏。比如最近一场戏:张学良得胜还朝之前顺便带着手下团长来到藏娇之金屋,“如夫人”对他搂肩搭背一句“我们是自由恋爱的”,让张学良险些翻脸,那一刻,观众和文章恐怕都会被抛出戏去……大帅训话之后,张学良回转家中在夫人于凤至面前殷勤备至,大马哈鱼的鱼子酱、沙俄贵族的手表,一样样献上,“大姐”却话里话外不领情、句句含沙射影,最后低吼一声拂袖而去,张学良的特写却分明是文章的自责……有时候,过于烛照现实的历史常常是伪历史,历史不能成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可是编的演的拍的导的怎么舍得放弃这机会、错失这权利?!因而,我们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越是历史越容易被戏说,越是谎言越容易被装扮,越是诚实越容易被中伤。

据说,演这部戏时文章险些抑郁,导演说,残忍一点讲,当时也需要他保持那种状态,尤其在演吸毒的戏时,文章不吃不喝不睡觉,真的是很投入。上千场戏份,而且不是婆妈戏、恋爱戏那么轻松惬意,文章的付出的确不是观众和看客们能依样画葫芦想象出来的。文章自己用了一个词,叫作“脱胎换骨”。没有人能钻进文章内心去窥探一番,看他的心思情感是不是真的都在戏里,更无法找到他脱掉的旧胎、换下的旧骨……这些年,大家看耍宝都看怕了,乐八卦也都乐癫了,急需强情节强刺激的“生活剧情”转移不如意种种……文章在剧中有句台词形容风流成性,好像是“蛤蟆腿儿不长毛儿——随根儿”。笔者想说的是,作为演员“衣食父母”和“上帝”的观众和舆论环境,能否三思再下嘴乎?

呆萌不是少帅

张作霖和张学良的故事堪称是影视界的一大“IP”,隔几年就会被拿出来重新演绎一下。除了他们具备传奇性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谁来出演几乎都可以,如果演员天生再会说地道的东北话就更好了。平心而论,如今的这一版《少帅》,无论是李雪健或是文章,形象和气质上都与真实人物有差距。如若非要谈论相似点,那么李雪健的优势是他能努力演出张大帅的圆滑劲儿,而不会说东北方言的文章则依靠刻意呆萌力图蒙混过关。

如果漠视《少帅》中的文章不会说东北话,就如同谈论张学良时不提他的绯闻逸事一样,这样的任何一部有关张少帅的影视作品必将失去许多传奇性和趣味性。按照惯常审美来看,历史上的少帅其实并不能算多帅,他的传奇性离不开大时代背景和生活逸事的双重渲染。选择文章来出演张学良,除了演员本身的“生活新闻”同样够多之外,于观众而言,他绝对不适合出演这个角色。

由于历史原因,同时也有之前许多的文学或影视作品从不同角度轮番演绎的原因,说每个观众心目中都有一个不同的张少帅一点儿都不为过。其实,不只是观众,对于任何一个演员来说,他对张少帅的理解及演绎方式上也会各自不同。作为一个知名演员,文章在处理这一个张少帅时,运用的方式还是他的看家本领——呆萌。呆萌是近年来影视表演上较为讨巧也较为偷懒的表演方式,收视上可能奏效迅速,但缺点则是不够立体,同时更缺乏深度。对于历史上的张学良,要想在艺术作品中塑造出其令人信服的形象,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想要靠一个呆萌就想通吃,那么这个角色在一出场时就已经注定了立不住的结局,这一点远比不会说东北话还要命。endprint

玩魔方的“少帅”

