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滤泡状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因素分析

2016-02-17梁景峰张宇曦辽宁省铁岭市银州区医院外科辽宁铁岭00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沈阳000

中外医疗 2016年23期
关键词:脉管滤泡甲状腺癌

梁景峰,张宇曦.辽宁省铁岭市银州区医院外科,辽宁铁岭 00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沈阳 000

甲状腺滤泡状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因素分析

梁景峰1,张宇曦2
1.辽宁省铁岭市银州区医院外科,辽宁铁岭112000;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沈阳110001

目的 探讨甲状腺滤泡状癌的治疗措施及预后因素。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将2012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确诊的75例甲状腺泡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治疗措施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随访8年内,患者生存率为66.67%;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有年龄、肿瘤生长方式、肿瘤直径、肿瘤切除程度、临床分期、脉管瘤栓等。结论 科学选择术式能够延长生存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甲状腺滤泡状癌;临床治疗;预后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and prognostic factors of thyroid follicular carcinoma.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2 to June 2015,7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hyroid bulb carcinoma were trea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n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measure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prognosis were summarized.Results The survival rate was 66.67%in 8 years.The risk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ognosis were age,tumor growth pattern,tumor diameter,tumor resection degree,clinical stage,vascular tumor thrombus,and so on.Conclusion Scientific selection can prolong the survival time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Key words]Thyroid follicular carcinoma;Clinical treatment;Prognostic factors

甲状腺癌属于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甲状腺滤泡状癌(FTC)属于甲状腺癌的一种,较为少见,其发生率报道不一,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与治疗方法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基本相似,但甲状腺滤泡状癌易发生远处转移,预后较差。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及时发现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2]。为了观察甲状腺滤泡状癌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该次方便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75例甲状腺泡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了FTC的临床治疗措施和预后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次所有研究对象(甲状腺泡状癌患者)均为方便选取该院取收治,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共有75例。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有51例,男女性别比例为24:51,患者年龄为18~81岁,平均年龄为(50.4±28.5)岁。TNM分期情况:12例患者为T1期,17例患者为T2期,33例患者为T3期,13例患者为T4期;5例患者为N1a期,8例患者为N1b期;25例患者为Ⅰ期,6例患者为Ⅱ期,22例患者为Ⅲ期,22例患者为Ⅳ期;12例患者为M1期,其中5例患者为骨转移,3例患者为肺转移,1例患者为肾转移,3例患者为多处转移。肿瘤直径大小:38例患者大于4 cm,37例患者不超过4 cm。28例患者瘤体呈弥漫性生长。病灶类型:54例患者为单发病灶,14例患者为双侧病灶,7例患者为单侧多发病灶。并发疾病:10例患者并发有甲状腺肿,2例患者并发有甲状腺腺瘤,1例患者并发有甲状腺乳头状癌。所有患者均知晓该次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实施手术治疗,1例患者实施单纯峡部切除术,2例患者实施患侧腺叶部分切除术,36例患者联合实施患侧腺叶部分切除术和峡部切除术;15例患者联合实施患侧腺叶部分切除术和对侧大部切除术,21例患者实施全甲状腺切除术。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酌情实施根治术,在术后,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患者甲状腺素制剂口服治疗,调节内分泌功能。随访方法:采用门诊复查与定期电话随访方法,随访时间在第一年术后3个月与6个月,如患者无复发与转移情况则以后每年进行一次随访检查,患者末次随访时间、死亡为终点。

1.3统计方法

单因素分析:汇总处理3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后,应用SPSS 16.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Stepwise法筛选模型,对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治疗情况

随访结果显示,治疗后3年内,14例患者死亡,生存率为 81.33%;8年内,25例患者死亡,生存率为66.67%。在25例死亡患者中,19例患者因为远处转移死亡,4例患者因为局部复发死亡,2例患者因为其他疾病死亡。在就诊时,12例患者存在远处转移,发生率为16.00%,治疗后3年、8年,累积转移发生率分别为26.67%(20例次)、36.00%(27例次)。

2.2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

完成手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了甲状腺素功能低下情况,2例患者在1个月内均恢复正常;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声嘶症状,1例患者由于神经牵拉出现暂时性麻痹,3个月后均恢复正常。

2.3影响患者预后情况的危险因素

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术后远处转移与年龄(大于45岁)、肿瘤直径(大于4 cm)、肿瘤生长方式(弥漫生长)、临床分期(Ⅳ期)、脉管瘤栓(存在)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P值均<0.05;患者生存情况与年龄、肿瘤生长方式、肿瘤直径、pN期、M分期、临床分期、脉管瘤栓、肿瘤切除程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是诱发患者肿瘤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统计学分析,P<0.05;影响患者生存情况的危险因素为肿瘤直径、肿瘤切除程度、脉管瘤栓、远处转移等,应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各项数据,P<0.05。

