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BI 理念下高职外语教学改革探析

2016-02-15

职业技术 2016年3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高职内容

柴 畅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CBI 理念下高职外语教学改革探析

柴 畅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CBI教育理念将语言学习与学科内容相融合,符合高职的教育理念,同时对高职院校外语教学改革中的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构建、教材建设、课程设计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可以借鉴的途径。

CBI;外语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教材建设;课程设计

0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824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29所(含独立学院283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202所;高职(专科)院校1327所”。[1]高职(专科)院校占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52%,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职业教育法的落实、2015年5月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的开展以及《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文件(教职成〔2014〕9号)都阐明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然而,高等职业教育又与学术型的普通高等教育不同。“职业教育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标,按照社会需要设置专业,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0)》 也明确规定: 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3]

1 CBI的教育理念

对于语言的本质及其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一直以来有两种冲突的观点:一种认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语言主要是提高必要的与他人交流的技能;另一种则强调语言提高人类意识的作用,认为语言学习应该主要关注提高学习者的理智(intellectual sensitivity)、文化意识(cultural awareness)、批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以及创造力(creativity) (Cammarata,2010:89)。[4]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是指“把语言与学科内容同时学习(concurrent study),语言表达的形式(form)和顺序(sequence)由内容材料决定” (Brinton et al, 1989: ii)。[5]CBI意指语言学习与内容学习的完全一体化(total integration)。与传统的语言教学法截然不同,CBI 教学模式与主张语言能力的提高不是通过语言教学本身,而是通过学科内容(subject matter)的教学(Stryker&Leaver,1997)达到目的。[6]Curtain & Haas(1995)认为CBI是一种方法,“它为语言教学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语境(meaningful context),同时为加强学术技能(reinforcing academic skills)提供工具”。[7]

传统的语言教学以语言知识的学习为中心,要求学生掌握单词、短语、句型、语法结构等,侧重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训练。CBI教学模式以克拉申“输入”假设、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交际功能理论为基础,将语言学习与专业知识和学科内容融合,以内容为依托,而不是以语言技能训练和语法结构为依托。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给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创造性使用外语或第二语言的机会。CBI 理念具有适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符合高职教育理念,使高职英语教学更有针对性、实用性,可以更好、更有效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2 高职外语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是以通用英语教学为主,即: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也称GE,General English),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本的语言技能。学生虽然通过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应用能力考试AB级或全国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但却缺乏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英语进行口语和书面交际的能力。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普遍做法是先开设公共英语(EGP)课程,再学习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采用EGP与ESP 相结合的模式。在基础阶段采用基础英语教学,在中高级阶段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不同的专业英语。如:会计系开设会计英语,物流专业开设物流英语,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电子商务英语等。但是由于高职英语教学课时少,公共英语课程仍然重复的是中小学外语教学对于语言技能训练的内容,与职业和专业相关度不高,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很多高职学生甚至抱怨英语越学越差。此外,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英语综合能力相对较差,对于基本的词汇和语法掌握不够。专业英语具有一整套专门的词汇、语法、语篇、语域和语体,如:会计英语中的outstanding account(未付账单),外贸英语中的confirmed L/C(保兑信用证)。outstanding,confirmed这类词汇在专业英语中含义与其在通用英语中的含义截然不同。在进行专业英语教学时,这无疑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应有的兴趣和动力,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另一方面,专业英语的教学主要由基础课的英语教师或者其他专业毕业英语较好的教师担任。英语专业教师语言基本功底扎实,但是专业知识欠缺,教学效果不容乐观;而单纯的专业课教师由于英语基本功不佳,多采用汉语教学和语法翻译法,课堂教学常常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3 CBI 理念下高职外语教学改革

Leaver(1989)等把 CBI 总结为三个特征:一、主题核心(subject core),课程内容的组织来自于主题,而不是形式、情境或技能功能。语言交际能力在学习主题内容的过程中来习得。二、使用真实的语言和文本(use of authentic language and texts),文字材料或者影像资料要由以此语言为母语的人编写,要求学生用真实的语言理解和传递有意义的信息并完成真实的任务。三、符合特定学生的需求(appropriate to the needs of specific students),内容和学习活动要根据学生的语言、认知和情感需求并且符合他们的职业需要和个人兴趣。(Stryker & Leaver,1997)[6](P6-11)

在CBI理念下,将语言学习与内容相融合,对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构建、教材建设、课程设计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可以借鉴的途径,更符合高职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3.1 内容依托模式下的课程设置

