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在线科研社群知识共享研究

2016-02-15袁留亮

现代情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社群动机挑战

袁留亮

(广东医学院图书馆,广东湛江524023)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在线科研社群知识共享研究

袁留亮

(广东医学院图书馆,广东湛江524023)

为提高在线科研社群成员知识共享的积极性,本文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把基本心理需求和自主动机引入知识共享研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编制测量量表,以291名在线科研社群成员为样本,通过AMOS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自主需求通过互惠动机正向影响知识共享、能力需求,通过挑战动机正向影响知识共享、归属需求,同时通过互惠动机和挑战动机正向影响知识共享。最后提出了激励成员知识共享的措施。

知识共享行为;自我决定理论;挑战动机;互惠动机

在线科研社群已成为科研工作者知识交流的重要场所[1]。初步调查发现我国科研工作者,尤其是研究生群体,会加入多个论坛、SNS等虚拟社群。与传统正式学习环境相比,在线科研社群不但积累了大量的学习资料,还让每一位成员有机会编织自己的人际网络。群成员潜在的知识需求随时可能被偶遇的信息资源或新建的人际网络激活,他们的问题在知识交流中也可能被深化或解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仅有少数成员会在社群中相对活跃,很多成员在社群中扮演旁观者角色,浏览、接收社群信息,而没有评论、共享行为[2]。科研社群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成员的参与和贡献,没有成员积极的知识共享,科研社群就无法健康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如何激励成员积极参与共享已成为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自我决定理论是目前最为完善、实证支持最多的动机理论,它强调个体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出于自主[3]。与其它动机理论相比,自我决定理论依据动机的自主程度把动机划分为受控动机和自主动机。它发现相比于受控动机,自主动机对个体的积极行为有很好的预测作用[4]。当前大部分在线科研社群的知识共享没有物质激励,自主动机是维持成员持续共享的重要因素。自我决定理论不但系统阐述了自主动机与行为间的关系,还提出了增强个体自主动机,激励其积极行为的方法。故本文预借助自我决定理论,探索影响我国在线科研社群知识共享的因素。

1 自我决定理论与知识共享

不同于内外动机理论,自我决定认为动机应是一个从受控动机到自主动机的连续体:受控动机即个体的行为是由外部压力引起的;自主动机即个体的行为出于个人意愿。在一定情境下受控动机与自主动机可以并存且可相互转化,但自主动机会产生更加积极的行为结果,尤其是对于没有报酬和激励条件的帮助和亲社会行为[5]。研究表明自主动机显著正向影响个体的知识共享[6]。

自我决定理论假设人天生具有挑战自我,追求自我成长,从事自己感兴趣活动的动机,但这些动机不会自动有效发挥作用,它们会受到环境的增强或抑制。如果环境能满足人类先天具有的3种基本心理需求:自主需求、能力需求和归属需求,个体的受控动机会向自主动机转化,自主动机会处于主导地位,对目标产生持续投入。反之,如果个体的3种基本心理需求被抑制,其自主动机会被减弱,行为积极性被减弱[7]。

总之,相比于其他动机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发现偏向自控的自主动机能维持个体的持续共享行为,且它从个体基本心理需求的角度,提出了增强个体自主动机的方法。虽然已有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研究了个体的知识共享行为,但目前尚未有研究从基本心理需求和自主动机(尤其是互惠动机与挑战动机)的角度,研究它们对个体知识共享的影响。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在线科研社群成员的知识共享积极性,本文将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研究以下问题:

(1)在线科研社群成员的不同需求对知识共享行为有何影响?

(2)不同的自主动机在基本需求与知识共享行为之间起何作用?

2 研究假设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笔者构建了在线科研社群知识共享结构方程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表明,心理基本需求通过自主动机影响知识共享。其中心理基本需求由自主需求、能力需求和归属需求3个变量组成。自主动机由挑战动机和互惠动机组成。

图1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知识共享模型

2.1 自主动机

2.1.1 挑战动机

挑战动机是由于任务本身具有的挑战性而对目标产生持续投入的自主动机[8],是有关解决问题、处理复杂任务的兴趣和激情[9]。研究表明公司员工的挑战动机对个体的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0]。在线科研社群中,挑战动机可能也会激励个体挑战自我,参与社群中复杂问题的思考与解决,积极共享自己的想法或资料。故提出如下假设:

