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制造助推“浙江制造”华丽转身

2016-02-13何荣飞汤临佳

浙江经济 2016年1期
关键词:浙江制造业工业

何荣飞 汤临佳

智能制造助推“浙江制造”华丽转身

何荣飞 汤临佳

后金融危机时期浙江制造业正渐渐失去比较优势,急需通过先进制造技术革命实现二次起飞,智能制造为“浙江制造”的华丽转身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机会窗口”

当前,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创新的标志,直接影响未来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后金融危机时期浙江制造业正渐渐失去比较优势,急需通过先进制造技术革命实现二次起飞,智能制造为“浙江制造”的华丽转身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机会窗口”。笔者调研剖析了浙江多个地市以及国内典型城市推进智能制造的进展,对浙江如何有序推进智能制造提出对策建议。

智能制造是工业转型迫切需要

智能制造是智能车间、智能工厂以及智能园区的多层次组合体。“智能车间”实现智能机器人+流水线、“零”操作工人、高度信息化控制;“智能工厂”实现企业CPU式中央控制中心、原材料智能采购与分检、“花园式”工厂布局;“智能园区”实现供应链智能优化、全覆盖式企业物联网以及全新的工业生态系统。“十三五”时期,浙江工业转型升级必须依赖智能制造的成功推进,这是因为:

——参与全球制造业竞争的迫切需要。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风向标。国外主要发达工业国家已从工业电气化、信息化制造向智能制造过渡,如德国工业4.0计划、日本“创新25战略”、美国“再工业化”计划等,都以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系统等现代装备制造业来占据产业制高点,运用现代制造技术和制造系统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浙江发展开放型经济,未来制造业的出口不得不与发达国家制造业一较高下,急需占领制造业产业链高端位置。

——浙江制造业创新驱动的迫切需要。浙江制造业正在经历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阵痛期,传统“低、小、散”的生产方式已无法适应未来精准化资源配置、自动化组织生产和网络化企业互联的趋势。国内兄弟省市中发展智能制造较好的福建泉州市、广东广州市、江苏常州市等,其发展经验表明加快促进智能制造技术的突破和企业层应用,能够提高大幅生产效率。据国外机构测算,推进智能制造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40%以上,这有助于培育浙江省制造业新的竞争优势,实现从劳动成本优势向生产效率优势成功转型。

浙江优势

浙江民营经济活跃,也是传统制造业大省,对接和推进智能制造工作具有内在需求动力。通过对杭州、宁波、金华、温州等地市智能制造的调研,发现呈现以下一些特征:

产业布局基本形成,发展增速保持良好。浙江是传统制造业大省,具备发展智能制造的产业基础。目前智能制造在浙江落地产业主要分布在高端装备制造、信息经济、云计算与大数据、软件信息服务、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现代物联网以及信息安全等,其中有多个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10%,有效支撑了浙江智能制造大产业的快速腾飞。其中,杭州市2014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813.12亿元、921.4亿元和1096.6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9.3%和10.5%,成为全市智能制造产业的优质核心。

依托科技创业小镇,形成特色专精方向。相继成立的西湖云栖小镇、富阳硅谷小镇、余杭梦想小镇等九大特色小镇为大量科技创业企业提供了初生土壤,其所涉及的电子通信、云计算与大数据、自动化机械等产业都与智能制造产业链紧密相关。杭州市目前已形成66个工业功能区和57个特色城镇工业功能区,以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及高端装备为主导产业,成为杭州市新一轮经济增长点。未来,结合浙江具有特殊竞争优势的跨境电子商务、智慧城市建设、网络信息安全、智能软件系统、现代企业物联网等多个产业,将带动智能制造向更深层次进行整合与拓展。

龙头示范企业形成,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浙江已出现一批智能制造水平较高的大型企业,成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示范标兵。如阿里巴巴借助云栖小镇建设工作,将传统电子商务领域向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延伸,构建“电子商务生态圈”。再如信息安全管理领域杭州聚集了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等智能安防产业全国三强,对国内该领域技术标准和产品方向具有指导效应。传统产业中也涌现一批应用智能制造技术的标杆企业,如巨星科技发展智能机器人工作,而杭齿集团应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开发出齿轮箱产品远程监测、AMT自动换档变速器等高档产品。此外,如西子联合、三花集团等大企业已初步建成“智能车间”以实现高效、安全、绿色的生产流程。这些龙头示范企业对其所在行业积极对接智能制造技术,实现生产方式变革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存在问题和推进建议

