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医经验传承与院士工作站建设

2016-02-15刘宝琴徐学功王丽萍于婧石果高艳红杨宁吴鹭青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学术思想名医老中医

刘宝琴 徐学功 王丽萍 于婧 石果 高艳红 杨宁 吴鹭青



名医经验传承与院士工作站建设

刘宝琴徐学功王丽萍于婧石果高艳红杨宁吴鹭青

建立院士工作站是为了总结、整理、继承、发扬和创新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促进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共享和传承。文章主要介绍郑州市中医院院士工作站的建设实践、管理模式及建设成果,并探索未来的发展思路,以期为院士工作站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院士工作站;名医经验;传承

1 建设目标

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与院士团队合作,挖掘、继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创建立体、互动、开放的名医传承模式,促进中医药学术经验的传播和共享。以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为中心,以平台建设和规范制度为重点,应用不同的方式,多角度、多方位开展建设工作。努力将院士工作站打造成为中医学术思想传承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学术交流平台和文化展示平台。

2 管理模式

机构设置方面,医院成立院士工作站领导小组,由业务副院长、科教科、科室科研管理组分级管理。管理方面,成立10个院士工作站专业小组,各小组负责人主持本小组传承中的各项工作。制定《名医学术思想传承院士工作站积分制管理办法》和《名医学术思想传承院士工作站小组积分制考核评分细则》,每月对院士工作站各专业小组参加会议、名医讲座、继续教育、远程会诊、三级平台推广应用、病案录入、档案管理、跟师病案、医案讲评、传承谱系、学科传承资料搜集、人才培养、优势病种分析、科研立项、科研成果奖、论文、论著等进行积分制考核,每月公布各组成绩,年底通报总积分,并对总积分排名前三的小组进行奖励。

3 建设内容和成果

依托院士工作站,我院建成“三级中医远程可视化诊疗平台”、“名老中医远程传承平台”和“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三大平台,使院士工作站成为兼具学术研讨、经验交流、名医坐诊、人才培养、信息共享的高端平台,促进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共享和传承。

3.1平台建设

3.1.1三级中医远程可视化诊疗平台在院士团队专家指导下,建立三级中医远程可视化诊疗平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为一级平台,对二级、三级平台进行远程技术指导;郑州市中医院为二级平台,系区域性中心平台,接受一级平台的指导,负责与省级医疗机构或知名重点学科(专科)的交流沟通,对三级平台进行远程防控诊疗工作指导;三级平台为我院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中心和县级医疗机构,应用上级平台相关技术与方法,有效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3.1.2名老中医远程传承平台借助三级中医远程会诊系统,进一步搭建了集学术交流、名中医学术思想传承、中医远程防控诊疗为一体的可视化学术交流平台——名老中医远程传承平台。

依托平台,我院与中华中医药学会达成协议,成立学术共建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为我院特聘全国知名专家12名与我院临床医生建立师承指导关系,专家每月到院士工作站坐诊、讲学、查房、疑难病历讨论,并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对三级平台医疗机构进行指导,增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辐射,促进名医学术思想和经验传播。在此基础上,我院创立三级拜师模式,科主任拜国家级名医为师,业务骨干拜院内名医为师,社区医生拜院内名医为师,请名家培养名家,建立科学人才梯队。

此外,院士工作站日常开展院内中医专家门诊活动,我院中医内科专家固定坐诊,并为基层社区医疗机构提供指导性远程网络服务,将中医药前沿、成熟的技术输送到基层,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引向深入,切实服务广大患者健康。

3.1.3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在院士专家团队指导下,运用现代数据挖掘方法,借助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开展名医学术思想传承工作。我院10个院士工作站专业小组已累计整理录入病案3228份,名医跟师病案513份,学科传承资料74份,学科传承谱系图10份。从中整理、挖掘出我院名老中医3-5个中医内科擅长病种,系统总结、提炼升华提出相应学术观点,形成相应临床诊疗方案和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拓展我院中医新技术新方法,并积极开展相关科学研究。

3.2开放合作

3.2.1高端科研机构合作依托院士工作站,我院进一步对外延伸,与国内医院和科研机构多种形式的合作和交流,先后启动了“郑州市中医医疗联合体”、“名中医学术思想传承院士站”、“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研究所郑州基地”、“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共建单位”,以及“北京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战略联盟”等项目,充分利用对方在人才、课题、信息、设备、实验技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在学科的科研创新、技术水平、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与我院进行重点帮扶合作。

3.2.2知名学科团队合作依托院士工作站,我院与香港浸会大学骨与关节疾病转化医学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围绕香港浸会大学骨与关节疾病转化医学研究所的技术研发优势,组建基于骨与关节疾病转化医学研究团队,建立骨与关节相关疾病生物样本库,为联合开展健康管理做好临床资源储备;借助团队优势,对院内制剂进行深度开发,充实团队在治疗骨质疏松药物在临床医学研究方面的工作力量;增进双方技术人员交流,联合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等高端人才,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通过全面合作,充分利用双方资源,优势互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学科人才梯队建设优势。