H1:在线科研社群中挑战动机对知识共享有显著正向影响。

2.1.2 互惠动机

互惠动机是指个体报答他人善意行为的动机。研究者把网络中的互惠动机归类为自主动机[11],并证明互惠动机对网络用户的知识共享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2]。在线科研社群中,如果用户感知到当自己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他人的帮助或支持,他就愿意先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贡献自己的知识,与他人互动。故提出如下假设:

H2:在线科研社群中互惠动机对知识共享有显著正向影响。

2.2 基本心理需求

自主需求,指个体对于自身行为的主宰以及依据自己意志行事的一种愿望。当个体的自主需求得到满足时,他能遵从自己的意愿,而非迫于界的压力从事活动,进而他的自主动机被增强[13]。Wang发现SNS用户的自主需求会通过自主动机,间接影响其信息生成[14]。所以在线科研社群中,当个体感知到行为由自己主宰时,他进行知识共享的自主动机也会被增强。故提出如下假设:

H3:在线科研社群中自主需求对挑战动机有显著正向影响。

H4:在线科研社群中自主需求对互惠动机有显著正向影响。

能力需求即自我效能,指个体在活动中感知到自己能胜任的需求。活动中个体的自我效能越强,他从事该活动的自主动机越强烈[15]。所以在线科研社群中,当个体的知识共享效能很强时,他知识共享的自主动机也会很强烈。故提出如下假设:

H5:在线科研社群中能力需求对挑战动机有显著正向影响。

H6:在线科研社群中能力需求对互惠动机有显著正向影响。

归属需要,是指个体追求一种亲近、亲密的关系以及实现交流和归属的渴望。个体的归属感得到满足后,其更倾向被自主动机所驱动[16]。Wang等发现交往支持感知会通过自主动机影响其信息共享行为[17]。故提出如下假设:

H7:在线科研社群中归属需求对挑战动机有显著正向影响。

H8:在线科研社群中归属需求对互惠动机有显著正向影响。

3 量表设计与数据收集

为保证量表的信效度,模型中6个变量的测量指标均来源于已有研究,形成了含有20个题项的量表,采用李克特7级量表测试(其中7表示“非常同意”,3表示“不确定”,1表示“非常不同意”)。其中自主需求4个题项主要参照wang[18]和袁留亮[19]的量表;能力需求3个题项主要参照chen的量表[20];归属需求3个题项主要参照ke的量表[21];挑战动机3个题项主要参照Amabile的量表[22]、互惠动机4个题项主要参照Kankanhalli的量表[23];知识共享3个题项主要参照Yoon的量表[24]。

为验证本文假设的模型,本研究以人大经济论坛用户为研究对象。最后共回收问卷313份,其中有效问卷291份。

4 数据分析与结果

借助于SPSS20.0与AMOS20.0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分析包含两个步骤:①检验量表的信效度;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上文提出的假设。

4.1 信度和效度检验

利用Cronbach's α系数和组合信度(CR)来测量同一测量变量的各题项之间的一致性。我们通过表1可以看出,6个测量变量中最低的α系数为0.866,最低的组合信度系数为0.869,因此本研究采用的测量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表明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利用标准化因子载荷和平均萃取方差(AVE)对收敛效度进行检验。从表1可以看到,各个题项的标准化因子载荷最小值为0.736,高于0.7的门槛值,并且P<0.001,具有很强的统计学显著性。本研究中每个测量变量的平均萃取方差最小值是0.638,大于门槛值0.5。这显示本研究采用的量表具有很好的收敛效度[25]。

表1 测量模型的信度和收敛效度检验

通过比较平均萃取方差的平方根与变量间相关系数评估量表的判别效度,如表2所示,所有变量平均萃取方差的平方根大于其它变量与该变量相关的系数值,说明量表各个变量之间有较高的判别效度。

表2 测量模型的判别效度检验

4.2 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

利用AMOS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除假设H3(β=0.01,P=0.995)、H6(β=0.04,P=0.524)外,其余假设均得到验证,即假设H1、H2、H4、H5、H7、H8均成立。模型拟合系数良好,χ2/df=2.221(推荐值小于3),GFI=0.89(推荐值大于0.9);NFI=0.93(推荐值大于0.9);IFI=0.966(推荐值大于0.9);CFI=0.96(推荐值大于0.9);RMSEA=0.065(推荐值小于0.08),表示结构方程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26]。

