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牡丹栽培与管理技术

2016-02-20李水祥薛金国陈晓燕

乡村科技 2016年23期
关键词:牡丹园病斑牡丹

李水祥 薛金国 陈晓燕

(许昌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河南 许昌 461000)

牡丹栽培与管理技术

李水祥 薛金国 陈晓燕

(许昌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河南 许昌 461000)

牡丹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长期被人们作为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广泛应用于园艺、风景园林中及盆栽观赏,而且又兼有药用、食用价值,因此备受人们喜爱。基于此,详细介绍牡丹的培育与管理技术,为种植者提供技术支持。

牡丹;栽培;管理;技术

我国牡丹从野生引种观赏栽培,已有1 650 a左右的历史,形成了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主栽培中心,其他地区为次栽培中心的格局。栽培品种从单瓣、色彩单一逐步演化成复瓣、重瓣乃至台阁型多色系,品种达近千个,促使牡丹品种向重瓣花、多色系演化的主动力是良好的栽培管理条件。目前,牡丹的食用价值被人们重新认识,油用牡丹栽培面积逐步扩大。因此,掌握牡丹栽培与管理技术十分必要。

1 繁殖

牡丹繁殖主要有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两大类。有性繁殖为种植杂交种子播种;无性繁殖有嫁接、组织培养、分株、压条繁殖等几种方法。个人少量栽培常采用嫁接、分株、压条方法,选育品种繁殖常采用种植杂交播种、嫁接等方法,大量培养商品苗木则采用嫁接、组织培养的方法繁殖。

2 栽植

古有“春季挖牡丹,到老不开花”之谚语,因早春是牡丹的萌动期,一经断根,将会造成伤流,导致汁液大量流失,养分丢失而死亡。牡丹最佳的栽植时间应在每年的10—11月。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各异,牡丹栽培的时间有差别,但无论何时栽植,均应掌握在10—11月把苗子挖出,剪去老根,随即栽植,或者消毒后放入花窖中,使其处于休眠状态,在来年立春前后栽植,过晚栽植不易成活。

3 土壤

牡丹栽植适宜在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弱碱性(pH值7~8)壤土、沙质壤土中生长。因此,盆栽培牡丹应配制三合土,即肥沃壤土占1/2,细河沙、草木灰各占1/ 4,均匀掺合即可。若露地栽培,应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肥沃地块或用砖块砌成花台,花台高度应不低于多雨季节的最高水位。若盆栽,应选择透水性好的瓦盆,花盆口径应在25 cm以上,深度在30 cm以上为宜。

4 浇水

露地栽培牡丹,生长季节视墒情合理灌溉,并注意排涝,冬季休眠期和多雨季节不浇水,浇水应结合中耕松土。盆栽牡丹应视盆土墒情和花盆大小而定,一般浇水次数应多于露地栽培。无论露地栽植和盆栽,浇水应掌握一个原则:牡丹怕积水,宁可干,不能涝,土壤过于潮湿就会引起牡丹烂根死亡,平时只要保持土壤不过分干燥即可。

5 施肥

牡丹宜施各种有机肥料和腐熟的肥水,忌施氮肥,因为氮肥易引起植株徒长和破坏土壤的酸碱性。全年一般施3次重肥,第1次在春季后施称花前肥,第2次在6月施称花后肥,第3次在10月以后的休眠期施称越冬肥。

6 越冬

牡丹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8℃左右,牡丹耐热抗寒,适宜栽培区不用遮荫就可正常生长。冬季温度只要不低于-15℃,就可安全越冬。可在室外低温休眠,若气温低于-18℃,可用草袋包扎或覆秸草,切不可把牡丹放入室内高温区,防止提早萌动,造成春冻,影响来年开花。

7 修剪

牡丹有一年生长30 cm,冬季向下干20 cm的习性。来年初春萌芽前应从干枯处剪断,或者在春季牡丹开花后剪除干枯枝,并应及时剪除弱枝、病枝、交叉枝。单枝牡丹观赏性比较差,为提高其观赏性,可在10月从牡丹植株基部短截,促其发出新芽,成为多枝条的多头牡丹,当枝条达到理想数量后,加强生长管理。

8 病虫害防治

牡丹常见的虫害有吹绵蚧、蛴螬、地老虎等,常见病害有褐斑病、炭疽病、紫纹羽病等。要适时观察牡丹植株生长情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8.1 主要虫害

