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藏高原—滇西三江地区铀(铀-钍)找矿前景探讨

2016-02-18王木清

世界核地质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喜马拉雅铀矿花岗岩

王木清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100029北京)

青藏高原—滇西三江地区铀(铀-钍)找矿前景探讨

王木清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100029北京)

处于祁漫塔格复合构造岩浆带的乌兰乌珠尔复式花岗岩体是已发现铀矿化的主要聚集地。西藏布姆松绒花岗岩基存在产铀花岗岩体,是重要的寻找铀矿床靶区;柴达木盆地北缘中、下侏罗统具有较好的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已发现部分铀矿化。

黑山铀矿点;控矿因素;找矿标志;花岗岩型和砂岩型铀矿床

本区大地构造属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滇藏地槽系和印度地台喜马拉雅台褶带。地处我国西南部,北起昆仑山南缘,南出国境至缅甸、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东界为龙门山,哀牢山一线,包括西藏全境、新疆、青海的南部以及川西,滇西等地区。平均海拔在4 500 m左右,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境内山系呈“S”形展布,西部为NW向,中部近EW向,东部呈SW向。高山冰峰林立,气势雄伟壮观,内陆湖泊星罗棋布。因它是地壳上最新,最高的隆起地带,成为东亚、南亚各大河流的发源地。区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已查明的矿种有铬、铁、铜、锡、金、汞、钾盐和硼砂,储量相当可观[1]。

放射性矿产踏勘检查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60—90年代又零星做了一些普查揭露或初勘,2005年以来,核工业二八○研究所在西藏冈底斯构造带和藏东(滇西)三江北段55万km2范围内开展了铀资源潜力调查工作,发现大量异常点(带)。总体看,到目前为止,找矿工作未取得大的突破,但取得的基本共识是本区铀成矿有良好前景,笔者就本区铀矿化形成因素进行梳理,探讨成矿前景,希望对进一步找矿工作有所帮助。

1 区域地质概况

本区大地构造属滇藏地槽系,处于欧亚大陆和印度大陆接壤地带,北邻秦祁昆地槽系,东接扬子地台,南界印度地台,是一个内部结构相当复杂的陆壳构造区。全区包括6个2级构造单元及分割这些单元的8条主要深断裂带和断裂带(图1),这些构造单元从北至南是由老至新发育分布的:即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地槽、巴塘—思茅地槽、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槽、北喜马拉雅地槽、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槽和印度地台喜马拉雅台褶带[1]。

图1 滇藏地槽系及印度地台喜马拉雅台褶带大地构造分区图[1]Fig.1Tectonic zoning map in Yunnan Tibet geosynclinal system and Himalaya fold belt of India platform[1]

青藏高原和滇西三江地区是一个结构十分复杂的大陆碰撞、对接局部又有俯冲的地壳构造区。可划分出3个阶段[1]:1)前寒武纪阶段,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主要分布在班公湖—怒江—澜沧江断裂以南地区,包括喜马拉雅、北喜马拉雅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等3个构造带。念青唐古拉群变质岩年龄为1 250 Ma,临沧县城北见有784 Ma的花岗岩体,珠穆朗玛群中变质岩同位素年龄为1 200 Ma和630~660 Ma。从以上年龄数据可看出,形成与前寒武纪晋宁-阿森特期与印度地台和扬子地台可能有关联;2)古生代阶段,重点要考虑印度地台和扬子地台西部以西的地壳增生作用,以及古生代早期两地台区的活化,主要是火山活动的增强;3)中生代-早始新世阶段,本区再度裂解为优、冒地槽相间出现,随着印支-燕山-喜山构造运动,中酸性岩浆侵入和喷发作用加强,总体呈上升状况,成为全球地壳上最高最新最大的隆起单元。

2 青藏高原—滇西三江地区铀(铀-钍)矿化概述

2.1 康滇地轴铀矿化

位于扬子地台的西部边缘,呈SN展布,北起四川康定—泸定、南抵云南元江—红河,长约七、八百千米,宽约几十至一、二百千米,是矿产资源丰富的重要构造成矿带,主要是铜、铁、磷、铅、锌、钨、锡、稀土,稀有金属等成矿集中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找铀地质队进入本区,发现一些铀(铀-钍)异常点或矿化点,也有一些小型或近中型矿床,如云南建水县普雄碱性岩型铀(铀-钍)及稀有金属矿床,临沧古、新近系砂泥煤岩中的铀锗矿点,小矿床等,但总体而论,在这一区域内,尚未取得突破性成果。近年在剑川新生代火山-沉积盆地中已发现凝灰岩型,砂岩型,正长斑岩型,花岗斑岩型,火山岩型和花岗伟晶岩型的铀矿化,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2-3]。

