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元区财政政策协调对中国地方政府政策的启示

2016-02-15邹翌晨罗鸣令

关键词:财政赤字财政政策成员国

邹翌晨,罗鸣令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



欧元区财政政策协调对中国地方政府政策的启示

邹翌晨,罗鸣令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

基于2009~2014年欧元区各成员国财政赤字(盈余),欧元区债务占欧元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各成员国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等数据,对欧债危机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文献分析法得出影响财政政策的相关因素,运用时间序列相关性方法探究各个因素对欧元区财政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欧元区各成员国采取的都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各成员国之间财政赤字(盈余)存在较大的正相关趋势,成员国经济容量与欧元区债务影响因子呈正相关。

财政协调;欧债危机;财政政策;地方政府

1991年,欧元在欧盟各成员国范围内开始发行,欧元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2002年,欧元开始正式流通,标志着欧盟基本实现了货币一体化。在欧洲逐步实现货币一体化、欧元登上历史舞台的过程中,欧盟各成员国不得不放弃自己独立的货币政策,而将货币政策的控制权全权交由欧洲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成为了欧盟货币政策唯一的制定者。作为宏观调控最重要手段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欧洲货币一体化下呈现出了不可避免的矛盾:货币政策由欧洲中央银行制定,以欧盟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政策目标,具有统一性;而财政政策则由各成员国制定,以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政策目标,具有分散性。要解决这对矛盾,根本上要协调好各成员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欧盟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而从政策的层面上讲,则是要在货币一体化的条件下做好各成员国之间财政政策的协调。

欧元区各成员国之间财政政策协调的重要性在欧洲经济与货币一体化的过程中一直受到了欧盟的重视,并先后通过了《稳定与增长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和《马斯特利赫特条约》(以下简称《马约》),《公约》和《马约》对各成员国在财政赤字、国债比重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的约束,如《公约》和《马约》规定各成员国的累计公共债务不应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的 60%,年度预算赤字不应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但是《公约》和《马约》的约束力或者说各成员国对《公约》和《马约》的执行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当危机来临之时,各成员国更多的是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而不顾欧盟的整体利益,出现了“大难临头各自飞”的趋势,要真正发挥《公约》和《马约》的作用,达到各成员国财政政策的协调与统一,还要有更长的一段路要走。

2009年,希腊债务危机爆发,拉开了欧债危机的序幕,随后危机持续蔓延,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也相继爆发债务危机,这种危机气氛很快也波及到了欧洲的主要核心国,德国、法国,标准普尔、穆迪、惠誉等主要的评级机构先后下调了大部分欧洲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而欧洲经济受到危机的影响,一度下滑,失业率攀升。此次欧债危机影响之大、波及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可以说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延续,这次欧债危机也再次警醒我们货币一体化条件下各成员国财政政策协调的重要性,也使我们重新研究与分析货币一体化条件下各成员国财政政策协调的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文献研究

(一)研究成果回顾

在对欧债危机演化路径的研究方面,李腊生等在研究欧债危机的演化路径时,提出了区内国家竞争性财政支出的假设,认为欧债危机主要是由于欧元区国家竞争性的财政支出而导致的[1]。李羡於梳理了欧债危机的演变过程,提出欧元区经济结构的失衡是本次欧债危机深层次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控制政府财政支出等建议[2]。

在对欧元区财政政策协调的研究方面,董书慧分析了欧元区主权国家财政政策协调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提出了实现财政协调可供选择的3种路径:财政联邦制、财政一体化模式、统一管理与分散自主相结合的财政体系[3]。黄立新梳理了欧元诞生以前欧盟在实现国家财政政策协调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并指出在货币一体化后,欧元区内缺乏一个有效的财政政策协调机制,各成员国税制与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以及各成员国经济结构、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将是阻碍各成员国财政政策协调的主要因素[4]。苏苏等从欧元区各成员国之间财政赤字相关性的角度对欧元区财政政策的协调进行分析,发现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各成员国基本是遵守《马约》和《公约》的,而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各成员国特别是一些大国不顾《马约》和《公约》的约束扩大赤字,是欧债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5]。刘力军认为,政府未能从国家长远的利益出发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而是从短期利益出发,各国竞相扩大财政支出,是本次欧债危机的根源[6]。