3 讨论

在甲状腺癌中,甲状腺滤泡状癌发病率屈居第二位,在10%~30%范围内[3]。该院此次研究中,38例患者瘤体直径大于4 cm,而28例患者肿瘤弥漫生长,医护人员在临床诊断中,应该将上述特征纳入到甲状腺滤泡状癌判断指标中。

甲状腺滤泡状癌容易被误诊为良性腺瘤,甲状腺滤泡状癌与良性滤泡腺瘤的光镜下组织形态辨别具有一定的困难,相关报道指出,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有利于二者的鉴别[4],甲状腺滤泡状癌染色诊断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95%。甲状腺滤泡状癌与其他甲状腺癌的区别在于,经淋巴结转移较少,而发生远处转移的几率非常高[5]。该次研究随访发现,治疗后3年内,患者生存率为81.33%;8年内,生存率为66.67%。在25例死亡患者中,19例因远处转移死亡,4例患者因为局部复发死亡,2例患者因为其他疾病死亡。就诊过程中,存在远处转移16.00%,治疗后3年、8年,累积转移发生率分别为26.67%(20例次)、36.00%(27例次)。

临床治疗甲状腺滤泡状癌主要采用手术疗法,然而关于手术切除范围,临床上一直存在争议。相关研究指出,甲状腺滤泡状癌临床治疗原则与PTC基本一致,针对原发癌灶及其颈部转移灶采用彻底切除治疗。甲状腺滤泡状癌早期治疗可提高治愈率,这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甲状腺滤泡状癌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因此学者[6]主张当肿瘤仅限于一侧腺叶内时也实施全甲状腺切除术。在该次研究中,大部分患者都是多发病灶,该院医学专家建议,针对单侧病变且不存在远处转移因素的患者,建议实施单侧腺叶切除术联合峡部切除术,能够达到根治效果;针对双侧均存在病灶的患者或者存在远处转移风险的患者,最好给予患者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在行全甲状腺切除时要细心解剖,注意保留甲状旁腺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外侧支、仔细分离保留一侧或者双侧甲状腺后被膜,进而减少手术后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7]。尽管甲状腺滤泡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较少发生,但适当清楚颈部淋巴结也是必须的。

有学者认为,甲状腺滤泡状癌患者远处转移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该次研究中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大小、肿瘤直径和生长方式、脉管瘤栓等是诱发远处转移的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是导致肿瘤转移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上述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有医学专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8],若甲状腺滤泡状癌患者分化良好,可以不实施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术;若患者存在颈部淋巴结转移,可以同期实施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再次治疗不会对生存情况造成影响。该次研究中,医护人员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远处转移与患者生存情况存在密切的关联性,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等并不是肿瘤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针对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不建议实施清扫术,以免损伤喉返神经。

综上所述,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有年龄、肿瘤生长方式、肿瘤直径、肿瘤切除程度、临床分期、脉管瘤栓等。因此,科学选择术式能够延长生存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1]刘文胜,张国芬,徐震纲,等.119例甲状腺滤泡状癌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13,35(10):778-782.

[2]陈欣.甲状腺滤泡状癌临床研究及Galectin-3早期诊断意义[D].杭州:浙江大学,2013.

[3]卢骏.66例甲状腺滤泡状癌的临床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12.

[4]山世岩,屈翔,张慧明,等.甲状腺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3):2756-2759.

[5]帕拉沙特·叶尔肯别克.131碘治疗对甲状腺滤泡状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3.

[6]程枫,王伟斌,滕理送.甲状腺滤泡状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J].上海医学,2014(2):148-151.

[7]赵建新,张弛,刘荫华,等.12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随访8年的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13(1):51-54.

[8]瓮生彬,张建波,张淑艳,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雌激素受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状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1):37-39.

Analysis of Clinical Treatment and Prognostic Factors of Patients with Thyroid Follicular Carcinoma

LIANG Jing-feng,ZHANG Yu-xi
Department of surgery,Tieling Yingzhou Hospital,Treling,Liaoning Province,112000 China;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 Province,110001 China

R4

A

1674-0742(2016)08(b)-0072-03

10.16662/j.cnki.1674-0742.2016.23.072

梁景峰(1975.3-),男,满族,辽宁铁岭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外科甲状腺。

2016-05-18)

猜你喜欢

脉管滤泡甲状腺癌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vlimid combined with Rituximab in the treatment of follicular lymphoma: A meta-analysis
超声诊断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研究进展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高频甲状腺超声对滤泡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右蝶窦脉管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脉管复康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和米诺地尔外用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声像图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高频电凝与非手术治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