《少帅》正在北京卫视热播,一时间又让人们燃起了对人物传记片的兴趣。身穿白色粗布无领衬衣,下身穿一条肥大的黄呢子旧式军裤,脚上穿一双鹿皮大头军靴的青年“少帅”文章,终于在少年张学良“丧母回府”“大闹学堂气跑老师”“父子斗智”“扒火车离家出走”“茬架日本学生”等一系列风波后“登堂入室”。风波两年后复出的文章,此次能回归到了一位演员的本分,确实让观众掐一把汗。从张学良12岁一直演到他36岁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全面展现了张学良从叛逆少年到一代名将的成长之路;从挚友背叛、父亲离世,到东北被占、家国蒙耻,再到他身边的兄弟、亲人一个个离去,剧中的张学良一次次承受巨大的情感冲击……文章铆足了劲儿,入戏很深,自己也经历着一次次“情感过山车”,否则他也不会自曝长达5个月的拍摄中特别累心,“真的觉得眼泪都要流干了”,为拍戏差点得抑郁症。观众尤其看好“少帅”与“老帅”李雪健搭档的每一出戏,“今生父子、前世冤家”,具有浓厚的亲情,占据着重要篇幅。剧中有一段父子对话,张作霖说学良:“男人小肚鸡肠的,长大能成什么气候?”张学良回答:“我也没想成气候啊!”台词非常精彩。还有,看文章如何“破解”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的张学良一生的情感密码之魔方,也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文章的博客里,出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奋斗”。文章演过智障,娘娘腔,硬汉,再到演“为匪者必有侠气”的少帅(该片导演所要求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奋斗”二字的真实再现。文章演了《少帅》之后这么反思,“用导演的话是要嘴下留情。人生很短,让自己没那么多负面,坚持往前走,向正面。”一部戏拯救了一个演员,难得。难怪导演张黎用“脱胎换骨”来形容文章的变化。文章也如一个在玩魔方的大男孩,沉得住气,不为魔方各面的“五颜六色”所迷惑,不抛弃、不放弃,敢于尝试,不怕挫折,努力终会被观众所认可。

各方观点

【腾讯娱乐】

文章的张学良饱受争议

《少帅》是一部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自播出之后就深受观众与媒体关注,而饱受争议的莫过于戏中饰演张学良的文章。

【凤凰娱乐】

导演张黎力挺文章有灵性

近日,《少帅》导演张黎接受了媒体的访问,大曝《少帅》拍摄内幕和执导心得,他力挺文章除了大赞其专业程度外,还表示要给年轻人犯错和改正的机会。在张学良这个饱受争议的人物和这段众说纷纭的历史上,张黎表示自己在电视剧中尽量体现的是精神历史,张学良乃至张作霖的另类成长史。

【搜狐娱乐】

导演称赞演员文章演戏用功

《少帅》一经播出就获得了媒体和观众的关注,因为这是文章自“出轨门”后首次挑大梁参演一部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张黎导演为我们揭秘了文章的拍戏过程:“戏中有张学良吸毒戒毒的戏份,一般这种吸毒及戒毒时的身体状态都会靠化装去实现。而文章为了更好地呈现这种状态,更多借助自身改变,如饥饿、困乏来达到效果上的真实。”

【半岛晨报】

文章情感风波之后回归大众视野

这部《少帅》是文章继2013年的《小爸爸》之后,时隔3年带来的一部电视剧作品,也是他在经历情感风波之后,首度带着自己主演的作品回归大众视野。接下角色之后,文章很快进入“备战”状态,为人物做了大量功课。他祭拜了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墓碑,感受着他们之间的情感,他探访了张学良当年最喜欢的餐厅,找到了张学良当年的棋友、球友和曾经照顾过他的护士,获取了很多第一手资料。

【网易娱乐】

经历了一次次“情感过山车”

小张学良虎头虎脑但执拗不服输的形象,得到了不少观众点赞。但或许是“小男人”形象太深入人心,文章饰演的张学良虽然痞气和少爷气足够,霸气似乎欠缺了些。文章在接受采访时也坦言,这个角色带来很大压力,“真的是特别累心,尤其到后期,张学良遇到的每一件事都是难事,都是能要命的那种打击,真的特压抑,快要拍出病来了,好长时间都走不出来”。从挚友背叛、父亲离世,到东北被占,家国蒙耻,再到他身边的兄弟、亲人一个个离去,剧中的张学良一次次承受巨大的情感冲击,文章也随之经历了一次次“情感过山车”。

【新文化报】

文章的复出之作受肯定

电视剧《少帅》正在热播中,文章演绎了名将张学良跌宕起伏的人生。作为文章的复出之作,说实话,还是很受肯定的。演员文章在《少帅》中饰演传奇人物张学良,从年少不羁到争议颇多的戎马生涯,再到淡定坦然的暮年回首,角色年龄跨度超过80岁。“少帅”从一个毛头小孩成长为了青年军官,开始有了对于军队和国家的初步认识与理想。他与父亲张作霖之间彼此看不顺眼又互相牵挂的情感、对于发妻于凤至的复杂感情,以及与兄弟、战友之间的互动,逐渐让这个人物变得丰富。endprint

猜你喜欢

张黎少帅张学良
Spin torque oscillator based on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 with MgO cap layer for radio-frequency-oriented neuromorphic computing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补正二十五则
———以《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为据
变脸
在此刻(电视连续剧《少帅》主题曲)
绝情刀
张作霖竟然这么帅,比张学良颜值更高
张学良六爱
“护花使者”张海涛
张学良谈『西安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