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剑川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2016-02-17史少辉云南省剑川县畜牧工作站

中国畜牧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剑川县存栏肉牛

文│史少辉(云南省剑川县畜牧工作站)

剑川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文│史少辉(云南省剑川县畜牧工作站)

云南省剑川县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南端,东邻鹤庆,南接洱源,西界兰坪、云龙,北靠丽江。全县面积2250平方千米,县城所在地海拔2200米,年平均气温12.3℃,有霜期达160天,辖五镇三乡,全县总人口17万人,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积老、少、边、穷的省级重点扶持县。

肉牛生产是剑川县的传统优势产业,经多年的重点扶持发展,已完成从役用型生产向肉用型生产的转变,进入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过程,并逐步培育成山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一、剑川县肉牛发展现状

1.生产情况。截至目前,全县黄牛存栏7.2万头,出栏4.6头,肉产量0.6万吨;水牛存栏1.6万头,出栏0.7万头,肉产量0.1万吨;牦牛存栏0.05万头,出栏0.04万头,肉产量0.05万吨。

2.规模养殖情况。全县有肉牛规模养殖场30个,其中存栏牛20~50头的13个,存栏50~100头的10个,存栏100头以上的7个,在建的4个。

3.冻精改良站点建设情况。全县已建成牛冻精改良站点20个,其中民营站点15个,2014年肉牛细管冻精改良8200头,基本建成辐射全县范围的冻精改良体系。

二、肉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战略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重大政策的实施,剑川县肉牛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县委、县政府把肉牛生产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植。多年的努力让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山区农村已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确立了肉牛产业是山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产业,是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剑川县肉牛生产水平仍然较低,生产规模仍然较小,还未形成真正的产业化品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情况不清,目标不明确。由于统计的关系,报表数与实际存栏数相差较大,以统计数来衡量产业发展水平,忽视了生产现状,致使基础情况不清,无法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

2.产业化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剑川县养牛业发展相对迟缓,与规模化组织化养殖程度低有关,企业与养殖户之间缺乏推动发展机制,养殖与加工销售脱节,利益分配不均衡,加工流通环节处于强势地位,风险保障政策不完善,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与自然灾害的能力偏弱。

3.对肉牛产业地位认识不足。

一个产业的发展与其地位有着重要联系,视畜牧业为家庭副业的传统观念尚未彻底改变,对肉牛产业的重要地位认识不够充分,对畜牧业的产业链、潜在市场和发展前景没有足够的认知。

4.畜牧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力量薄弱。一是基础设施尚未彻底改观,冻精改良站点功能没有凸显,按现有改良水平,年冻改产犊数不足10000头。二是乡镇体制改革后,乡级站管理混乱,综合服务能力差,重兽医轻畜牧的观念始终存在,缺乏活力。三是知识更新滞后,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求。

5.重大动物疫病疫情形势严峻。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频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防控工作任务繁重,而且,动物疫情的频发,对肉牛产业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

6.科技含量低。科学化、专业化、集约化养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高,效益不佳。单从现在黄牛个体重量的下降,就能体现养殖水平的高低以及科技应用能力。

三、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在受到资源和市场的约束、低成本与高质量的要求、自然灾害的威胁、生态环境保护的挤压、投入相对不足等影响的背景下,如何加快剑川县肉牛产业发展步伐,突破规模小和效益低的瓶颈,是当前工作重点,应着重抓好以下措施。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是关键。发展肉牛产业,只有在全县上下把发展肉牛产业列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来抓,而且要常抓不懈,才能使产业发展政策有连续性。

2.科技进步是动力。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需求越来越多,“外向型”肉牛业已成气候,“市场”已成为剑川县肉牛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畜产品市场竞争力也成为新形势下剑川县畜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要把养牛实用科技的推广普及作为降低肉牛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来抓,尤其是要对广大肉牛养殖户加强科学饲养管理方面的培训,切实改变目前剑川县养牛生产中饲料单一、饲养管理粗放的传统饲养模式,积极推广人工牧草和青贮饲料,以提高单位个体的产量,以此促进整体水平的提高。

3.抓实基地建设是基础。剑川县具有丰富的草山资源和悠久的肉牛生产历史,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经过深入调研,我们认为改变落后养殖观念,建立优质肉牛生产基地,借此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存栏总量,增加出栏数是当前的工作重点。应以示范村建设为突破口,重点建设存栏达到能繁母牛300头以上的示范村,以提高能繁母牛为重点,保证冻改站点的正常运营和满足示范村建设的需要。

4.产业化发展是出路。随着剑川县肉牛商品生产的迅速发展,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产成本已不再是决定养牛效益的惟一要素,市场推手的作用越来越大,要解决这一矛盾,产业化发展是必由之路。把培植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专业市场等产业化组织作为剑川县肉牛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和突破口,根据各地实际,从“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服务体系+农户”“协会+农户”等畜牧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中选择合适的方式作为发展重点,要积极做好规划、引导、扶持等工作,并大力扶持私营规模养殖,逐步进入标准化规模养殖,促进剑川县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剑川县存栏肉牛
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77.3 万头环比下降0.2%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肉牛口炎咋防治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剑川县森林资源特点与森林防火对策
剑川县发展民营经济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