出台与本地工业制造水平相适应的智能制造推进政策。推进浙江工业智能化升级应该建立在工业2.0所完成的工业电气化与工业3.0所完成的工业信息化基础之上,浙江有些地方一味鼓励企业大力引进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工业4.0生产工艺以及应用企业联网式生产方式等。一些以传统产业为支撑的块状经济还不能有效消化智能制造理念,造成政策热潮过后“花瓶设备”、“纸上流程”等大量冗余,一些企业出现过度投资、低效投资等问题,最终产生大幅亏损的情况。建议省委省政府在《中国制造2025》总方案的指导下,制定浙江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总体方案。各地市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结合本地区制造业基础,出台有区域针对性的推进政策。对于工业基础好的地区或企业应着力推进智能制造流程再造,包括“智能工厂”等基础布局建设以及嵌入工业物联网的智能制造方式,杭州市滨江区海康威视集团的研发制造基地可作为发展模板。对于基础薄弱的地区则应优先落实企业信息化改造工程,推进智能装备引进与工艺改造有机融合,尽快以“装备+机器人”的制造方式替代传统以流水线工人为中心的制造方式。

以三项措施化解“三贵三难”,缓解智能制造的成本困境。“三贵”是指基础设施投入贵、技术人才聘用贵、维护保养费用贵,造成企业成本支出高企;“三难”指生产方式转型难、联网协同工作难、指挥调度管理难。智能制造的核心理念是网络式、智能化、系统性的生产制造新模式,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具有颠覆性改变,智能化技术改造过程中将承受人、财、物等多方面带来的综合成本压力。为了给智能制造企业“减负”,建议省政府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实行税收优惠。可考虑将智能制造设备购置费纳入企业技术改造抵扣额度,并允许对此类固定资产采用加速计提折旧。二是研究出台“智造2025”等专项扶持基金。针对引进高规格智能制造设备,开展智能制造研发,投入智能生产流程改造等活动进行项目补贴。三是在保证银行等传统融资渠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智能制造设备领域的融资租赁、项目众筹等新型融资渠道,合理高效利用第三方社会资本参与推进智能制造。

重视智能制造基础设施投入以及工业制造标准化进程。当前,浙江在推进智能制造的过程中,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当前需求。建议进一步加快高速互联网等智能制造基础设施布局,并在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及工业园区内优先搭建智能工厂数字化接口、企业物联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基础性物理架设,为企业智能制造方式改造提供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国外发达国家如德国工业4.0的发展经验显示,工业标准化应领先于智能制造的应用。特别是智能制造生产设备的元器件规格标准化,智能生产流程标准化,智能控制管理标准化等,应先于智能制造的应用工作完成。建议有关部门根据浙江智能制造的推进情况,会同质监等部门先于国家标准制定区域性工业基础元器件的标准化,以此推动在更高层次对智能制造标准化进行统一部署。

加大智能制造共性技术供给和各类技术服务支持力度。调研发现,浙江有大量中小型企业难以寻找合适的智能制造技术的问题。一些大型的国际化技术供应商更多提供成套的智能制造技术解决方案,改造成本甚至超过企业的平均年产值,而中小型技术供应商则难以提供匹配度高的智能制造技术和管理模块,改造效果差。此外,由政府主导的智能制造共性技术研发及技术服务平台等工作则落后于地方实际需求,一些公共实验室、技术平台实际中更多地只承担了技术检测等简单技术服务功能。智能制造给传统制造型企业带来众多新兴技术领域,省政府以及各地市政府应加强对“通用技术”研发投入,突破核心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改造成本。同时,还应关注企业采用智能制造生产过程中技术和管理的双向脱节问题,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工业机器人等关键技术领域技术服务渠道,积极探索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智能制造的宣传推介、技术咨询、系统管理等技术服务。

为推进智能制造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保障。智能制造并不意味着产业工人的消失,而是从“一线操作”向“二线操控”的技能升级。随着浙江智能制造的推进,浙江会出现具备操控技能的现代化产业工人的结构性缺失问题,企业在招募高端智能制造操控工人过程中会陷入新的“用工困局”。另一方面,省内一些欠发达地区推进智能制造过程中大幅度削减简单技能生产工人,这与地区劳动力包容性就业之间产生了诸多矛盾,也需要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智能制造方式不是简单的用机器设备替代产业工人,而是对传统制造方式的改造,未来对智能技术研发、智能设备改造、智能装备操作以及智能监测管控等方面的新型人力资源需求巨大。应建立完善“外引内育”的人力资源供给机制,引进一批智能制造领域高端研发人员,提升未来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同时协同省内高校及社会性职业培训机构提供面向中低端产业工人的技能提升教育与培训计划,为智能制造基础性操控提供更多合格劳动力资源。

作者:何荣飞,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汤临佳,供职于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

猜你喜欢

浙江制造业工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工业人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浙江医改三部曲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