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探析

2016-02-18桂伟

求知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新常态大学生

桂伟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4 年 5月,习近平在河南省考察时,将中国经济目前现状概括为“新常态”。我们要以充足的信息来面对当前可能遇到的困难,去极力适应新常态,并维持内心的平和。文章主要阐述了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当前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新常态;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收稿日期:2015-08-14

作者简介:桂 伟(1981—),男,江西进贤人,江西中医药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在过去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间所取得的成绩是举世瞩目的。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之下,中国实现了连续三十多年高速发展的神话,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4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将中国经济目前现状概括为新常态。他指出,“我国发展依旧处在最为重要的阶段,我们要以充足的信息来面对当前可能遇到的困难,去极力适应新常态,并维持内心的平和”。

一、新常态概述

由于我国经济增长使用的是粗犷型发展模式,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社会矛盾是不可估量的,再加上国际周边环境给我国带来的威胁,已使得中国经济发展的旧有模式难以继续。“新常态”第一次被提出是在2014 年 5 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将中国经济目前现状概括为新常态。[1]他指出,“我国发展依旧处在最为重要的阶段,我们要以充足的信息来面对当前可能遇到的困难,去极力适应新常态,并维持内心的平和”。[2]第一次对新常态进行系统化的解释和阐述是在2014年11 月 9 日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发表了相关演讲,并表示新常态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危机,要深化改革开放的措施来适应新常态。[3]2014年12 月 5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2014年 12 月 9 日至 11 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习近平对新常态经济的九个特征做出了明确的解释和说明。[4]

二、经济新常态时期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 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创业教育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是大学生就业的另一条途径。创业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更为主动的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大学生必需的素质技能,能够使大学生勇于和敢于去迈出创业的第一步,并能在创业中获得乐趣和学识。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不仅仅为自己解决了就业问题,更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来吸纳更多的毕业生,为社会贡献出一份力量。因此,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2. 高等教育改革的必行之路

创业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良好措施。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创业技能的培训,更是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它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需要通过一系列相关的课程和实践活动来达到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使大学生能够有相应的创业意识和精神,在创业过程中有一定的社交和组织协调能力。创业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良好措施。由于时代的变迁,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不适合当前时代的发展态势。社会对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更为急切,再加上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新常态模式,用人单位更希望招聘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勇于奋进的大学生。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改变传统的育人思维和理念,能够使毕业生成为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中流砥柱。

3. 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

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大多数大学生希望能够找到一份自己兴趣所在、专业所长、且发展良好的职业。但是更多的学生觉得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非常困难,大多数职业都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想法。因此,大学生除了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之外,也渴望学习更多的创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这样就能够满足大学生的职业需求,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才智,拥有自己专属的职业发展。因此,培养创业实践能力也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存在的问题

1. 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环境有待完善

虽然当前各大院校都开始推行创业教育,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并没有将创业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并没有为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此外,由于当前的社会大环境并没有为大学生创业开通有利的“绿色通道”,导致大部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降低。尽管国家在大学生创业的项目上已经颁布了一系列的措施给予扶持,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如在创业过程中的资金筹募问题,并没有得到具体的政策的支持。

2.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有待加强

由于缺乏成熟的创业系统知识和技能,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充分意识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所在。只是因为学校对课程学分上有所规定而必须要去参与创业实践课程和活动。高校并没有从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兴趣的角度上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导致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理念和想法不自信,也不能得到专业的和系统的支持与帮助,进而导致创业活动的成功率不高,体系不完善。大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较为单一,仅仅采取讲座或是报告的手段,缺乏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创造性和规范性,也没有与高校的特色充分结合而显现出其优势来。

3. 缺乏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当前高校在招聘教师的时候,大多只关注到了教师的学历和科研潜力,导致教师的专业领域过为狭窄和专一,并没有充分的实践经验和创业能力。由于教师没有经历过创业活动,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而没有现身说法的成分,导致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无法从中真正获得创业实践能力和意识的提升,也无法感受到创业的真正乐趣和意义所在。

四、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明确创业时间能力的培养目标

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意识和能力,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对综合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使大学生能够成为社会岗位的创造者和贡献者。因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其次,要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其融入创业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开拓创新、勇于尝试的精神,充分发挥其潜在的能力;最后,针对个性化、专业化的教学内容,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培训,尤其对于较有潜力和发展前景的创意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和辅助,开展一系列高品质的讲座、报告、研讨来提升大学生的基础素养。

2.改进和优化教育内容设置

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创业教育实现的,因此在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的设置与规划中必须体现这一目标,课程需要涉及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技能培训、实践能力的提升、资源的利用与整合、风险规避与应对等各个方面。此外,在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学中还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结构上要尽量做到层次分明、规划合理,可以分成基础知识、职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创业技能等方面和模块;做到课上和课下互动、课内与课外联系、主修和辅修承接、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得课程教学的设计实现多元化、针对性、高效性、综合性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3.组织课外活动和实践教学环节

创业教育并不是一门理论性的学科,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若是大学生有充分的实践经验,就能够大大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因此,高校应该举办各类活动来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如举办创业计划设计大赛、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这样的实践能够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战演练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又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来实现自我价值。高校可以设置相对应的创业设计实践课程,通过引人入胜的课程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形式上要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平等、开放、互动,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最终达到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激发创造热情、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高校还要不停鞭策创业教育教师个人素质的提升。实践性教学的教师不仅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阅历,因此教师不仅要通过深造来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还要通过科研、企业挂职等来丰富自己的实战经验;学校还可以从企业中聘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专家作为客座教授、导师等,辅助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

4.发挥校园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作用

大学生创业在实践过程中能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一个验证。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创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只有结合实践活动,才能够称之完善的、具有较高水准的创业教育体系。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建设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实践平台和创业环境,还能够将大学生的创业项目成功投入市场,谋取一部分的经济收益。对于相关实践的研究表明,通过创业基地的培养,大学生普遍能够合理统筹基础知识、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及积极的创业倾向和意识,因此,实践基地对提高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实践基地的建设,最终达成课堂理论教育——创业实践基地——创业活动项目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在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实现大学生创业素质的提升和理论知识的积累,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

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行之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有利于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当前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存在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环境有待完善、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有待加强、缺乏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的问题。因此,我们要通过明确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改进和优化教育内容设置、组织课外活动和实践教学环节、发挥校园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作用等措施,提高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董云飞,郑丽波.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5).

[2]池仁勇.美日创业环境比较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24 (9):13-19.

[3]段利民,杜跃平.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兼对GEM模型的再检验[J].技术经济,2012,(10).

[4]蔡 莉,崔启国,史 琳.创业环境研究框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50-56.

猜你喜欢

新常态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