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化传承视域下的大学遗产教育

2016-02-15刘黎明

肇庆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遗产文化遗产大学

刘黎明,龚 坚

(肇庆学院 a.社科处;b.历史系,广东 肇庆 526061)

论文化传承视域下的大学遗产教育

刘黎明a,龚 坚b

(肇庆学院 a.社科处;b.历史系,广东 肇庆 526061)

大学不仅是青年成长与成才的重要阵地,更是向青年传承文化、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因此大学教育如何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方面发挥教育功能,大学遗产教育又以何种方式、途径向青年传承文化,这些是当前大学遗产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文化传承的视角出发,对大学遗产教育的功能、方式和内容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而探索大学遗产教育的传承模式。

文化传承;遗产教育;大学;功能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世界遗产公约》)以来,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及遗产教育等内容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议题。我国自21世纪初,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活动,鼓励中小学校开设传统文化、文化遗产等相关课程。在高等教育界,2002年我国召开了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并发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1]。自此,遗产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与研究的重要内容。

毋庸置疑,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类文化代代相承的重要方式。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历来以人文教育和伦理教育为特色,换角度而言,大学亦是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延续和发扬的重要场所[2]。此外,优秀传统文化都是祖辈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因而,大学遗产教育将使民族文化在青年中得到有效的传承,进而增强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不过,值得思考的是,大学教育如何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方面发挥教育功能,大学遗产教育又以何种方式、途径向青年传承文化,这些都是当前大学遗产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此,笔者尝试从文化传承的视角出发,对大学遗产教育的功能、方式和内容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探索大学遗产教育的传承模式。

二、大学遗产教育的现状及传承视角

(一)国内外遗产教育的现状

在遗产研究领域,两份重要的国际公约较早提出了开展遗产教育的课题。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遗产公约》第26条指出:“本公约缔约国应通过一切适当手段,特别是教育和宣传计划,努力增强本国人民对本公约第1和第2条中确定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赞赏和尊重。”这一内容表明遗产教育是增强人民对本国文化的尊重、促进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各缔约国应予以重视。1985年,我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之一,逐渐关注遗产教育及其相关议题。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另一部国际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中的第十四条明确提到,“主要通过:向公众,尤其是向青年进行宣传和传播信息的教育计划;有关群体和团体的具体的教育和培训计划;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管理和科研方面的能力培养活动;非正规的知识传播手段”,以此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人们的确认、尊重和弘扬,此外特别强调了对青年进行遗产教育的必要性。2004年,我国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着手推进青年的遗产教育;同年,中央美术学院率先成立了文化遗产学系,我国大学遗产教育也随之展开。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中指出:“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按照这一要求,许多高校如西北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或开设了文化遗产相关课程,或成立了文化遗产研究所、文化遗产学系,或创办文化遗产学院,一部部文化遗产教材相继问世,遗产的学科化教育更是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向,而在法国更是创办了国家遗产学院,韩国也创建了四年制的国立文化遗产特殊大学“韩国传统文化学校”。

(二)大学遗产教育之文化传承视角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遗产热”的升温,“传承”一词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尤其是在社会转型的当下,文化传承的问题更是被提到一个历史的高度。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中,我国还提出了“传承人”保护制度。就此而论,文化传承是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因而对它进行一番解读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化传承的本质与遗产教育的关系。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一个人们共同体(如民族)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这一过程与生态环境、文化背景紧密相关,并由此形成文化的内在机制,从而使人类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特征[3]。换言之,文化传承是文化具有族群性的基本机制,也是文化维系人群共同体的内在动因。因而,文化传承是一个动态的纵向延续家族、族群、共同体文化的过程。这至少表明:其一,文化传承是一个纵向的传递文化的过程;其二,文化传承从根本上影响着人们对本国本族文化的认同和价值认知。所以说,“文化传承是一个人文化的社会过程”,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4],也可以说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育方式。

文化传承必须依托有形的文化载体与无形的文化表达形式来实现纵向的“交接”和传递。以目前的观念来讲,有形的文化载体与无形的文化表达形式即指祖辈传续而来的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遗址等有形文化遗产以及口头、文字、身体实践、仪式操演等无形文化遗产。换言之,文化传承以文化遗产为载体,通过对文化遗产的相关实践,文化得以纵向传递、传承和发展。

就教育而言,以文化遗产为内容的教育活动,一方面其教育本身就是纵向延续文化的过程,亦即文化传承的过程;另一方面,遗产教育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形塑着学生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知,从而增强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就此而论,遗产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而文化传承又将促进学校教育实现对人的教育、对文化的传承。