从国外的研究成果来看,尼古拉斯·韦龙认为欧元区缺乏统一的财政政策和对银行的监管,这些制度性因素是欧债危机深层次的原因[7]。彼得·威斯特阿维认为欧元区缺乏统一的机构来制定财政政策,使得各国的财政政策难以做到从欧元区整体利益出发、从国家安全与长远利益出发,缺乏协调统一,最终导致了欧债危机[8]。

(二)不足与创新

以往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对欧债危机的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全方位地对其原因进行探索,多是浅层次的分析,而少有从一个角度来深入分析欧债危机的,更少有从财政政策协调的角度来深层次地论述欧债危机的演化路径的。第二,在对欧元区财政政策协调的研究方面主要是规范分析,实证分析较少。第三,在对欧元区财政政策协调的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对欧元区本身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方面予以理论上的论述,少有结合欧债危机的演化路径来进行探索的。

本文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出了以下几点创新:一是将对欧元区财政政策协调的研究与对欧债危机演化路径的研究结合起来,对两个维度的互动进行研究;二是在对欧元区财政协调的研究方面引入了实证分析,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来分析欧元区的财政协调问题。

二、理论分析

(一)欧元区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

现代意义上的欧洲一体化开始于二战之后,至今已超过半个世纪,在这个进程中,欧洲大陆一直在谋求用一个声音对外说话。当欧元登上历史舞台后,欧洲一体化进程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欧元区实现经济与货币的一体化。然而各成员国在政治上的一体化并没有向经济与货币一体化一样如此顺利,尽管在当前的世界格局中,在某些世界性的重大政治经济问题上,欧盟对外表现出一定的一致性。但是这种一致性并不能说明欧元区各成员国在政治上的一致性,相反,实际上欧元区各成员国在政治上的一体化是远远要落后于他们在经济和货币上的一体化的,而这种制度上的政治一体化跟不上经济一体化的矛盾在政策层面则表现为货币政策的统一性与财政政策的分散性矛盾。

在欧元区,各成员国放弃了自己的货币政策,仅保留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由欧洲中央银行制定,欧洲中央银行以欧盟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来控制货币的发行;财政政策由各成员国制定,各成员国以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来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因此各成员国在制定财政政策时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降低本国的失业率、控制本国物价的上涨、维持本国的收支平衡,而少有考虑欧元区整体发展的。在这种制度的安排下,如果各成员国的财政政策缺乏相应的协调与统一,出现危机也就不再意外了。

(二) 欧元区财政协调的“失灵”

尽管欧盟为各成员国财政政策的协调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比如通过《马约》与《公约》建立了各成员国之间财政政策协调的基本制度框架。再比如建立了欧盟统一的财政预算制度,这种预算制度明确规定财政来源主要由自有财源(包含对农产品的进口差价税、糖税、按共同关税税率征收的关税)和各成员国上缴的摊派(由各成员国按其GDP的一定比例上缴)构成。此外,还成立了欧洲关税同盟,确立了欧洲税收一体化的一些基本原则[8]。

但是由于欧元区各成员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不一致,欧元区各成员国之间仍然缺乏一个有效的财政协调机制,或者说目前欧元区各成员国在财政协调方面所做的努力对欧元区以及各成员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难以起到有效的调控。相反,各成员国以本国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即各成员国以本国的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收支平衡等综合效应的最大值为政策目标[9],都希望以最小的调控成本而获得最大的“收益”,这种“免费乘车者”的政策思维最终将使欧元区各成员国之间的财政协调“失灵”。这里的财政政策协调“失灵”指的是当欧元区当各成员国的利益与欧元区的整体利益相冲突时,各成员国未能提出既兼顾本国利益又符合欧元区整体利益的财政政策,而是选择以本国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不顾欧元区整体利益来制定本国财政政策的情况,当这种“失灵”开始“泛滥”之时,引发的必将是欧元区经济社会的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此次欧债危机正是欧元区各成员国之间财政政策协调“失灵”的表现。

