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需要安静

2016-02-15岳志鹏二十冶综合学校初中分校河北邢台054100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课题集体培训

岳志鹏(二十冶综合学校初中分校,河北 邢台 054100)

教育需要安静

岳志鹏
(二十冶综合学校初中分校,河北 邢台 054100)

商业社会浮华的风气已全面侵蚀到教育的方方面面,整个教育给人感觉是热闹非凡,教育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一种概念、一种理念还未来得及学习、吸收和接纳就已经过时,新的理念又蜂拥而至,让教育人应接不暇。教育, “创新”过多,坚守过少。我们再也无法做到安静地读书、备课、教书、治学,有的只是跟着浪潮翻滚,最终被浪头淹没。

我真想静静地看看书,但新的学习形式告诉我们,我们需要的不是静静地个人阅读,而是名目繁多的培训。

我们不相信老师们还会自觉地读书,我们怀着救老师们于水火中的热情,为各级各类教师量身打造出可以计算出多少个学时的继续教育项目。我不怀疑这些做法的出发点,但有目共睹的是,这些项目多数都在荒废着教师们的青春,唯一有点用的就是那些 “学时证明单”。

我一直坚信,读书是教师专业化成长最重要的途径,缺乏了教师的静静的个人阅读,不管各种培训活动搞得有多么的如火如荼,都只能流于形式;而相反,只要我们为教师们的个人阅读创设了足够好的条件——时间保障、环境保障、读物保障,甚至经费保障,教师们的个体阅读是可以开展起来的,而且教师们的专业化成长是不用太担心的。

各种培训活动搞得轰轰烈烈,一方面来自于我们办学者认识上的偏差,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各种利益驱动。那些打着各种旗号的培训,花费了学校大量的培训经费,受训者收获了了,而让培训部门赚了个钵满盆满。

我真想静静地备备课,但新的备课形式告诉我们,我们需要的不是静静地个人钻研,而是集众人智慧于一体的集体备课。

曾几何时,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本来很正常的备课形式,被学界、学校视为了最重要的一种备课形式。我们打着减轻教师负担的口号,将学期教学任务分解为若干单元和课题,分配给若干教师,每个教师只需认真去准备自己分配到的任务,然后在集体备课会上担任一下主讲人,自身的备课任务就算完成。

备课不是车间的流水线作业,不是只需要完成其中一个环节就行,作为一个老师必须对涉及的所有知识都有深入的研究思考,才能胜任所有教学内容的教学工作。我实在无法想象,一个就靠别人备课结果去上课的教师,其教学情景将会是怎样。我只知道,对那些别人思考或下载的内容,我基本不用,有时甚至参考一下我都觉得没有必要,因为我始终相信,没有一种现存的教学设计是可以不经过自身的探究就拿来使用的。我习惯的做法是,在自身还未对教材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之前,我不会去参考任何其他资料。因为我认为,在自身未深入解读教材前就去参考各种资料,极容易为他人见解所囿,而一旦有了自身的独立解读,才可能在保证个性化解读的同时吸纳他人的观点和见解,才可能真正地截长补短,而不至于沦为他人观点的奴隶。

所以,我坚持认为,个人独立地解读文本,远胜于集体备课,只要我们每位教师都能这样去做,集体备课其实也就可有可无了。想想若干年前,在集体备课兴起之前,我们的备课效果就一定不如现在吗?我倒觉得恰恰相反。集体备课的致命弱点,还不在于荒废教师们的宝贵时间,而是助长了一种严重的依赖性——反正都有人替自己准备教学所需的一切资料,自己又何必劳心费神地去苦苦思考呢?

我真想静静地教教书,但新的教学方式告诉我们,我们需要的不是富有个性特色的课堂,而是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在教改的旗帜下,各学校对教学模式的追逐到了着了魔似的疯狂地步,每个学校非得钻研出一个所谓的模式不罢休。一方面是受启发于那些教改出名地区,如杜郎口,如洋思,另一方面还有一个不好摆上桌面的目的,就是借此给学校扬名——宣传总得要有个宣传的凭借啊。

教育不是生产线,教育的产品也不是商品,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是人就充满了无尽的变数,师生皆是。不可能有任何一种模式用来规束某个地区、某个学校、某个学科,甚至某个年级、某个班,甚至对同一个老师,即使已经形成了自身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教学时期、不同教学内容,其模式也必须处于变化之中。

看多了太多的教学模式,也看多了太多的自吹自擂,宣扬的效果很多时候大家都心知肚明,自我感觉良好而已,千万不要认真。试想,如果真有这么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模式,国家教育部不早就一纸令下,全国推广了吗?还用的着大家在下面劳神费力地探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界涌现出了那么多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有几个一直持续到现在并影响到整个教育界呢?

倡导一种生本理念,让教师们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自主探究适合自身的教学模式,应该是模式化教学探究的方向,不要指望某位教师的教学模式适合于所有人,更不要寄希望于利用这种模式来搞这样那样的宣传,教学质量上去了,就是最好的宣传。没有质量,随便你吹得天花乱坠,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静下心来好好搞教育,我认为,教学常规比教学模式不知重要到何种地步,而我们现在的学校还有几所还在教学上真下功夫啊,即便有,大都只是写在教学计划中而已,没有人会太认真去做,因为现在这些东西已经失去了吸引力,上级评价不关注,社会舆论不关注,学校领导不关注,只有老师们在无意中还会突然警醒——这些东西其实更重要。

我真想静静地治治学,写点自己想写的文字,但新的研究方式告诉我们,个人文字是没有高度、深度和广度的,必须去搞一些高大上的课题研究。在中学各级各类评优选先、晋级晋升中,有无科研课题、课题级别、结题与否成为了十分要命的要素,于是大家都争先恐后,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了教学科研之中,各种高大上得让人感动的课题纷纷出笼,给人感觉,在中学,教书育人已然不再是主业。

鼓励中学教师大搞科研,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第一,淡化着教师的主业。第二,倡导着一种弄虚作假的恶劣的文风。众多的中学科研课题,大家都心知肚明,有几个有点学术价值啊。为了表明这些东西都来自于教育一线,多少的虚假数据不仅欺骗了别人,时间久了,连自己都相信了。第三,荒废了教师大量宝贵的时光,浪费了学校大量的本不充裕的办学经费。

如果不再将科研课题作为评价教师的要素,我相信,将再也没有几位教师会在这些令人痛苦的课题中去受罪了。让老师们在静静的阅读中将富有自身思考价值的东西写下来,记录自己成长的轨迹,无论发表不发表,学校检查不检查,对自己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为里面有自身的思考。

我真希望做一些朴素的、安静的教育,让我们在一个浮躁的时代走得更踏实,更心安,更有底气。

猜你喜欢

课题集体培训
我为集体献一计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警犬集体过生日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