8.1.1 吹绵蚧。以若虫和成虫群集枝、芽、叶上吸食汁液,造成牡丹生长势削弱,发生严重可导致植株死亡。其防治方法如下:①人工防治,及时检查,用镊子捏去成虫和卵囊或用刷子刷除虫体,剪去虫枝、叶销毁;②化学防治,在初孵若虫分散转移期或幼蚧期喷洒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1 000倍液,落叶后牡丹园期喷施两三次石硫合剂防治。

8.1.2 蛴螬、地老虎等。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主要危害牡丹根系,造成植株生长衰弱,感染病害。其防治方法如下:667 m2用3%毒死蜱颗粒剂2~4 kg,结合整地,在整地栽植前撒施入土,已定植牡丹园行间进行沟施、穴施。

8.2 主要病害

8.2.1 牡丹褐斑病

8.2.1.1 病症。该病是一种在牡丹生长后期常见的病害,是由变色尾孢菌病原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褐色小斑,后期数个小斑融合在一起,形成褐色圆形病斑或不规则病斑,造成植株长势衰弱,发病严重时叶片早期枯死,影响植株生长。

8.2.1.2 防治方法。一是园艺防治。发病初期摘除病叶,防止病害蔓延;结合秋冬季修剪,除去病叶枝,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原菌滋生场所;加强栽培管理,改善通风透光;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控制施用氮肥,多施磷、钾肥,促进树势生长健壮,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合理浇水,多雨季节时应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控制病害发生。二是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1次,连喷两三次,注意交替轮换施药,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发芽前牡丹园喷施石硫合剂、波尔多液传统杀菌剂封杀病原菌。三是栽培抗病品种,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性。

8.2.2 牡丹炭疽病

8.2.2.1 病症。该病是由一种炭疽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牡丹嫩梢和叶片,常见于叶片上发病,病斑产生在叶缘,半圆形,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间褐色至浅褐色,后期病斑上生有黑色小粒点,严重影响植株生长。

8.2.2.2 防治方法。一是园艺防治。冬季结合修剪摘除病枝病叶,清除落叶,集中销毁。二是在春、夏、秋各喷药1次预防,发病初期可选50%退菌特800倍液,或者用1∶1∶200波尔多液或70%代森锰锌7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炭疽福美600倍液防治。三是加强栽培管理,及时中耕除草、施肥浇水,注意排涝,防止水渍,促进树木健壮生长。

8.2.3 牡丹紫纹羽病

8.2.3.1 病症。该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牡丹根系。衰老植株和连作牡丹园发病较重。症状表现为受害植株生长势减弱、黄化,叶片变小,呈大小年开花,严重时部分枝干或整株枯死。

8.2.3.2 防治方法。一是严格进行苗木和土壤消毒。新植苗木用20%的石灰水浸根0.5 h,或100倍波尔多液浸根1.0 h,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根3.0 h,然后用清水洗净再栽植;土壤消毒,可在翻地前,667 m2施人2.5%赛力散粉5.0~7.5 kg或五氯硝基苯粉2.5~5.0 kg,或硫黄粉10~20 kg,翻人土中。小面积栽植,可进行苗床或树穴消毒。二是加强土壤水肥管理。造成根腐病的主要原因,多系施入未经充分腐熟发酵的机肥土壤感染病菌所致,因此应加强土壤水肥管理,增施钾肥,促进新根生长,生长期可使用0.1%~0.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雾,忌生肥、重肥,人粪尿少用或尽量不用,如施用人粪尿等有机肥料,必须经过充分腐熟发酵;合理中耕和冬翻,使牡丹园的熟土层,经常保持在25~30 cm,防止土壤板结,保持土壤疏松,透水透气性好;雨季及时排水,防止水渍;被地下害虫咬破的根株,易感染根腐病,因此,结合整地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对发病较重的植株可挖出烧掉,或切除病根经消毒后重新栽植。四是化学防治。对初发或病情较轻的植株,可进行开沟用5%代森锰锌1 000倍液灌根治疗。五是客沙换土。对个别发病的植株,将患病植株根颈周围的土壤挖出来,换入经过消毒的新的沙质壤土。

S685.11

B

1674-7909(2016)23-17-2

猜你喜欢

牡丹园病斑牡丹
“三不够”牡丹节
河北省保定市:太行深处秀美花田
改进自适应分水岭方法分割棉花叶部粘连病斑
蓟州牡丹园
一种桑轮纹病病叶发病程度的评价指数
9种药剂防治山核桃干腐病试验研究
牡丹的整形修剪
绿牡丹
“牡丹”情
苹果树腐烂病斑季节扩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