(三)财政协调“失灵”与欧债危机演化路径

尽管签订了《马约》与《公约》,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元区各成员国最终还是打破了《马约》与《公约》的约束,或者说欧元区各成员国之间财政政策协调“失灵”的弊端最终爆发,并演变成了欧债危机。下面我们将从理论上梳理欧债危机背后财政协调机制是如何“失灵”并最终引发危机的。

1.降低失业率成为主导的调控目标

受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欧元区各成员国面对着经济乏力、失业率攀升的现象,纷纷采取了一些调控措施。然而由于货币政策由欧洲中央银行控制,各成员国所能实现的只有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的四大基本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中,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各成员国只能寄希望于欧洲中央银行,而又由于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之间存在着如奥肯定律中所说的一定的函数关系(即如果失业率降低了,经济增长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因而各成员国调控的主要目标成了充分就业。

2.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成为主导的调控手段

欧元区各成员国普遍经济较发达,社会福利较好,由于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刚性作用,再加上为了实现有效的宏观调控,降低失业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便成为了欧元区各成员国最主要的也可以说是唯一的政策选择。对于欧元区其中的一个成员国来说,为了达到降低失业率的目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成为了最佳的选择,至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带来的物价上涨、赤字扩张等不良后果,各成员国纷纷选择了交给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来处理。

3.从财政协调“失灵”到债务危机

当欧元区各成员国纷纷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时,如果有一个良好的财政协调机制,各成员国的财政政策能配合欧洲中央银行统一的货币政策,欧债危机的避免不是说不可能。然而不幸的是,欧元区缺乏这样一个有效的财政协调机制,在国家利益最大化面前,财政协调似乎已经“失灵”,欧元区各成员国纷纷选择了如何使自己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财政扩张政策。对于扩张性财政政策,无论是增支还是减税,其结果都是赤字的扩张和债务的增加,随着《马约》与《公约》中对国债比重和赤字规模等方面的约束纷纷被突破,一场大规模的欧债危机也就不可避免了。

三、实证分析

(一)欧元区各成员国财政赤字(盈余)相关性分析

该部分选取的指标为欧元区各成员国财政赤字(盈余),用来衡量各成员国财政政策的方向与规模。该指标的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局官方网站上欧元区各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各成员国财政赤字(盈余)占GDP的比重的数据求得。选取的是2009~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由于塞浦路斯的数据缺失,因此笔者选用的是除塞浦路斯以外的其他16个欧元区国家,分别是比利时、德国、法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芬兰、马耳他、爱沙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运用Eviews软件求得欧元区各成员国财政赤字(盈余)的相关系数矩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欧元区各成员国之间(除爱沙尼亚、马耳他以外)财政赤字(盈余)相关系数基本上在0.5以上,表明各成员国之间财政赤字(盈余)有较大的正相关趋势。从实际情况来看,自2012年以来,欧元区各成员国财政收支都转向赤字,各成员国的财政政策也基本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为主,结合表1各成员国财政赤字(盈余)的正相关趋势的结果不难得出以下结论:当一国或几国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时,其他各成员国也会相继开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这说明各成员国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财政政策缺乏统一的安排,最终的结果是各成员国都纷纷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而缺乏有效的协调与统一安排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结果必然是债务的攀升。

马耳他财政赤字(盈余)与各成员国的财政赤字(盈余)相关系数为负,呈现出负相关的趋势,爱沙尼亚与各成员国的财政赤字(盈余)相关系数基本上在0.5以下,普遍较小,这表明当欧元区各成员国开始纷纷扩张赤字时,这两个国家正放缓或减少赤字的安排,这正是这两个国家债务情况有所好转的原因。从2014年的数据来看,爱沙尼亚财政赤字(盈余)占GDP的比重为1.02%,说明爱沙尼亚已经摆脱财政赤字,转向盈余;而马耳他中央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则由2009年的192.85%降到了2011年的84.04%。