4 建设思路与探讨

院士工作站的建设必须有明确的建设思路理念,健全的管理体制,创新的思维方法,掌握正确的原则和可行性的方法,采取得力措施扎实推进工作[2]。在建设过程中要按照建设思路认真完成每一项建设内容,努力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加强学术管理,扩大学术交流,培养优秀传承团队,并且坚持组织管理,完善监督评估体制,从而促进中医药的传承与发扬[3]。

4.1加强继承,发扬光大

院士工作站将继续通过与王永炎院士团队合作,收集已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医案等,分学术思想、方药心得、验案撷英、薪火相传、医话随谈、成才之路等方面整理传承院士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在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传承基础上,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开展临床研究,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运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对提出学术观点内涵进行现代科学的阐释,并积极围绕名老中医专家的临证主题开展科学研究,逐步形成基础扎实、技术精湛、特色鲜明的院士工作站专业团队。通过技术、方法的综合辐射示范,提升相关领域中医药临床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带动区域内市、区级医疗机构中医药临床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

4.2创新方法,搭建平台

传承方式也需要不断创新,除了要广泛开展对临床医生师承教育的指导外,还需要突破地域的限制,开展跨院、跨区域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我院借助中国中医科学院身心康中医远程会诊系统,搭建名老中医学术远程传承示范平台,一方面,通过专业化的中医经络检测仪-远程版B型,宏观高清舌象采集器、电子病历影像病历传输系统,远程音视频交互系统等,实现中医经络检测和体质评估、院士及其他国家级名中医远程会诊指导、医疗培训学习等;另一方面,规范中医特色技术,搭建基层医疗机构辐射平台,向基层传播院士及其他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以及中医特色技术。

4.3扩大交流,培养人才

学术交流是促进学术进步和事业发展的必要手段,建立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创办院士工作站建设的专题刊物等,开辟名医经验学习、医案医话赏析、名医经验等,使传承工作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营造良好的学术气氛。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的中医药传承人才建站的核心目标之一,继续开展导师制培养,创立“三级拜师”[4],邀请国家级名老中医与我院临床医生建立师承指导关系,应严格执行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相关拜师学习人员的过程管理,对师承学习人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学习情况考核,明确学术继承人和师承人员的研究方向和任务[5],稳定学科人才队伍,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实现发展中医药学术和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中心目标。

5 结语

院士工作站作为具有理论研究、学术研讨、经验交流、名医培养、信息共享等功能的学术平台,对于促进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共享和传承,加快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推进中医传承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同行项目的建设起到了有益的示范作用。

[1]李阳阳,吕仕超,朱亚萍,等. 中医传承的精髓:思维的固化与升华[J]. 中华中药杂志,2014,29(9):2727-2730.

[2]王国庆,梁永宣,赵宇明,等. 以五大平台为基点做好刘渡舟名家研究室建设[J].中医教育,2011,30(6):8-11.

[3]冯晓玲,姜俊竹,孙可丰,等. 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思路之探索[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3):339-341.

[4]常冬梅,王丽萍,杨宁. 探索新医改下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J]. 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4):126-128.

[5]武雅婷,王丽萍,杨宁,等 .探索基层中医药人员培训新模式[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3):324-325.

Experience of Famous Heritage and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ian Workstation

LIU BaoqinXU XuegongWANG LipingYU JingSHI GuoGAO Yanhong YANG NingWU Luqing Science and Education Divis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Zhengzhou,Zhengzhou He'nan 450000,China

In order to summarize,organize,generate,and innovate the idea of Chinese Medicine,Academician Workstation is founded to promote the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idea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clinical practice.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s,management models,and construction results of Academician Workstation of Zheng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and explore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his is critical and meaningfu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cademician Workstation.

Academician Workstation,Academic thoughts of prestigious TCM doctors,Inherit

G646

A

1674-9308(2016)18-0023-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6.18.014

郑州市中医院科教科,河南 郑州 450000通讯作者:于婧,E-mail:yujing0314@hotmail.com

中医学是一门经验医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传承是中医学术思想得以流传的关键,贯穿于中医学的发展过程[1]。名医经验传承研究对于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中医学术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院于2012年11月经郑州市科技局批准成立“郑州市名医学术思想传承工作室”,2013年12月18日,被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批准并挂牌“河南省名中医学术思想传承院士工作站”。以建立院士工作站为载体,我院加强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通过总结、整理、继承、发扬和创新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不断推进中医内涵建设的发展。同时,通过搭建平台、开展交流、谋求合作,为我院中医学术传承、中医药人才培养和中医药特色优势研究提供高端平台。现就我院院士工作站的建设实践、管理模式、发展思路、建设成果作一总结探讨,以期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猜你喜欢

学术思想名医老中医
《张道一学术思想研究》简介
老中医教你睡眠养生
老中医坐诊
便秘应该怎么吃?名医这样告诉我们
让名医们上线
老中医
古代凤毛麟角的女名医
陈阳春研究员学术思想略论
周来兴老中医治疗疑难杂症的思路与经验
方慎盦及其学术思想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