2.2 藏东根多铀矿点

铀矿点处于羌塘—左贡古陆块中。古-中元古界吉塘岩群为一套片麻岩、变粒岩,斜长角闪片岩等中深变质岩系,新元古界酉西群为片岩和变质砾岩;下石炭统为浅变质暗色碎屑岩夹火山岩;上三叠统东迏村组是根多铀矿点的赋矿层位,为砂砾岩黏土岩夹生物碎屑灰岩等。区内岩浆活动强烈,有印支晚期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沿NW向构造侵入,其次为燕山早期二长花岗岩,呈岩株产出。铀矿点分布受燕山早期的花岗细晶岩脉控制,为S型花岗岩类岩石。铀主要来源于大陆上地壳和燕山早期的花岗岩,成矿热液主要是大气降水循环形成的热水溶液。同时地层也可能提供了部分的铀源。通过岩(矿)石样品化学分析,发现砂岩矿石(U>0.05%)中具有较高的CaO,花岗细晶岩的矿石SiO2反而降低,说明根多铀矿点的矿化为典型的与碳酸盐化关系密切的热液型铀矿化。已圈定5个矿化段,含矿主岩为上三叠统东达村组砂岩和顺层贯入的细晶岩,呈NW向展布,断续长约4 000 m,出露宽(厚)度变化大,为0.4~13 m不等,矿石铀质量分数0.020%~0.855%,一般为0.020%~0.300%,矿体呈透镜状沿含矿层断续分布,具有较大找矿前景[4]。

2.3 布姆松绒复式花岗岩体铀矿化

岩体位于冈底斯构造带中段,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北侧,面积达3 500 km2。岩体所在地发生了多期、多阶段规模巨大的中酸性岩浆侵位和火山活动,形成该岩体及四周不整合覆盖于其上的古近纪火山岩。岩体总体呈NW-SE走向,岩体内部发育NW-SE向断裂为主,近EW向断裂次之,广泛发育碎裂结构及“X”型裂隙,局部填充中酸性脉体,蚀变、交代明显。

岩体主要形成于燕山晚期和喜马拉雅早期。依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华南产铀花岗岩体极为相似。燕山晚期花岗岩体的铀质量分数在1.6×10-6~30.4×10-6,平均值为14.26×10-6,钍质量分数为19.6×10-6~79.7× 10-6,平均值42.35×10-6;喜马拉雅早期岩体的铀质量分数在3.9×10-6~27.5×10-6,平均为11.41×10-6,钍质量分数为23.23×10-6~60.35×10-6,平均为43.76×10-6。两者的铀质量分数均高于世界花岗岩的平均值(3.5×10-6),略高于华南产铀花岗岩平均值(10.67×10-6),显示该岩体具有较高的铀区域地球化学背景,是成为产铀岩体的重要前提[5]。两者均为轻稀土S型花岗岩。岩体古铀质量分数在30×10-6~40×10-6,铀迁出率一般在40%左右,最高达61.26%,足以使岩体成为供源充足的铀源体。在岩体内部构造节点附近,有利于寻找花岗岩热液石英脉型为主的铀矿[5]。扎布耶湖卤水铀富集含铀量是海水中的410倍,其含Li、B、K、Rb和Cs,卤水总量达1.7亿m3,是重要的液态矿产资源,具巨大开发价值[6]。类似矿化作用正在不断的形成和演化。

岩体具有酸度大(SiO2含量>70%)碱质含量高,燕山晚期总碱含量7.34%~9.09%,喜山早期总碱量7.00%~10.11%,钾含量大于钠含量,铝过饱和的特点[5]。

(待续)

Discusion on metallogenic prospects of uranium(U-Th)in the plateau of Qinghai-Tibet and three river area of west Yunnan

WANG Muqing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Uranium Geology,Beijing 100029,China)

Located in the compound tectonic magmatic belt of Qimantage in Qinhai is UlanUzhur complex pluton,the main cluster area with uranium mineralization.The Bumosongrong granite batholiths in Tibet is rich in uranium and can act a good prospect target for uranium deposit.Lower-Middle Jurassic Series was with good conditions of sandstone type uranium metallization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Qaidam basin,which has been discovered some uranium mineralization.

Heishan uranium occurrences;controlling metallization factors;prospecting criteria;granite type and sandstone type uranium deposits

P612;P619.14

A

1672-0636(2016)03-0157-03

10.3969/j.issn.1672-0636.2016.03.005

2015-01-05;

2016-04-12

王木清(1933—),男,广东兴宁人,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主要从事铀、金成矿规律研究。E-mail:muqingwang@sina.com

猜你喜欢

喜马拉雅铀矿花岗岩
花岗岩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巨人复活传 喜马拉雅
抗剥落剂TR-500S改善花岗岩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铀矿地质勘探设施治理分析
美女冒险家:“翼装”飞越喜马拉雅
给喜马拉雅找找茬
关于铀矿地质退役设施的长期监护
UExplore_SAR软件在铀矿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花岗岩储集层随钻评价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