(二)欧元区各成员国的债务水平对欧元区债务水平影响的回归分析

该部分选取的指标为欧元区整体债务占GDP的比重,用来衡量整个欧元区的整体债务水平;欧元区各成员国中央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用来衡量各成员国的债务水平;以上指标数据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欧盟统计局。选取的是2007~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其中由于欧元区的整体债务占GDP的比重这一指标在2010年的数据缺失,本文采取的方法是用插值法来进行补充。由于塞浦路斯和斯洛文尼亚的数据缺失,该部分所选用的国家是除塞浦路斯和斯洛文尼亚以外的其他15个欧元区国家,分别是比利时、德国、法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芬兰、马耳他、爱沙尼亚、斯洛伐克。笔者建立以下计量模型:

表1欧元区各成员国财政赤字(盈余)相关系数矩阵

Y=aibiXi+ui

(1)

式中,Y表示欧元区整体债务占GDP的比重,Xi表示相应的成员国的中央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ai表示常数项,bi表示解释变量,Xi为对应的影响系数,ui表示误差项,i表示横截面。运用Eviews软件,采用OLS估计,进行时间序列的纵向回归分析,得到的参数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德国、法国在置信度为99%的水平下显著,且F值的P值无限接近于0,表明这两个国家的债务水平对欧元区整体债务水平影响很大,主要与这两个国家在欧元区的地位有关,这两个国家不仅是欧元区的核心国,而且还是多数欧元区国家的债权国,其债务水平对欧元区整体债务水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表2参数回归结果

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奥地利在置信度为99%的水平下显著,表明这4个国家的债务水平对欧元区整体债务水平的影响也是较大的。不难发现这4个国家应该是除德国、法国之外的欧元区“第二梯队”的国家,在欧元区的影响较大,而且本身经济比较发达,与欧元区其他国家的联系较多。

此外,爱尔兰、斯洛伐克在置信度为95%的水平下显著;爱沙尼亚、芬兰、卢森堡、比利时在置信度为90%的水平下显著,这些国家多数是欧元区的小国,但是经济很发达,福利水平高,因而对欧元区整体的债务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希腊、葡萄牙、马耳他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尽管马耳他债务水平有所好转,但总体来说这3个国家的债务水平是很高的,希腊和葡萄牙作为“欧猪五国”的成员,这两个国家的债务危机拉开了欧债危机的序幕,但是这两个国家的债务水平对欧元区整体的债务水平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这一方面与这3个国家在欧元区“无关轻重”的地位有关,另一方面这3个国家在欧债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基本是以“被救助国”为主。

(三)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大致可以对本次欧债危机的演化路径做一个梳理与总结:2008年金融危机后,最初欧元区各国成员为了摆脱危机的影响,提高就业,纷纷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由于各成员国之间缺乏有效的财政协调机制,使得各成员国“类似竞争”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背离了欧元区整体的利益目标。2010年后,部分国家推出了财政紧缩政策,欧洲央行先后实施了一系列超宽松货币政策,然而政策效果有限,债务危机难以平息且愈演愈烈。债务危机由希腊、葡萄牙等国首先爆发,而由于德国、法国是欧元区的核心国以及大多数欧元区国家的债权国,德国与法国不免卷入危机,而当这两个核心国卷入债务危机后,由于其对欧元区整体债务水平的影响很大,一场席卷欧洲的债务危机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而在整个欧债危机的演化路径中,各成员国财政政策能否有效地进行协调,做出统一的有利于欧元区整体利益的调控,直接决定了本次欧债危机的发生。

四、结论与启示

(一)警示中国地方债务规模

结合2010年以后欧元区国家和欧洲央行的财政政策发现,中国同样存在在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时,因为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财政政策缺乏统一的安排,最终的结果则必然是债务的攀升,中国地方性债务余额在2015年初接近23万亿人民币的规模,2014年中国GDP规模是63.61万亿人民币,约占2014年GDP的1/3。目前中国地方性债务余额虽然处于安全线以上,但是不能忽视地方政府通过地方性政府背景的融资平台的融资债务,这些融资平台的主要融资渠道是商业银行的长期贷款,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较高。融资偿还主要为地方财税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等,而土地收入又依赖房地产行业的繁荣发展。在2014年以后的经济转型阶段,三、四级城市房价增速降幅明显,房地产市场的波动直接影响地方性债务的偿还情况。

