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优化栽培体系研究概述

2016-02-19李彩霞

乡村科技 2016年26期
关键词:氮肥栽培水稻

朱 颖 李 净 李彩霞

(营口市老边区农村经济发展局,辽宁 营口 115000)

水稻优化栽培体系研究概述

朱 颖 李 净 李彩霞

(营口市老边区农村经济发展局,辽宁 营口 115000)

以前水稻栽培主要是以密保穗来达到以穗保产的目的,但是这种栽培形式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茎多不壮,穗多粒少。如何做到优化栽培,达到水稻高产,对水稻优化栽培体系进行探讨。

水稻;优化栽培;栽培体系

以前水稻栽培主要是以密保穗来达到以穗保产的目的,但多年的生产实践表明,采用该栽培方式,导致水稻茎多不壮,穗多粒少,通风不良,受光不佳;郁蔽时,易倒伏,易感病,难以发挥其品种、地力、光照等诸因素的优势[1]。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调解“密与茂”“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充分利用光照、地力,提高经济效益,开展了以稀植为中心的“良种、壮秧、早插、稀植、施肥配比”等一系列水稻优化栽培体系的研究,现将结果概述如下。

1 试验方法

采用单因子对比法,进行了不同品种、不同插期、不同密度、不同育苗方式和不同氮量等系列化试验,确定各项因子对水稻稀植的影响。采用复因子对比法,进行2项插期、密度、氮肥、磷肥、钾肥五因子栽培摸索,认定各因子相互作用下对水稻稀植影响的顺序。并收集大量的试验示范数据,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出水稻优化栽培技术体系。

2 结果与分析

在正常年份,中晚熟水稻品种,秧苗素质好,干物质含量高,壮秧的前提下,中等地力,可适时早插,合理稀植,中等氮量,合理配比的分期施肥“优”“壮”“早”“稀”“稳”栽培模式。其中,各因子对水稻栽培的影响如下:品种>栽培方式>密度>氮肥配比>氮肥量>插期[2]。

总的来说,“优级、壮、早、稀、稳”水稻优化栽培体系,具体栽培模式如下:选用沈农9816、盐丰47等优良品种;采用培育壮苗开闭式早育苗方式;适宜提早移栽5月20—31日;合理扩大穴距30.0 cm×16.5 cm、30.0 cm×19.8 cm;合理施肥配比8∶2;中上等氮肥施用量60~65 kg/667 m2硫铵[3]。

“优、壮、早、稀、稳”栽培模式有效地发挥了自然的投入,提高了投入产出比,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据87个点数据调查分析,增产幅度在27.5~91.9 kg,平均667 m2增产65.7 kg;增产率5.0%~16.9%,平均11.4%;平均提高667 m2产值36.59元,增加产值11.9%;667 m2降低育苗、插秧费用21.86元,是总费用的20.7%。合计增加667 m2效益58.44元,增效率19.1%,提高投入产出比1.2[4]。

3 技术效应

①良种良法系列化栽培,创造了全生育期良好的生长环境,缓解了“弱、晚、密、猛”的自相矛盾;②挖掘了干物质含量高、壮秧适应性强的内在增产潜力,为抢农时,适时早插,早分蘖,低位分蘖争取了主动;③充分发挥了优良品种分蘖力强的优势,减少了无效分蘖,提高了有效分蘖率;④有效地利用了光能资源,由层面受光变为主体受光,增加了受光的空间。扩大了植株本身的功能叶面积,协调了群体与个体发育之间的关系,达到绿而不茂、壮而不旺、抗逆性强、穗大粒多的目的,从而构成了理想的株型和合理的经济产量系数[5]。

[1]曾伟.水稻栽培关键技术及推广实践[J].南方农业,2016(21).

[2]尹圆圆,周垠,张兴明,等.中国农业旱灾致灾风险评价[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35-40.

[3]黄安密.简析当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与实践[J].农技服务,2016(9):75.

[4]张步枝,马士胜,朱礼科,等.水稻不同种植模式对产量影响与经济效益比较[J].农技服务,2016(13).

[5]顾建人,刘学珍.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J].上海农业学报,2011(2):151-155.

S511

B

1674-7909(2016)26-08-1

朱颖(1972-),女,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学。

猜你喜欢

氮肥栽培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预计今年氮肥消费或将增加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油麦菜栽培要点
一季水稻
水稻花
江淮小氮肥 耕耘六十年——纪念安徽小氮肥诞生六十周年
抓住机遇 主动作为 努力推进我国氮肥市场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