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衔接研究

2016-02-15穆晓娇

职业技术 2016年7期
关键词:基础课课程体系中职

穆晓娇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沈阳 110122)



中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衔接研究

穆晓娇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沈阳 110122)

中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是成功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国内中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衔接体系建设的策略建议与保障措施:多方参与,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依据岗位能力分析,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结构设置,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主管部门主导,规范统一教材;借助网络平台,共享教学资源。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管理。强化“双师”队伍建设,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实现中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

中职教育;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衔接

0 引言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强调,要“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也强调要“完善职业人才衔接培养体系”。由此可见,加强人才培养衔接体系建设,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目前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中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将直接影响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

1 课程体系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1.1专业课程内容重复

目前,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课程的设定和教材的选用方面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和标准。各院校主要是依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和企业的用人标准自行开设专业课程,教材的选用也主要是由几名专业课教师商量决定。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相同区域内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相同或相近专业课程出现教学内容重复的现象。如在中职学校市政工程专业学习的学生,他们在对口升入高等职业院校之后,所学的核心课程依然主要是工程测量、市政工程材料、市政工程制图与识图、CAD制图等。课程内容基本相同,有时甚至出现同用一本教材的情况。这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也降低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更阻碍了中高职院校课程的衔接进程。

1.2实训课程衔接不畅

无论是中职学校培养的技术型人才,还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除了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之外,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生源主要是由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两部分构成,两类生源的人才培养方式存在较大差别。中职学校重实践轻理论,而高中教学重理论轻实践,这就给中高职院校实训课程的有效衔接带来了严重困难。不少高等职业院校在实训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注重了生源比重较大的高中毕业生的训练需求,却忽视了中职毕业生的实际情况,使中职生源在实训课上出现了重复训练的情况,中高职实训课程衔接受阻。

1.3文化基础课衔接脱节

职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终身学习的一个阶段,而非教育的终点。终身教育理念下的职业教育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文化基础课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的主渠道,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的设置应呈现层次性、递进性的关系,而非目前多数院校存在的文化基础课衔接脱节现象。如社交礼仪、应用文写作、诗词鉴赏等课程,中高职学生都会多少有些涉猎,但都是阶段性或重复性的学习,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链条,影响了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的有效衔接。

2 优化衔接体系建设的策略

2.1多方参与,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中高职课程体系未能有效衔接的症结之一,就是教育实施者缺乏有效的沟通。相同区域内的中高职院校可以联合企业集团成立职业教育集团,定期举行研讨会议,如校长联席会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招生就业指导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质量监督与评价委员会等工作会议,搭建领导层面及具体操作层面的沟通交流平台,就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选定等进行研究讨论,为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奠定坚实基础。

2.2依据岗位能力分析,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担负着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使命,中高职院校课程的有效衔接也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应根据公司企业的岗位设置情况,分析相应岗位工作需要哪些能力,再根据培养学生这些岗位能力所需要的知识结构,按照知识的逻辑性,由易至难设置课程内容。也可将相关课程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任务,一个工作任务一个模块,学生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下,完成模拟的工作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了相应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在设置这些模块化课程时,应将相对简单的、容易的、单项的课程模块和基础性、验证性的实验实训项目纳入中职课程体系,将相对复杂的、难度大的、综合性强的课程模块和设计性、创新性的实验实训项目纳入高职课程体系,保证较好地实现教学内容的对接。[1]模块与模块之间要体现教学内容的递进、延展和衔接的关系。

2.3调整课程结构设置,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职业院校应围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各类课程设置,保证实践教学课程比例,深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融合与服务研究,增加公共选修课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调整课程结构设置,以“四对接”,即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教学目标与岗位要求对接、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对接,推进课程建设,构建新型课程体系。以课程改革为载体,启动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建设与实施。及时将专业和行业领域最新成果引入教学,构建与社会、行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为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做好充分准备。

2.4主管部门主导,规范统一教材

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职业教育教材的统筹管理,适时组织优秀教材评选工作,为职业院校调整教学内容,选取、更换教材提供便利条件。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相对稳定,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指定选用一些示范性强、权威性强的教材。专业基础课的教材因其专业性质比较强,部分内容更新较快,其编写工作可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导,组织职业院校教学骨干教师、企事业单位优秀技术员工、行业内知名专家联合编写,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融入教材内容编写中,统一出版、规范使用,为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提供硬件保障。

2.5借助网络平台,共享教学资源

现代网络平台为信息共享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各职业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职教集团下设课程建设委员会,共享文化基础选修课等课程的教学内容、视频。给相关任课教师提供相互沟通学习的机会,也为各个职业院校的学生提供一个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开设第二课堂学习的平台。

3 强化衔接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3.1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管理

中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衔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中高职学校之间通力合作、密切配合。[2]教育主管部门、职业院校领导及相关工作负责人应注重课程衔接工作的顶层设计,保障衔接工作有序、顺利地开展。可以充分利用职业教育集团的交流平台,借助校长联席会议、教学工作委员会等会议平台,就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标准、课程结构等课程衔接内容达成共识,统筹规划管理,形成有效的运营机制,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顺利衔接。

3.2强化“双师”队伍建设,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引进和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深厚学术造诣、卓越组织能力的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积极聘用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领军人物、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及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校内专任教师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参观学习、挂职锻炼,提升实践技能,逐步构建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为中高职课程衔接提供保障。

4 结语

中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衔接,是提升教学效果,面对社会需要而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步骤。只要学校领导、各专业教师、相关企业专家等各方面力量密切配合,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步工作,就能收到明显效果。

[1]彭益武,李强.中高职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32.

[2]马新燕,贾恭惠.以职教集团为平台,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2(9):45.

(编辑赵欣宇)

Study on Conne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betwee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U Xiaojiao

(Liaoning Urban Construction Technical College, Shenyang 110122, China)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betwee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key to construct 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successfully.This paper analyzes problems of connection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strategies for optimizing connection system.These include multi-sectoral participation,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platforms, building a modular curriculum system according to job ability analysis, adjusting the structure setting of curriculum,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urse system, standardizing the textbook by competent departments and sharing teaching resources with network platforms.It also needs to strengthen top-level designs, overall plans and management,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and to form excellent teaching teams.So that it can achieve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betwee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connection

2016-04-20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项目《职教集团视角下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研究》(JG14EB108)相关成果。

穆晓娇(1983-),女。学士学位,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G710

A

1672-0601(2016)07-0106-03

猜你喜欢

基础课课程体系中职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基础课的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