图2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把基本心理需求、互惠动机和挑战动机引入在线科研社群知识共享研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提高在线科研社群成员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挑战动机和互惠动机对知识共享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互惠动机的影响力(β=0.61,P<0.001)比挑战动机的影响力(β=0.31,P<0.001)强。该结果表明:在线科研社群中,用户的挑战动机和互惠动机能积极驱动其知识共享行为。相比于挑战动机,互惠动机更能促进成员的知识共享。这可能与在线科研社群的知识交流环境有关:个体参加入社群,主要目的是解决自己的问题或提高自身的能力,因获取知识而共享知识[27],成员期待当自己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他人的帮助或支持,故他更愿意先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贡献自己的知识。

(2)自主需求通过互惠动机正向影响知识共享行为。这也可能跟在线科研社群交流环境有关。在虚拟社群中,互惠动机已成为成员有效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成员加入社群,如果其知识交流行为不被限制,他会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要,向特定的人群(如帮助过他的人或者有能力帮助他的人)或话题(通过交流能提高自己理解层次的话题)共享知识。

自主需求未通过挑战动机影响知识共享行为。这可能是笔者调查的在线学术交流社群的知识交流深度不高(大部分成员只追求工具的使用方法或步骤),这些问题不足以激起成员的自我挑战动机。还可能与当前科研社群仅靠成员自愿共享、缺乏报酬性激励有关。虽然很多研究发现报酬性奖励会减弱个体的自主动机,但已有研究表明,如果能把奖励变成信息性反馈,被奖励者感受到是对其能力的肯定,其自主控制感反而会增强,自主动机也会增强[28]。

(3)能力需求通过挑战动机正向影响知识共享行为。在线科研社群中,当成员对自己共享知识的能力充满自信时,面对有挑战的任务,他更愿意多次尝试,进而解决甚至深化所遇问题。能力需求未通过互惠动机影响知识共享行为。这种现象可能因为能力需求(自我效能)会通过自主动机影响知识共享,如互惠动机,但不会通过所有的自主动机影响知识共享。

(4)归属需求能通过挑战动机、互惠动机正向影响了知识共享行为。如果个体在群中能得到他人关爱、理解、支持,能结交与自己兴趣相投且有助于提高自己能力的人,他会更积极参与群中问题的讨论,积极共享自己的见解和资料,甚至挑战自我,解决有困难的问题。从模型中的路径系数来看,归属需求对自主动机(挑战动机与互惠动机)的影响力最大,创造一个归属感的社群环境对群中知识交流活动具有深远的影响。

5.2 结 语

从研究结果来看,为激励成员的知识共享行为,在线科研社群组织者应该创建良好的交流环境、采用有效的管理方法,激励成员的挑战动机与互惠动机。首先在维持当前自主需求满足的氛围外,还要引入报酬性激励措施,让这些报酬性激励变成信息性反馈。如当前QQ已有“红包支付”功能,且很多用户QQ钱包中有余额,群管理员可以鼓励成员打赏对其有用的或者帮助过的人,让被奖励者以游戏的方式感知到自己努力的回报。其次,应重视能力满足(知识共享自我效能)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个体以往成功经验、社会劝说、他人示范效应等因素会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29]。故为提高社群的整体能力需求,应吸取多层次多专业的科研成员。在综合性科研交流社群中,群中知识交流的深度并不高,成员会有信心回答自己熟悉的专业知识。同时当有人共享知识时,其他成员尤其是被帮助的成员,应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让共享者感知到他的努力受到了肯定。最后,应重视归属满足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社群管理员应该积极推广社群,创建一个友好互助的知识交流氛围,使成员感知到群中良好的知识交流气氛,感知到能认识到对自己有用的人。

[1]甘春梅,王伟军.在线科研社区中知识交流与共享:MOA视角[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53-58.

[2]陈萌,汤志伟.社会网络分析法在QQ群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应用分析——以某专业硕士QQ群为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13(3):74-77.

[3]Pintrich P R,Schunk D H.Motivation in education:Theory,research,and applications[M].Prentice Hall,2002.

[4]Gagne M,Deci E L.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work motivation[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5,26(4):331-362.

[5]Gagne M,Deci E L.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work motivation[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5,26(4):331-362.

