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建筑安全性问题探讨

2016-02-18孙华锋施新华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6年23期
关键词:抗震结构设计安全性

文/孙华锋、施新华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建筑安全性问题探讨

文/孙华锋、施新华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对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性和安全性的关注度也越来越大。本文分析了结构设计安全隐患,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建筑结构;安全隐患;措施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的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对居住的建筑安全性有了更多的关注,从建筑的施工流程来看,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的设计是否科学良好直接关系着建筑物的质量。

1、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必要性

建筑的结构安全性是衡量建筑结构设计合理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安全性能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建筑主体出现开裂和坍塌的能力。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是建筑企业信誉的直观体现,企业负责人要借助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增加其可控性。建筑工程的安全保障并不只是由优质的建筑材料和标准的工艺流程决定的,它也与设计人员的思维活动有关联。建筑结构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三性”:安全性,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外荷载作用(如:自重、机械设备、人流以及风雪、气温变化等);在特殊情况下(如:地震、火灾、飓风等)仍能保持建筑物整体稳定、不倒塌;适用性,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即能正常发挥建筑物各分部的使用功能;耐久性,在正常使用和维护条件下具有足够长的安全使用寿命(设计使用年限)。项目负责人和设计人员要注重以充足的资金将设计环节的纰漏降到最低。同时,结构安全性,也能将建筑工程设计层面各项因素的波动性降到最低,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各项要素都有其不同的辐射范围,它们对建筑行业发展的效用十分明显。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必须综合考虑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要求、施工技术、投资成本等因素设计科学合理的结构施工方案,保证建筑能够满足安全要求。

2、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隐患

2.1 缺乏整体牢固性

要提高建筑的整体稳固性,就需要在进行施工建设的设计过程中,加强各个环节的设计质量,并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考虑到自身的冗余度和延展性,这样可以从整体上保障建筑的牢固性,减少了不必要的影响因素干扰。设计师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往往缺乏全局意识和思维,导致整体牢固性不达标,影响建筑工程性价比。

2.2 安全性不足

结构设计安全性水平的高度并不是受单方面作用的,而是一个综合的反映,涉及到诸多方面,考虑因素较多内容。当前,很多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过度追求建筑工程美观度和实用性,从而使得稳定性和耐久性存在严重缺失。

2.3 结构缺乏耐久度

建筑结构中的耐久性主要指的是在荷载的作用下,建筑物所表现出的耐久性,也就是它可以承载接受的最大荷载。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只是局限于建筑结构本身,不注重对气候、地形等外部干扰因素进行考虑。使得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过于传统和单一,灵活度不足。

3、提高结构设计安全性的措施

3.1 提升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抗震意识

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设计水平,与建筑结构安全性具有很大关联度。要建立抗震知识、抗震规范的学习组织,全面提升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抗震意识,使他们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能够把握抗震这一环节与要点。要强化建筑结构设计的检查,建立抗震规范和准则的检查体系,重点对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展开检查,从而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和抗震性。

3.2 依据建筑结构的规范来进行设计工作

建筑结构设计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要符合设计标准及规范,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结构设计,满足建筑结构安全需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对于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来说,就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以相关文件规定为准则,最大程度的规避安全隐患,使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得到确保,使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更好的发挥自身价值,把安全隐患可能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保证建筑结构设计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3.3 优化结构设计的性能

建筑工程优化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能,采用概念设计的方法,按照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需求,完成特定的性能设计,考虑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通过概念设计,为建筑工程提供安全的结构设计,达到性能的规范标准。结构设计性能的优化过程中,还要 注重合理性设计,完善结构设计中的细节项目。设计师掌握建筑结构的状态后,制定设计方案,强化结构设计的基础性,严格控制结构中的性能设计,保障建筑结构之间的力学关系,能够达到平衡的状态。

3.4 提高建筑结构材料的质量

建筑的材料和设备是施工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保障,因此,要加大这方面的重视力度,对相关材料和设备的使用严格规范,从而保障建筑的安全性。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应该从材料方面入手,以高质量、高性能材料的设计实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在具体的建筑结构设计中应该建立材料质量的关口,避免施工单位为了追逐超额利润而在建筑材料上偷工减料的行为,制止不合格材料在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中出现,斩断不合格建筑结构材料流入的通道。施工单位也应当对于建材的选用有严格的把关,对于供应商的资质等要核实清楚,要选取那些口碑好、信誉佳的建材企业进行合作。这些都是在建材检验上应当做到的,只有从这一点上严格把关才能够保障项目的结构设计很好的得到落实,进而保障整个建筑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3.5 注重建筑结构计算设计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与推进,越来越多科技含量更高、更为智能的设计软件得以推出,其中不乏一些非常精良的结构设计软件。建筑结构设计属于理工范畴的概念,其设计过程中包含很多计算方面的要素。例如,应力、承载力等。设计人员要将实际建筑工程情况作为参照指标,对建筑结构进行分析,借助专业的设计知识和工程类指标进行相关计算,对其结构承载力进行确定,确保每一个设计细节都能够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要求相匹配。同时,设计人员也要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对结构应力和施加值数据等结构层面的内容和数据进行规范,并以此为基础,对相关设计行为进行支配,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

3.6 应用新技术

世界格局的开放,使得建筑工程不再局限于古代的木质结构、石质结构、竹质结构等。无论是材料方面,还是结构方面都有所突破。当前,我国科研势头渐猛,但是设计单位和科研机构却呈现零沟通局面。设计单位要结合当前建筑市场格局,加强与科研机构的交流和合作,为建筑结构设计争取契机,将新型设计理念和科研成果应用到建筑结构设计中,以最大程度保障其安全性。同时,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也要注重网络媒体的参与性,避免设计方法和技巧过于单一,最大程度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可行性,满足舒适、美观、实用等多项设计诉求,确保以有限的资源争取无限的建筑结构设计空间。

结语:

建筑结构设计并不只是结构层面的单一概念,它涉及到的边缘性要素比较多。在实际设计中,设计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应用,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

[1]齐建民.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几点建议[J].科技资讯,2015.

[2]张春富,宋佳.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科技致富向导,2013.

猜你喜欢

抗震结构设计安全性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人防结构设计疏漏的思考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漾濞书协抗震作品选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结构设计优化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加强广播电视信息安全性的思考
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