(二)科学统筹财政政策实施

欧债危机最初的目标是降低失业率,在国家利益最大化面前,财政协调似乎已经“失灵”,欧元区各国纷纷选择了如何使自己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财政扩张政策。中国目前处于经济增速降低阶段,东部沿海劳动密集产业失业率升高,在实施财政政策时要吸取“欧猪五国”的教训,通过整个欧债危机的演化路径发现,财政政策必须要协调中国经济发展目标一致性,协调宏观调控政策。从整个宏观调控体系来说,不仅要有财政政策,而且要有货币政策,更重要的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要相互配合,通过全面分析地方债务的渠道、规模,使调控手段多样化、有针对性。从整个财政政策体系来说,第一,应严格规范地方政府预算;第二,财政政策手段也要多样化,税收、公债、转移支付、政府支出等手段要配合使用,取长补短;第三,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用途的监管。

(三)根据中国国情制定衡量指标体系

在整个财政体系内,从中央财政到地方财政,从收入到支出,都要有科学的衡量指标,目前中国采用的大多数指标都是照搬国际参照标准的,很多指标严格来说是不适应中国国情的,因此,我们在借鉴国际参照标准的同时,应该结合自己的国情修改并完善现有的指标,真正地建立起“中国式”的财政风险衡量体系。而结合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说,就是要尽快科学衡量各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将地方债务维持在可控的范围内。

五、结语

本文通过运用时间序列的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欧元区各成员国财政赤字(盈余)与债务水平的影响因素,发现中国财政协调的新思路。传统上对于中国财政政策与地方债务是宏观层面的因果研究,即国家层面的财政政策作为因,地方债务现状作为果。本文则是通过时间序列的相关性分析建立指标,即在分析财政政策时保证数据连续性和波动性,又能避免债务数据多重共线性与自相关,因此本文在方法上为财政政策与债务相关性研究找到新的突破点。本研究为中国地方性债务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并针对如何解决中国地方债务问题提出若干政策性建议。

[1] 李腊生,刘磊,毛书宇. 欧债危机的演化路径及应对策略——基于区内国家竞争性财政支出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2(8):43-51.

[2] 李羡於.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成因及对我国的启示[J].对外经贸,2013(7):32-33.

[3] 董书慧.欧元区国家财政政策协调的路径选择[J].世界经济,2008(2):78-82.

[4] 黄立新.欧元与欧盟的财政政策协调[J].欧洲研究,2003(1):25-36.

[5] 苏苏,王少斌. 欧盟财政政策协调研究与启示——基于财政赤字相关性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2(7):31-33.

[6] 刘力军.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看建设理性政府的必要性[J].河北企业,2011(12):50.

[7] 尼古拉斯·韦龙.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根源和出路[N].中国经济时报,2011-11-10(12).

[8] 文学,郝君富.从经济学与政治学的双重视角看欧债危机的起因[J].国际金融.2012(1):23-26.

Enlightenment of Eurozone fiscal policy coordination on China’s local government policies

ZOU Yi-chen, LUO Ming-ling

(School of Fina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Anhu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Bengbu 233030,Anhui,China)

Based on the data such as the financial deficit (surplus) of Eurozone member countries form 2009 to 2014, the proportion of Eurozone debt in Eurozone gross product, and the proportion of member countries’ debt in gross domestic produ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asons of European debt cri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ordination of fiscal policy, adopted documentary analysis method to obtain relevant factors affecting fiscal policies, and explored the influence of each factor on Eurozone fiscal policies by use of time series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the member countries of Eurozone took 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ies, the financial deficit (surplus) among the member countries displays the tendency of large positive correlation, economic capacity of member countries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impact factors of Eurozone debts.

financial coordination; European debt crisis; fiscal policy; local government

2015-12-22

安徽财经大学重点科研基金项目(CXJJ2014012)

邹翌晨(1990-),男,安徽蚌埠人,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F811.0

A

1671-6248(2016)02-0087-07

猜你喜欢

财政赤字财政政策成员国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北约成员国武装部队参与在乌克兰举行的2020年联合军事演习
欧盟敦促成员国更多地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中国一季度罕见财政赤字
浅析建国初期稳定物价的财政政策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6个
什么是意向创始成员国?(答读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