具体到大学教育,其应有之义即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在青年中保存、传续和发扬。然而,在后工业文明的今天,在“文化全球化”理念的影响下,我国的文化生态和大学教育也都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其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越来越受到外来的强势文化的冲击,许多的文化种类急剧递减,因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而与之相关的文化遗产教育则更为关键。诚然,社会倡导人人都参与遗产保护,但是对于文化遗产的普查、保存、保护与发展等,则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培养[5]。其二,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大学教育如何转型发展,又怎样继续担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这是当前大学遗产教育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大学遗产教育的传承功能与传承途径

(一)大学遗产教育的传承功能

大学遗产教育的传承功能集中体现在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上,具体表现在:其一,以文化遗产为内容的高校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为传承地方文化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换言之,大学遗产教育将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当前,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提供了重要的资源[6]。首先,任何一种遗产都必须落脚于某一特定的地方,它的存在与延续更是有赖于“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7]。因此将文化遗产引入大学教育中,一方面是向青年介绍地方历史、文化传统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也是培养熟悉地方文化的遗产保护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次,地方课程的内容设置以当地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等为依据。通过地方课程的开发,学生“懂得地方文化传统的内涵和真谛,并且,培养起继承和发展地方文化的基本情感;具备将地方文化、地方经济、地方生活放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框架中加以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学会处理全球化与保存传统文化,正确对待西方的文化观、价值观”[8]。这些方面都可以通过将文化遗产引入地方课程来实现。

举例来讲,西江疍民文化是极具岭南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其“疍家糕制作技艺”已成功入选肇庆市和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从历史上来看,疍民自滨水而居的古越族演变而来,其文化已传续两千余年;而就当前的实际情形而言,随着疍家人的上岸定居以及现代文化的影响,疍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却面临困境。因此,以疍民文化为内容,依托西江沿岸疍民社区,通过对其口头传统、技艺传承、信仰活动及碑刻文物、疍歌唱本等历史文化遗产方面的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可以拓展以地方文化遗产为内容的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从而向青年学子详细解读地方历史、文化传统等,以此增强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同时通过对地方文化遗产的调查和研究,推进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此促进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

以培养文化遗产专业人才为目标的大学遗产教育将为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亦即,专业化的大学遗产教育将促进地方文化遗产的调查、整理、研究、保护与发展,促进地方文化的持续发展。进入21世纪初,国际、国内的文化遗产热潮方兴未艾。如前所述,2002年我国召开了以“大学教育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探讨了大学对于知识群体、青年群体有关民族文化传承与创造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自2006年开始,我国逐步建构起从国家至省、市、县的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越来越多的地方文化入选其中,而对其保护与管理则由地方文化部门如文化馆下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来具体负责。此外,我国的世界遗产项目也逐渐增多,这些项目的申报、管理、监测和保护等工作也主要由地方文化部门负责。不过,应该注意的是,这些地方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往往缺乏专业背景,因而在遗产项目的调查和资料整理中常常需要借助高校学者的力量来推进。

武夷山在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时即与多所高等院校如厦门大学进行合作,对其境内的历史文化展开调查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此外,在遗产保护实践中,武夷山更是与厦门大学进行了紧密的合作。1999年武夷山景区管委会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合作创建了“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教学实习基地”,此后每年选派两批师生前往武夷山世界双遗产保护区进行文化遗产的考察、监测、评估,并将形成的报告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武夷山六年一次复查的依据材料。可以讲,大学遗产教育通过对遗产的理论及调查、评估、申报、管理、保护、利用及开发等实践的探讨,使得大学生能够从学理和操作层面上掌握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此外通过引导大学生参与地方文化遗产的调查与研究,增强他们对地方历史文化的认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易言之,大学遗产教育的任务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开展文化遗产研究、培养文化遗产专业人才及促进地方文化的持续发展。因此,对于落脚于某一特定地方的文化遗产而言,大学遗产教育对于培养地方文化保护的专业人才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目前大学遗产教育主要是以开设选修课、通识课或研究生教育的形式来展开,课程体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与地方社会的互动合作等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就此而言,大学遗产教育及其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大学遗产教育的传承途径

遗产代表了地方的优秀文化,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突出表现了地方历史的文化底蕴和道德风尚。大学遗产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学生对文化遗产主要是地方的文化遗产有全面的了解,树立起牢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积极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因此,遗产教育要结合地方实际,探讨行之有效的传承方式。