3.1.1 满足学生专业和企业岗位需求

2000年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8]依据CBI的教学模式和高职的人才培养的需求,高职外语教学尤其是专业英语教学应该从学生未来的岗位需求以及学生的专业发展出发,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分析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具体工作以及需要的具体技能和知识,明确定位。针对学生的需求,不同专业有不同的侧重点,并设计独特的课程教学要求,如:旅游专业学生在学习旅游英语时,应该把培养学生听说等口头交际的能力作为重点。对于会计专业学生来说,读写能力相对重要,讲授会计英语时,应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常见会计学术语的英文表达,能够阅读和编制基本的英文会计报表、账簿和报告等。

此外,在专业英语的教学中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口语交际的训练,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例如:物流专业的学生能就产品的供应、采购、运输、储存等物流方面的专业问题与西方国家人士进行简单的英语口语交际;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可以在跨境电子商务中与国外客户进行简单的在线交流。

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来完善课程设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等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商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标准,开发满足行业、企业岗位(群)需求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源。加强英语教学改革,将英语教学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3.1.2 构建模块化、层级式的课程体系

蔡基刚提出CBI 理论框架下的分科英语教学,认为“学术英语( EAP) 而非专业英语( ESP) 是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主张“分科英语应当是用分科英语可以替代目前的综合英语,成为大学英语的主流课程”(蔡基刚,2011:37)。[9]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由于其英语基础相对薄弱,打好扎实的基本功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宜盲目地用分科英语来代替通用英语教学,而应构建模块化、层级式的教学体系。

首先要将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融合。高职院校的英语总的课时较少,在基础英语教学阶段可以将行业英语教学的内容适当渗透到教学中。在基础英语的教学中,渗透行业英语的词汇和例句,同时增加具有行业普遍适用性、与职业岗位息息相关的“主题”,使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自然衔接,将行业工作任务与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交际技能有效结合,提高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其次,增加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素质英语模块。开设跨文化交际、商务礼仪、中外影视欣赏等选修课程,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商务礼仪和风俗习惯,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 最后,专业英语模块以岗位需求为核心。专业英语教学注重学科语言,旨在通过学习学科内容帮助学生熟悉该领域的专业词汇、句法、篇章结构和表述方式等,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专业及职业岗位相关的英文术语和基本的表达方式,为未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内容依托模式下的教材建设

目前,高职基础英语教材主要还是通用英语的内容,侧重学习者日常口语和书面交际能力的培养,很少涉及行业和专业知识。高职专业英语教材相对较少,通常为本科的专业英语教材的压缩饼干,发展不成熟,往往只是把专业课的内容翻译成英文,语言表达复杂,专业术语多,内容枯燥,晦涩难懂。以内容为依托的教材建设可采用如下原则:

3.2.1 适用性原则

高职生源主要是高考分数相对不高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专、职高、技校等升入高职的三校生以及通过3+2、2+3考试招收的中专、职中生,生源复杂多元。这些学生英语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语言运用能力不高。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下,要明确并使语言和内容相匹配。选择合适的内容,意味着内容不能太难,超过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水平(beyond students’ cognitive and /or proficiency level) 或者太简单,对于学习者的成熟度(maturity level)来讲不适合。[6](P102)所以高职学生的教材不能太难或太简单,要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强调打好基础的重要性,在低年级开设基础英语课程,而专业英语课程必须在完成基础英语教学的基础之上。同时可以编写和使用中英文对照的双语教材,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的王珍、柴畅等教师编写的“高职高专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外贸英语函电》、《国际贸易实务》等教材均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模式,一方面解决了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无法看懂英文原版教材的问题,另一方面,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的学科知识的同时,又能训练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3.2.2 真实性原则

根据CBI的理念,应该选择真实英语材料作为外语教学的素材。但是这样的学科素材由于有很多的专有名词与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对于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高职学生来说,既有语言上的障碍,又有专业知识上的障碍,无异于天书,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丧失学习动力。所以应该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难度适中的专业内容编排至教材中。“教材内容要来自与专业相关的真实语料,练习设计和课内外教学活动都应体现专业英语的社会文化情景(social-cultural context)[10]”(秦秀白,2003:82)。高职的英语教材应该以真实的案例为载体,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校企合作,教师和企业专家一起合作开发编写教材。首先开展社会调查,收集、整理和归纳与行业相关的资料,同时进行职业岗位分析,获取不同专业岗位典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英语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要求。教材编写时,语言与行业技能融合,选用真实的资料和案例。如:会计英语中可以选择国际公司真实的凭证、报表、账簿;物流英语可以选择外贸公司真实的装箱单、提单等。真实的企业资料可以营造出企业不同岗位的工作氛围,突出高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人才的竞争力。