[6]Gagne M.A model of knowledge-sharing motivation[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09,48(4):571-589.

[7]Patrick H,Knee C R,Canevello A,et al.The role of need fulfillment in relationship functioning and well-being: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erspectiv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7,92(3):434.

[8]Amabile T M,Hill K G,Hennessey B A,etal.The Work Preference Inventory:assessing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4,66(5):950-967.

[9]Leung K,Chen T T,Chen G Q.Learning goal orientation and creative performance:The differential mediating roles of challenge and enjoyment intrinsic motivations[J].Asia Pac J Manag,2014,31(3):811-834.

[10]Ma Z,Huang Y,Wu J,et al.What matters for knowledge sharing in collectivistic cultures?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14,18(5):1004-1019.

[11]Yan Y,Zha X,Yan M.Exploring employee perceptions of Web2.0 virtual commun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sharing[J].Aslib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4,66(4):381-400.

[12]Chang H H,Chuang S S.Social capital and individual motivations on knowledge sharing:Participant involvement as a moderator[J].Information&management,2011,48(1):9-18.

[13]张剑,张建兵,李跃,等.促进工作动机的有效路径:自我决定理论的观点[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5):752-759.

[14]Wang X.How do people participate in social network sites after crises?A self-determination perspective[J].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2014,32(5):662-677.

[15]Gagne M.A model of knowledge-sharing motivation[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09,48(4):571-589.

[16]乔益晨.职业特征对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的影响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4.

[17]Wang X.How Do People Participate in Social Network Sites After Crises?A Self-Determination Perspective[J].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2014,32(5):662-677.

[18]Wang X.How do people participate in social network sites after crises?A self-determination perspective[J].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2014,32(5):662-677.

[19]袁留亮.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QQ学术群知识共享意愿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3,(6):153-156.

[20]Chen C J,Hung S W.To give or to receive?Factors influencing members'knowledge sharing and community promotion in professional virtual communities[J].Information&Management,2010,47(4):226-236.

[21]Ke W,Zhang P.The effects of extrinsic motivations and satisfaction in open source software development[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2010,11(12):784-808.

[22]Amabile T M,Hill K G,Hennessey B A,etal.The Work Preference Inventory:assessing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4,66(5):950-967.

[23]Kankanhalli A,Tan B C Y,Wei K K.Contributing knowledge to electronic knowledge repositorie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MIS quarterly,2005:113-143.

[24]Yoon C,Rolland E.Knowledge-sharing in virtual communities:familiarity,anonymity and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J].Behaviour&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2,31(11):1133-1143.

[25]Nunnally J C,Bernstein I H,Berge J M t,Psychometric theory[M].McGraw-Hill New York,1967.

[26]Fornell C,Larcker D F.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1:39-50.

[27]Yan Y,Davison R M.Exploring behavioral transfer from knowledge seeking to knowledge contributing:The mediating role of intrinsic motivatio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64(6):1144-1157.

[28]张剑,张建兵,李跃.促进工作动机的有效路径:自我决定理论的观点[J].心理科学进展,2010,(5):752-759.

[29]陈祖琴,葛继科,郑宏.自我效能感与用户信息查寻行为[J].图书情报工作,2007,51(7):54-56.

(本文责任编辑:郭沫含)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sharing Concept Model in Online Research Community Based on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Yuan Liuliang(Library,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Zhanjiang 524023,China)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Knowledge sharing in online research community,this paper built a knowledge sharing concept model based on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This paper proposed hypothe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autonomous motivation to Knowledge sharing in Online Research Community.The paper used an online questionnaire to conduct empirical research,collected and analyzed data of 291 samples by Amos.Empir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challenge motivation and reciprocal motivation have direct positive effects on Knowledge Interactions.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have indirect effects on Knowledge Interactions using autonomous motivation as mediating variables.Finally,it proposed measures to encourage the Kno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sharing;self-determination theory;challenge motivation;reciprocal motivation

10.3969/j.issn.1008-0821.2016.02.004

G250.73

A

1008-0821(2016)02-0020-05

2015-11-16

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QQ群成员知识交流行为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3B01061)、广东医学院面上培育项目“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虚拟社群用户知识共享行为实证研究”(项目编号:M2013073)。

袁留亮(1981-),男,馆员,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资源共享研究等。

猜你喜欢

社群动机挑战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不纯
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
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
天使进化——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