首先,优化遗产教育课程体系。文化遗产学的跨学科性和综合性特点鲜明,它与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和管理学等学科关系甚密。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遗产教育课程体系对于整合各方学科资源和优化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从宏观层面将文化遗产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社会实践等置于课程体系建设之中。另一方面,从微观层面设立文化遗产专业(方向),主要培养专门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人才。譬如法国开创办了国家遗产学院(INP),主要定位在培养文化遗产保管与修复人才,包括五年制的专业课程教育、短期培训、研讨会、圆桌会议等形式[9]。国内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率先创建了文化遗产学系,西北大学与陕西省文物局联合成立了我国首家文化遗产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设立了“文化遗产管理与利用”(现为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本科专业方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选修课、通识课及设立文化遗产研究所(中心)、文化遗产学系、文化遗产学院,并招收和遗产相关的专业方向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专业的设置、课程体系的建立将是文化遗产学科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其次,丰富遗产教育传承手段。由于高校遗产教育尚属新兴事物,开展遗产教育主要是通过授课、讲座、图片、展演等形式,单一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效果难以达到,急需利用新的方式参与传承。譬如,邀请理论知识丰富的专家和文化遗产传承人共同授课;组织学生参与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社会实践,利用假期或周末分别去不同的遗产地进行观摩、调研,亲身体验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并在调研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举办遗产传承教育成果汇报;定期举办不同规模和不同范围的演出或比赛,营造浓厚的遗产保护与传承氛围,一方面可展示学生自己通过遗产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另一方面可通过表彰先进提高学生对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积极性;另外,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的不同,成立各种不同的学生社团机构,提高自身对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认识,广泛宣传,以实际行动参与到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来。

最后,建立遗产教育传承的二维机制。为更好更稳定地进行遗产教育,需建立地方政府与高校的二维机制。地方政府的政策对高校开展遗产教育的态度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高校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尤其是资料的挖掘与整理中充当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少教师已成为政府在制定遗产保护和传承政策的咨询师,为文化遗产传承建言献策。当然,学校也应成立相应机构如文化遗产研究所与政府进行互动,建立常态沟通机制,为学校进行遗产教育和传承优秀文化提供保障机制。

四、结语

毋庸置疑,“遗产是过去传递给未来的礼物”[10],保护遗产即意在促进文化的传承,实现文化的代代相承。对此,培养专业人才、进行遗产教育显然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欣喜的是,教育部已将遗产教育纳入基础教育改革中,并在高中历史科中开设文化遗产课程,那么,正处于改革浪潮中的高等教育,不管是从培养“文化遗产”师资,或普及文化遗产价值,抑或是从提升公众对文化遗产认知程度的角度出发[11],开展大学遗产教育当是应有之义。

此外,由于遗产具有丰富的地方性知识,其对地方社会的文化传承以及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大学遗产教育通过建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及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优化课程体系、丰富传承手段及高校与政府合作等方式,构建起以承传文化为起点、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大学生自觉参与其中的大学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模式,进而促进国家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

[1]陈孟昕,张昕.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综述[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2(4):61-62.

[2]卢晓中.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0-16.

[4]彭兆荣.文化传承与传承文化[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3(2):167-176.

[5]龚坚.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高教论坛,2012(5):78-81.

[6]郑宏尖.中小学世界遗产教育意义、内容和途径[J].教育研究,2009(6):106-110.

[7]克利福德·格尔兹.地方性知识[M].王海龙,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8]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9]李志超.文化遗产学的基本概念及大学责任[J].教育与现代化,2007(3):7-10.

[10]World Heritage Centre.Heritage:A Gift from the Past to the Future,World Heritage Information Kit[M].Paris:UNESCO,2005.

[11]陈文海.世界文化遗产导论[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3.

On University Heritage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LIU Liming,GONG Jian
(a.Office of Social Science of Zhaoqing University;b.College of Tourism and Historical Culture,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Guangdong 526061,China)

University is an important place not only for students’growth and success,but also inheriting culture and disseminating knowledge to the youth,so how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protects,retains and develops cultural heritage,and in what way it spreads culture to the youth become a heated problem which needs to be solved urgently.Based upon the above understanding,the paper tries to discuss the function,way and content of university heritage education,and explore a new inheritance model.

cultural inheritance;heritage education;university;function

G40-055

A

1009-8445(2016)03-0065-04

(责任编辑:杨怀玫)

2015-12-01

肇庆学院质量工程项目(ZLGC201412)

刘黎明(1980-),男,湖南新化人,肇庆学院科技处、社科处,讲师。

猜你喜欢

遗产文化遗产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与文化遗产相遇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遗产怎么分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大学求学的遗憾
千万遗产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