3.3 内容依托模式下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涉及的,是我们对课程进行构思和对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学科材料内容、教学方法和资料、学习者的经验或活动)做出安排的方式,借以为我们编制课程提供定向和指导”。[11]CBI 以哲学为导向(philosophical orientation),是教学方法体系(methodological system)同时也是某一课程的教学大纲设计(syllabus design),也是整个教学的框架(framework) (Stryker & Leaver, 1997)。[6](P5)在高职外语教学中,以内容为依托模式下的课程设计可采取如下的方法:

3.3.1 以学生为中心,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

传统的外语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被认为是一个“talking encyclopedia or talking catalogue” ,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在课堂上主要任务是听并且记忆教师传授的知识。学习完全依赖于教师和课本,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学习者有不同的兴趣和需要,这将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动机。

在CBI的教学理念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不再只是吸收知识,而是学习者利用自己的背景知识或者认知图式创立一种新的知识体系的过程(May-Landy, 2000)。[12]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学生的指导者、评价者、研究者和监控者。采用主题式教学,同时将CBI与传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将专业行业知识与语言相结合。正如Stoller & Grabe (1997:93) 所说,“在进行主题单元教学时,不忽视内容和语言学习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要分配时间来满足这些目标”。[13]同时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方法,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语言完成特定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提高语言技能,激发学习兴趣。

3.3.2 积极开展校内外实验、实训活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一方面,要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配备硬件设施并安装实训教学软件,同时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模拟真实的语境,将语言学习与内容相结合,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要与本地中小企业进行合作,积极签订和开发校外实训基地,采用订单班、校办工厂、建立创业孵化中心等多种深度校企合作模式,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同时也邀请企业专家与校内教师一起完成课堂教学或进行专题讲座,双元双优。加强校内实习、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外语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学生利用校内和校外的实习实训机会,“做中学,做中教”,锻炼其适应未来岗位工作的能力。使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实现零距离上岗、无缝对接。

4 结语

CBI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如果语言教学基于某个学科知识来进行,将外语学习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效率往往会大大提高。这一模式符合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是进行目标语习得的有效方法,为高职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以借鉴的途径。

[1]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50730100325357&cata_id=N002.

[2]张德江.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N], 中国教育报, 2015-4-28.

[3]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3-4.

[4]Cammarata, L.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struggle to learn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J]. L2 Journal, 2010, ( 2 ): 89-118.

[5]Brinton, D., Snow, M., & Wesche, M. Content-base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 [M]. New York: Newbury House, 1989.

[6]Stryker, Leaver.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Models and Methods [M].Washingt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97.

[7]Curtain, H., & Haas, M. (1995). Integrat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content instruction in grades K-8. Retrieved March 29, 2005, from http://www.cal.org./resources/digest/ int-for-k8.html.

[8]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8_sjhj/201109/124842.html.

[9]蔡基刚. CBI理论框架下的分科英语教学[J].外语教学, 2011(5): 35-38.

[10]秦秀白. 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兼谈在我国高校开展多种类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12):79-83.

[11][美]艾伦·C.奥恩斯坦,费朗西斯·P.汉金斯著.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柯森主译.江苏教育出版社第 3 版,22.

[12]May-Landy, L. Linking assessment to the content-based curriculum [A].In Pally M (ed.).Sustained Content Teaching in Academic ESL/EFL:A Practical Approach [C].Boston: Houghton Mifflin, 2000: 223-235.

[13]Stoller, F., & Grabe, W.. The six-T’s approach to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A]. In M. A. Snow & D. M. Brintion(Eds.), The content-based classroom: perspectives on integrating language and content[C〗 . New York: Addison-Wesley Longman,1997: 78-94.

(编辑 马海超)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Concept of CBI

CHAI Chang

(Zhejiang Changzhe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Hangzhou 310023, China)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BI, language learning and subject content can be integrated, which is in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concep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eanwhile, the application of CBI has set higher requirement and provided better way for curriculum set,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and curriculum desig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B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reform; curriculum set;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design

2016-01-03

本文系浙江省2014年度高等学校国内访问学者专业发展项目 “CBI视阈下高职院校外语教师能力发展研究”(FX2014193)的研究成果之一。

柴畅(1979.05- ),女。辽宁锦州人。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教研室主任,硕士,讲师,国际商务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 TESOL) 、教育学。

G712

B

1672-0601(2016)03-0059-05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高职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主要内容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