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镇痛药物联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疗效分析

2016-02-15刘海旭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米索丙泊酚芬太尼

刘海旭



不同镇痛药物联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疗效分析

刘海旭

目的 研究不同镇痛药物联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疗效。方法 抽选本院2015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78例人工流产手术者,按照随机分组原理,将其分成A组(丙泊酚+瑞芬太尼)与B组(瑞芬太尼+丙泊酚+米索前列醇)。观察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结果 B组较A组镇痛效果更好,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瑞芬太尼+丙泊酚+米索前列醇联用较丙泊酚+瑞芬太尼镇痛效果更加优异,在人工流产术中有实用价值。

镇痛药;瑞芬太尼;无痛人工流产术;临床疗效

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的要求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无痛人工流产术镇痛药物的更新换代中,广大医疗工作者一直致力于追求对呼吸系统抑制更低、起效及苏醒更快、镇痛效果更强的药物[1]。临床上常用的瑞芬太尼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主要会出现呼吸抑制,造成麻醉的安全性降低,因此,为了满足多方位的临床效果,联合用药已成为更合理的用药理念[2-5]。而丙泊酚、米索前列醇亦是常见的镇痛麻醉药物,本文通过对两种不同的瑞芬太尼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探讨,以期得到更优的联合用药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2月治疗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的78例人工流产手术者,随机分组,A组和B组各39例患者。A组的患者平均年龄(22.47±2.79)岁,BMI值平均(21.31±1.42)kg/m2,孕期平均(43.19±3.88)d。B组的患者平均年龄(22.62±2.34)岁,BMI值平均(21.55±1.09)kg/m2,孕期平均(42.91±4.42)d。所有妊娠妇女均为第一次做人工流产手术。排除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衰弱者、心率不在60~100次/min范围内、存在研究涉及的药物过敏史者。两组患者临床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与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麻醉准备在准备麻醉之前嘱咐患者术前8 h需禁食,4 h需禁饮。在患者进入手术时,对其基础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包括动脉血氧饱和度、脉搏、心率等。建立上肢静脉通道,供氧辅助,流量为3 L/min。

1.2.2麻醉方法A组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联合麻醉,而B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米索前列醇联合用药。B组在开放静脉通道之前2 h先将400 mg米索前列腺醇置于阴道后穹窿。在2 h后,开放静脉通道,输入瑞芬太尼0.3 µg/kg,在1 min后缓慢输注丙泊酚1.0~2.0 mg/kg。A组除了使用米索前列醇不同,其他均一致。麻醉成功以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或意识消失为标志。开始人流手术后,需要实时监测血压、心率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等,如有非正常情况发生,及时采取措施。

1.3观察指标

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简称VAS)评价疼痛程度:患者根据自身状态,在代表相应疼痛程度的地方标出,0端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根据患者标出的位置医师为患者评测分数,评分中,“0~2分”表示“优”,“3~5分”表示“良”,“6~10”表示“差”[6-8]。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A组患者的VAS评分为优良的为33.33%(13/39),而B组VAS评分为优良的有64.10%(25/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1%(8/39),后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2/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现代妇科手术中,无痛人工流产属于常见手术之一。虽然方法较为简单,但是术中对妇女的宫颈及子宫壁膜均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再加上做该类手术的妇女往往心理压力较大,对疼痛的敏感度会更高。血压降低、呕吐等不适症状亦有发生。为了提高手术效果,使用有效的麻醉方法为患者降低痛苦非常重要。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的使用在目前是最为普遍的,前者抑制迷走神经,起效快、药效退却也快,能够快速使患者意识清醒[9-10]。但是其疗效短,需要在手术过程中多次补加药物,而过多的丙泊酚会使患者产生注射静脉区疼痛、体动反应等。后者作为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效果强且快,不释放组胺,对呼吸循环系统干扰较小,亦较为安全。而米索前列醇是一种人工合成前列脉素E1的衍生物,能够促进宫缩,减少术中出血量[1]。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米索前列醇与丙泊酚及瑞芬太尼联用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不良反应情况,达到镇痛充分、意识恢复快速,用药不良反应降低等目的,值得推广。

[1]庞丽玲.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1):101-102.

[2]王玉山. 无痛人工流产术不同剂量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4,12(11):53-54.

[3]洪斐,严国章. 丙泊酚配合芬太尼无痛人工流产术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3):38-39.

[4]施伟民.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2,18(2):210-211.

[5]赵彦君,黄龙,胡先平,等. 丙泊酚复合地左辛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8):1156-1161.

[6]马洪生,戴燕. 日间手术治疗模式国内外发展简述[J]. 医疗管理,2012,32(1):47-48.

[7]郭超. 丙泊酚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护理体会[J]. 基层医学坛,2012,16 (14):1888-1889.

[8]张明泽. 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应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1):143-144.

[9]王红仙,张野,李云,等. 右美托咪定对胃癌根治术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药量及麻醉效果的影响[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49(1): 88-91.

[10]林锋,张雅玲.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芬太尼在无痛人流中应用效果的对比观察[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10):915-917.

Effect of Different Analgesic Drugs Combined with Remifentanil in Painless Induced Abortion

LIU Haixu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Shandong Province Tengzhou City TCM Hospital,Tengzhou Shandong 277599,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analgesic drugs combined with remifentanil in painless induced abortion. Methods 78 cases of artifcial abortion operation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5 to February 2016,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they were randomly group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propofol+remifentanil) and group B (re mifentanil+propofol+misoprostol).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group B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group A,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 Remifentanil+propofol+misoprostol combined compared with propofol+remifentanil analgesic effect is better,It has practical value in artifcial abortion.

Analgesics,Remifentanil,Painless artifcial abortion,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R169.42

A

1674-9308(2016)18-0060-03

山东省滕州市中医医院麻醉科,山东 滕州 277599

10.3969/j.issn.1674-9308.2016.18.039

猜你喜欢

米索丙泊酚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在计划生育临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探讨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